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景海:信息化助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2014-02-17 13:46 1154

  二十年前,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的一部叫做《第三次浪潮》(The Third Wave)的书被誉为“为几代人指明未来方向的不朽经典”。

  二十年前,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的一部叫做《第三次浪潮》(The Third Wave)的书被誉为“为几代人指明未来方向的不朽经典”。托夫勒在这本书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农业、工业和信息化三个阶段。当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前两个阶段之后,预测学家们发现托夫勒的预测正变成现实。

  二十年后的今天,当人们在信息化的浪潮中实践着“创造未来”的使命时,或许已经很少有人再去重读托夫勒的经典,但客观而言,《第三次浪潮》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经济的方方面面。

  就在数月之前的一次由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主办的活动上,颜景海便是以《第三次浪潮》开始,讲述信息化为中小企业所带来的机会。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副总经理、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颜景海通过多年的调研,对于信息化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之大越来越认同,并尽力推动这种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信息化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推进工程帮助中小企业使用信息化工(行情 专区)具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进行科学决策,从而实现转型升级。升级是为了调整现有产业结构,把落后和过剩的产能淘汰掉。”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颜景海教授反复强调“信息化”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2013年,我国经济产业结构失衡、内需不足等深层次问题日益凸显,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举步维艰,进程缓慢。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生产经营成本持续上升,市场竞争激烈,广大中小微企业面临日益严峻的生存环境。在这种背景下,订单下降、成本上升、同行恶性竞争和产品技术更新快等一系列问题就进一步凸显出来,倒逼企业进行转型升级。

  颜景海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已进入关键阶段,信息化已成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建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积极采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提高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对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加快我国结构调整,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逐步建立“政府倡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支持、服务和保障体系,形成一个完善、诚信、高效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网络,是扩大和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范围和水平,加快信息化进程的重要保障。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政府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调动社会各方的资源和优势,包括国内外优秀IT企业、各类服务机构、新闻媒体等,与各地中小企业、信息化主管部门合作,引导、推进、开展各类信息化推广活动。2005年8月,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现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共同启动并组织实施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作为此项工程的承载单位之一,工信部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与中国联通(行情 股吧 买卖点)等信息化服务商合作,从“十一五”启动的“百万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工程开始,到现在每年全国组织几十场次的“创新中国行”活动,通过活动、讲座、现场演示、交流互动等方式提供引导、示范和服务,影响和帮助中小企业家了解并使用信息化产品,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技术和管理水平,强化企业竞争力。

  颜景海建议,对于企业自身来讲,更要积极关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技术成果,充分发挥信息化产品、服务的作用,同时可以嫁接成熟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企业发展。比如基于互联和移动互联技术的中小企业信用融资交易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选取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中有良好成长性的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以银行(行情 专区)等金融机构的原有信用评级为基础,采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动态数据(如交易记录、客户评价、履约情况等),形成动态的信用评价结果,以民间资本为主的融资服务商将以此为依据向企业提供资金,满足企业在生产资料流通环节的资金需求。

  中国经济信息:您怎样看中小企业在过去一年里的发展?

  颜景海: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效益持续改善,营业收入增速平稳,利润保持较快增长,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企业亏损面持续缩小。

  但规模以下的中小微企业就没有那么乐观,他们的规模太小,抗风险能力太弱,任何一个因素的波动都会导致企业经营出现起伏和变化,如资金短缺、税负偏重、成本上涨、订单减少、竞争加剧、创新力弱等,依然是制约中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经济信息:您认为中小企业在城镇化进程中有面临哪些机遇?

  颜景海: 村镇是中小企业特别是实体中小企业的主要集聚区和产业带,这次的城镇化建设将以科学的规划方式把城镇的生活区、生产区及商业区科学有效地规划出来,这是中小企业发展和二次创业的有利时机。通过这次城镇化建设,将给广大中小企业特别是在村镇的中小企业带来全新的机遇。

  如土地确权(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是用租赁的方式租借土地,有的就是在自己的家前屋后利用空间搭建临时厂房,一临时就二十多年),这次小城镇建设将会重新规划产业园区,从而使他们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在他们迁居新厂的同时,通过工业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实现转型升级又会使企业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失地农民的集中居住又将为周边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劳动力资源,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和不断的学习将把他们培养成为技术工人或专业技术人才,这样就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和技术升级积累宝贵的人才资源。同时,这种生活与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又将为商业企业提供发展机会。

  中国经济信息:数据显示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三年,您认为应如何破除这种“魔咒”?

