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季 运营商现离职潮

罗超 | 2014-02-21 14:55 1017

  一个久未谋面的前运营商同事约我喝茶叙旧。聊的话题除了生活、创业之外,大多还是通信。最后这位朋友话锋一转,“你觉得虚拟运营商怎么

  一个久未谋面的前运营商同事约我喝茶叙旧。聊的话题除了生活、创业之外,大多还是通信。最后这位朋友话锋一转,“你觉得虚拟运营商怎么样?”我立马反映过来,核心问题来了。

  没错,他收到了虚拟运营商的猎头电话,正在纠结要不要离开为之奋斗近十年的公司和城市,到另一座城市寻找一个更好的前程。当人们遇到重大问题拿捏不定时,往往需要寻找外力,给自己潜意识已经做出的选择更多的支撑。我给了他一些说了等于没说的建议,因为你永远无法帮别人做决定。

  能够影响一个人轨迹的重大选择并不多。升学、择偶,还有求职。在人才流动十分激烈的行业跳槽求职是司空见惯,不会出现前面那位朋友的纠结。运营商则不同。中国运营商只有三家,国企背景以及特殊的招聘和用人机制,使得人才流动一度十分稀少。流动少对应“稳定”,而稳定正是很多人所期待和适应的。时间积累越久,生活压力越大,人们会更适应这种“稳定”。温水煮青蛙。

  虚拟运营商的出现,掀起运营商离职潮

  现在,跳出来的青蛙正在增多。

  去年圣诞前夕,联通市场营销部总经理周友盟离职,年薪300万加盟渠道服务商爱施德,重点负责虚拟运营业务。

  今年2月,中国电信终端公司总经理助理何宁离职,加盟乐语通讯,担任副总裁并负责虚拟运营商相关业务。

  我那位朋友,则可能成为下一个投奔虚拟运营商的人——极小概率事件。

  有人说,这是虚拟运营商势头正猛的表现。虚拟运营商发牌,21家企业进场,需要从零开始搭团队。他们是运营商的伙伴,也是对手。去运营商寻找专业人才,快速搭班子、推产品、做业务,在以后与运营商合作和竞争中还有不少信息和人脉资源可以用得上。

  关于此,北邮教授王立新去年底已经公开提醒通信业高层,离职去虚拟运营商要慎重。下面是他的原话:

  通信业高层离职去虚拟运营商要慎重,只有阿里巴巴这种具备明显差异化(有大应用和特殊销售平台)的公司才有钱途。并预言明年通信资费猛降,行业一片混乱。后年运营商必屠杀虚拟运营伙伴,能活的不过二三家!民营与国企只可合作锦上添花绝不可争食,因为他亲爹叫政府!

  在通信行业浸淫多年的人们,尤其是火眼金睛的高管不是看不透这个本质问题。奈何外面的可见的诱惑实在很大,而运营商又给不出足够的留人的理由。

  运营商员工正在求变

  虚拟运营商给出的丰厚的直接利益是一方面,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它们满足了离职者求变的诉求。在虚拟运营商发牌之前,运营商离职潮已经暗流涌动,自下而上。

  去年底参加一个离职人聚会便发现一个部门同时离职数人。有去银行的,有去别家国企的,还有回高校教书的。过去,一下离职几个合同制员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运营商员工正在接受现实。一年多前员工离职会群发告别邮件,或许现在已经不发了,因为这会动摇军心。

  有消息称近日深圳移动原客服中心总经理肖冬军将离职,加盟顺丰,担任VP,兼顺丰深圳呼叫中心总经理。据说顺丰开出200万年薪+期权的待遇。肖冬军曾带领广州移动客服中心获得全球呼叫中心大奖,他去顺丰负责呼叫中心如鱼得水。

