机构:互联网金融可能成下一场流动性危机的触发点

2014-02-27 13:24 1180

  广发证券认为,相对活期储蓄和现金资产,货币市场基金具有同等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但却能获取可观的收益。货币市场基金收益不仅远远超过活

  广发证券认为,相对活期储蓄和现金资产,货币市场基金具有同等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但却能获取可观的收益。货币市场基金收益不仅远远超过活期存款,甚至远远超过了定期存款,因此必然成为居民资产配臵的重要选择。而随着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入金融产品的营销,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呈现井喷的格局。但广发证券认为,互联网金融可能成为下一场流动性危机的触发点。

  互联网力量之强大总是超出人们的想象,而互联网金融无疑是最近社会关注度最高的热点之一。目前各方对于余额宝的争论还在继续,但互联网金融到底会有怎样的影响?2月27日,广发证券发布研报对此有一个最新的解释。

  广发证券认为,相对活期储蓄和现金资产,货币市场基金具有同等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但却能获取可观的收益。货币市场基金收益不仅远远超过活期存款,甚至远远超过了定期存款,因此必然成为居民资产配臵的重要选择。而随着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入金融产品的营销,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呈现井喷的格局。但广发证券认为,互联网金融可能成为下一场流动性危机的触发点。

  资金成本高企是互联网金融大发展的原因

  广发证券研报指出,静态角度看,货币市场基金对居民储蓄形成明显的分流作用。尽管资金又通过同业存款或者回购的形式回到银行体系,但是由于同业负债成本明显高于存款成本,因此货币市场基金的扩张似乎将推升银行负债端成本,从而导致银行间资金成本进一步上行。然而,这个逻辑本身存在明显的缺陷。其一,同业负债成本高于存款并不是一种常态。实际上至少在09、10年,两者并没有存在很明显的差异。其二,当前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刚跨过万亿大关,但是与140多万亿的银行资产规模相比,比重很小。因此货币市场基金推升负债端成本的力量明显微不足道。其三,局限于静态分析,仅将货币市场基金作为市场的接受者,没有考虑货币市场基金对于资金供求关系的影响。实际上,货币市场基金对资金成本的影响并不像静态分析所显示得那么简单。至少应该从资金供求的角度分析其影响流动性的逻辑。

  互联网在金融领域大展神威,并不是互联网自身的胜利,核心原因还是货币市场收益高企。互联网仅仅是加速了居民资产转移的速度。从历史上看,货币市场基金规模扩张速度也与基金收益密切相关。

  广发证券认为,相对活期储蓄和现金资产,货币市场基金具有同等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但却能获取可观的收益。货币市场基金收益不仅远远超过活期存款,甚至远远超过了定期存款,因此必然成为居民资产配臵的重要选择。而随着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入金融产品的营销,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呈现井喷的格局。但广发证券认为,互联网金融可能成为下一场流动性危机的触发点。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存在内在稳定机制

  由于货币市场基金在流动性和安全性层面类似于现金、存款,但收益性却明显好于现金资产,因此必然成为居民资产配臵追捧的对象。然而,经济学常识很明确指出,套利行为的最终结果是导致套利机会消失。而目前货币市场基金的扩张似乎也难以避免类似的宿命。货币市场的迅速扩张的确值得惊叹,但是广发证券更需要思考的是互联网金融究竟何去何从?在互联网推动货币基金扩张方面,广发证券认为至少存在如下内在收敛的逻辑线索。银行间资金成本上行→货币基金收益上行→货币基金规模迅速扩张→银行间资金供求改善→资金成本下行→基金收益下降→基金扩张速度下降。因此,互联网金融本身就存在规模的稳定机制,很难形成颠覆性格局。

  银行间资金成本上行,决定货币市场基金收益提升,从而导致货币基金投资吸引力上升。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货币基金规模迅速扩张,对存款形成明显的分流作用,从而释放法定存款准备金对基础货币的冻结。因此,货币市场基金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间流动性需求。另一方面,存款分流意味着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收缩,而资产端收缩可能直接体现到超储的下降,从而导致银行间资金供给的减少。然而,货币市场基金的资金投向仍然是银行间市场,因此漏出的这部分资金又会通过基金资产配臵回归银行体系。因此,货币市场基金规模扩张的最终影响是法定存款准备金需求减少,但银行间存量资金未有明显下滑,从而导致超储率上行。这一逻辑下,银行间资金供求关系将倾向宽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银行间资金成本下行。

  广发证券研报认为,银行间资金的下降,将带动货币市场基金收益明显下行。历史上看,货币型基金收益波动也明显受到银行间资金成本的影响。因此,随着货币市场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张,不论其资产配臵压力还是对总量超储的盘活,都是会导致自身收益水平的下降。而相对高的收益是货币型基金的核心竞争力,收益水平的下降则意味着优势的下行。由此可见,货币型基金的发展存在内在稳定机制,这一结论完全符合经济学原理。如果考虑到外汇占款持续流入等因素,银行间流动性的充裕程度很可能超越市场预期,货币型基金收益的下降速度可能更快。

  警惕互联网金融的“双刃剑”效应

  内在稳定机制决定货币市场基金的扩张面临减速的压力。而一旦货币型基金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下降,那么互联网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可能很快体现。在套利机会出现早期,互联网金融能够迅速的实现套利行为,从而导致套利空间的减小。而一旦套利空间消失,那么互联网技术也很可能导致资产配臵方向的迅速逆转。而一旦出现基金规模收缩的情形,货币型基金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巨大,而且很可能成为下一次银行间流动性危机的导火索。理论上讲,货币型基金负债端的期限是T+0,而资产端的久期则相对较长,因此期限错配问题同样严重。一旦赎回压力上升,流动性风险不可小觑。近来,资金成本已经明显回落,但是货币型基金收益基本平稳,回落速度非常缓慢。由此可见,货币型基金资产的期限结构相对较长,因此一旦出现集中提现的情况,其中的流动性风险值得关注。

  那么何种因素将成为流动性风险的促发点?监管缺失下的行业竞争可能是互联网金融最为显著的风险点。在互联网技术推动下,货币型基金的发展速度吸引越来越多的机构进入这一领域。除基金公司外,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也迅速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竞争中。

  在市场规模迅速扩张,竞争格局加剧的环境下,某只产品出现问题,从而导致整个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概率正在逐步上升。特别是互联网取现和快速到帐的承诺,决定这些产品的流动性风险不容忽视。目前看,金融互联网的问题已经引起监管层的关注,舆论导向也在提示加强投资者教育和风险管理。作为影子银行重要的构成部分,对于金融互联网的监管可能呼之欲出,流动性风险管理可能是核心问题。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货币型基金产品的吸引力,但是从市场发展角度看,应当是于长远有利的事情。

0
标签: 流动性 广发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