  颜景海: 目前普遍的说法是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5年,因此说是短命的。这是与我国当前所处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定阶段分不开的。国家从旧有的体制向新的体制过渡,所有的原则和规定都在发生变化,有些不合理的因素仍然在指导和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税收少,贡献小,因此它们对各级政府的影响力微乎其微,任何一个地方政府的政策变化,一个产业的此消彼长,都将使大量的中小企业蒙受损失甚至倒闭。

  另外,细分一下,生产型中小企业的寿命远远超过两三年,因为从立项到建厂房、安装设备、培训员工到正式投产,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在我所接触的几百家生产型中小企业中,他们绝大多数的寿命都在5年以上(或许我看到的都是比较长命的企业).

  政府和社会不应该将精力放在关注哪个企业成长、哪个企业倒闭、哪个企业发展,而是应该倾力打造让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公平、公正的经营环境,这才是我真正关注和最为担忧的问题。

  一个企业从创立那天起,就基本决定了它的生命力和生命周期。党的十八大之后,很多靠吃官饭和官家关系的饭店、酒店纷纷倒闭或转行,它体现了不适应大环境的部分企业现状。这种情况是不需要担忧和扶助的,也不用担心它开业多久,是否短命长命。

  放眼将来,在一个健康的、法制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公平、公正、客观的经营环境下,更多具有创业创新精神、有一定才能和智慧的优秀人士将成立公司、依法经营、依法纳税、科学管理、信息化提升、合理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相信这样的企业令人尊敬且不会短命。这就是未来中国长寿企业的种子和幼芽。

  中国经济信息:现在都在谈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中小企业群体的角度,您怎么看?

  颜景海:从“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外贸加工基地到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中国走了30多年。由世界制造中心到世界“智造”中心,将是一条很漫长的道路,也是中国产业发展的一个梦。

  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来看,重视和发展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的国家都逐渐地从低端产业向高端发展,从制造中心向拥有知识产权的高端创造发展。像中国这样拥有着巨大人口数量和产业数量的国家,短期内不可能成为世界“智”造中心,但是核心产业、核心企业拥有引领世界发展的自主知识产权和业绩是迫切的和必须的。如我们的航天科技(行情 股吧 买卖点)诞生了嫦娥落月以及高铁、4G通讯(行情 专区)这样的骄人业绩。

  现阶段中国的中小企业首先是解决生存问题,其次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则去讲诚信,讲品质,讲可持续发展,讲环保,讲关怀员工……从这样的最基本的元素起步,然后坚持走品牌化道路,走低能耗、低排放道路,走合作与专业化发展道路,讲创新,讲尊重知识产权……但更多的是工艺创新、流程创新、产品创新,逐渐地向产业上游、行业上游和世界前沿追寻和努力。

  中国经济信息:展望2014,您对中小企业在2014年及以后的发展形势与趋势持怎样的观点?

  颜景海: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为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给出了方向,指明了路径,提供了内生动力。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到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市场在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到“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到“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的时代条件下经济发展的清晰认知和面向未来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思路,这无疑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中小企业主投资的积极性和热情,各种进入门槛降低、税费政策优惠也将使得大量的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将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但从数据上显现应该是在下半年。随着各部委、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扶助、发展、刺激政策的到位,各金融机构的政策调整到位(如新三板等),中小企业的业绩将会出现井喷式增长。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由于他们长期固守着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传统的生产方式,不肯创新变革,他们将会被逐渐严格执行的法律、法规和日益严苛的市场规律所淘汰。

  总之,2014年在党中央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政府将逐渐减少对市场的不必要干预,从对要素市场的过分控制中退出来,让市场充分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健康、宽松的发展环境。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广大的中小企业要守法经营、持续创新,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并真正享受到深化改革的红利。

0
标签: 阿尔温 托夫勒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