  运营商高管投奔虚拟运营商还算圈内流转。去快递业则完全是换了行业。耐人寻味的是,肖冬军在离职邮件毫不避讳地说,会回移动挖人。

  运营商上下都在求变。不远处的移动互联网在闹革命,运营商与互联网一脉相承,不会置身事外。有的人在内部寻求变革;而有的人,则干脆跑到了革命区。

  运营商面临产业转型

  内外因素交叉作用影响个体离职。但群体离职增多则是产业潮汐下,运营商王者地位不再。

  一方面,OTT业务根本上动摇了运营商在行业的角色,直接影响了营收。另一方面,在三家运营商十来年的竞争中,不断通过促销等方式变相降低资费,用户ARPU有减无增。还有,运营商在通信之外进行的不少探索,成功的少,失败的多。很多业务需要烧钱式投入,例如互联网业务。

  运营商在OTT之争之后已经明确自己的管道地位。4G能帮助运营商更好地扮演管道角色,却很难扳回一局。一边是互联网企业颠覆传统行业的热闹,另一边则是运营商的自我救赎。

  今年中移动有三大利好消息:4G发牌,拿到全业务牌照,苹果正式合作。但这些是虚的,可以画饼,不能充饥。在外部威胁下,运营商在求变。“变”意味着许多东西会推到重来,会先破后立,伴随的是折腾,是加班,是PPT,是指标。

  没有人能打包票,在三大利好消息下,运营商几番折腾之后,业绩能否回到2G时代的水平。更尴尬的是,回到又能如何?运营商的业绩与员工的回报并未形成正相关。互联网企业可以给员工发68个月工资,在运营商干得再好,回报在年前已经确定,并且是由“上面”层层划定。

  运转加速、前路渺茫的同时,运营商已开始降薪。很多公司降薪会通知员工,运营商则是每次降一点,福利砍一点,年终奖少一点。一年算下来,少了一截。谁也不知道薪水还会不会涨回来,何时涨回来。

  这或许是运营商员工加速离职的内因。

  这不只是影响留人问题,也在影响补充新人。每年补充人才主要靠校园招聘。运营商财大气粗又愿意为人才投入,均会去中国几大通信院校、985重点高校所在城市招聘。或者现在招聘官不再那么有底气了。运营商是围城,有人想出去,还有很多人排着队想进来。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运营商的吸引力正在下降是事实。

  不只有运营商中枪

  运营商从上到下均在经历着“求变”的思潮。每个人在这个大环境下,看着不断有人离去,都会为自己考虑。一些死心塌地呆在移动的员工难免也会想,如果将来没有了移动,我去哪里?

  谁也不能否认运营商是培养人,磨炼人的地方。

  它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每个企业都有“问题”,每个大企业都有“大公司病”。只不过,运营商的问题被人们拿着放大镜在看:组织僵化、流程复杂、决策太慢、PPT文化、KPI文化、上升通道狭窄、办公室政治、裙带关系……罄竹难书。

  这些问题在一些被认为先进的企业至少也会出现一些,或者曾经出现过。例如腾讯。这些公司更加灵活,可以通过架构重组这些方式刮骨疗伤,弱化或者规避。运营商却很难效仿。

  曾面临与运营商相似的境遇的,还有曾经的摩托罗拉,诺基亚和黑莓,现在的雅虎、微软。未来发生在一些互联网企业也不奇怪。商业竞争是残酷的,科技企业更是日新月异,每天都面临未知,身处其中的人唯有早做打算,练就本领。

  庞大的业务体系下,运营商有着各种各样的人才。不了解内情的说移动大多是项目经理这样的管理人才,或者做PPT的材料达人。实质不然,非常精细的专业分工下,运营商人才资源十分丰富,说是卧虎藏龙也不夸张。人往高处走,而运营商就是当年的高处。我想招聘网站今年背景为运营商的求职者或许会越来越多,而猎头则会愈加重视运营商人才的发现和挖掘。这是好事,行业充分竞争才会带来人才的流动,而不断换血的企业则会更具活力,不再一盘死水。

  在庞大的组织面前,每个人都很渺小。你走了,自有后来人。每个人的离职都是偶然的。但离职人数增多则是运营商在产业转型这个季节所遭遇的必然。里面的吸引变小,外面的诱惑变大,就这么回事。

0
标签: 运营商 同事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