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发展的几点认识
始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虽已过去,但其影响依然深远,危机后宏观经济和金融业都处于不断转型调整中。目前,世界经济复苏之路并不平坦,主要经济体深陷债务危机困扰,经济形势难言起色,全球贸易仍陷低迷,金融市场剧烈动荡。
贸易金融是贸易活动的血液,不仅保障了贸易活动的顺畅运行,更能够增强贸易效率、优化贸易结构,提高贸易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贡献。
文 / 中国银行业协会贸易金融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
中国银行总行公司金融总部总经理(国际结算) 程军
始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虽已过去,但其影响依然深远,危机后宏观经济和金融业都处于不断转型调整中。目前,世界经济复苏之路并不平坦,主要经济体深陷债务危机困扰,经济形势难言起色,全球贸易仍陷低迷,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今年以来我国国内经济增长出现放缓,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压力更为迫切。金融危机惨痛教训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也迫使商业银行走上去杠杆化之路,纷纷启动战略转型。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异常复杂严峻背景下,贸易金融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凸显,不仅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更成为推进经济调整的调节器。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贸易金融更是成为后危机时代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
一、贸易金融助力全球经济平衡发展
(一)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进一步凸显了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始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金融业和经济发展带来重创,此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虚拟经济的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必将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破坏,实体经济的健康运行乃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金融发展和创新必须坚持服务于实体经济。
随后爆发的欧债危机不仅使希腊等国经济面临崩溃,也拖累了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表现和全球金融市场,美国经济同样面临“财政悬崖”的威胁,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债务揭示了政府大规模举债刺激经济的政策具有不可持续性,保持微观市场主体的活力对实体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二)贸易是实体经济运行的纽带,是全球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引擎
贸易是商品和服务交换活动的总和,是维系社会化分工生产的重要纽带,更是社会生产转化为市场需求的关键环节,贸易的繁荣对于实体经济运行至关重要,能够有效扩大市场、深化分工、传播先进技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全球经济平衡发展。目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欧洲深受债务危机困扰,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持续低迷,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与此同时,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贸易增速下滑,全球贸易的萎靡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的低迷。在此背景下,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一方面有助于发达经济体进一步发挥科技和创新优势重塑实业,扩大市场规模,增强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和效率,带动就业增长,并由此减少政府赤字;另一方面有助于新兴经济体引进先进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培育国内消费市场,带动内需增长。可见,贸易的发展,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更合理地配置要素,激发各经济体内部活力,克服各国经济发展在内部资源、市场规模、政策协调等方面的制约,实现全球经济的自主平衡增长。
(三)贸易金融是贸易活动的血液,不仅保障了贸易活动的顺畅运行,更能够增强贸易效率、优化贸易结构,提高贸易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贡献
贸易金融是为国内或跨国商品和服务贸易提供的贯穿贸易活动整个价值链的全面金融服务,不仅保障了全球90%以上的贸易活动顺畅进行,而且通过贸易结算、贸易融资、信用担保、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综合服务功能,有效减少了交易成本,缓释汇率、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市场变化和国别风险对贸易活动的不利影响,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增值手段,对贸易流动的扩大形成乘数效应,对实体经济的增长有积极促进作用。2010年,渣打银行公布的一项估测报告数据显示,若受有关因素影响使银行提供贸易融资的能力下降6%,可能导致全球贸易减少1.8%并令全球GDP减少0.5%。此外,通过提供贸易金融服务时的业务选择和专业化服务,可有效拟制低效率、高风险贸易活动,规避贸易欺诈和摩擦,促进高效、公正的贸易活动发展,不仅有助于维护良好全球贸易秩序,而且有助于优化贸易结构,更好地发挥贸易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全球经济均衡发展的作用。
二、贸易金融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贸易活动是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基础性作用的关键,不仅关乎经济的高效顺畅运行,而且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具有先行引导作用。目前我国虽已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国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今年以来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外贸增速大幅下滑,国内经济增长仍未摆脱过度依赖投资的模式,内需对经济的贡献有待提高,产业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推动贸易发展,由此带动内需扩大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于稳定国内经济增长、加快经济转型意义重大。而大力发展贸易金融则是发挥贸易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重要着力点。
(一)大力发展贸易金融有利于稳定外需和扩大内需,在稳增长的同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方面,贸易金融业务特别是贸易融资是支持国内出口的重要手段,有助于缓解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外向型企业经营困难,稳定和扩大就业。另一方面,贸易金融业务既支持了进口消费需求,又有效促进国内贸易的发展,降低了国内市场流通成本,对于提振内需、刺激国内消费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度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的政策要求,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投资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
(二)大力发展贸易金融有利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
发展贸易金融业务不仅是对支持内贸、外贸发展的重要途径,还是配合国家产业政策、增强政策效力的有力金融手段。一方面,发展贸易金融是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然要求,通过贸易金融中信用担保、信贷融资、支付结算等业务可有效帮助国内优势企业走出国门,转移国内过剩产能,强化对境外能源资源的控制利用,掌握国外先进技术,从而促使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另一方面,贸易金融作为促进进口、优化进口结构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差异化的贸易金融支持政策引导境内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充分利用境外能源资源,实现国内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此外,还可通过发展贸易金融业务加强对新兴战略性产业对外出口和国内流通的支持。
(三)大力发展贸易金融有利于强化对中小企业金融扶持,增强国内市场微观主体活力
众多的国内中小企业吸收了我国大多数就业人口,同时因其经营机制灵活,往往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先行者,因此,中小企业对与改善民生、扩大消费、优化结构调整、保持市场活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贸易金融以特定交易为服务对象,在对企业授信时可凭特定交易过程产生的应收账款或物权作为质押对企业授信,降低对客户的授信准入门槛,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问题;另外,信用证、保函、保理等贸易金融产品因有银行信用介入,对中小企业有较强的信用增强作用。因此,大力贸易金融业务有助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潜力。
(四)大力发展贸易金融符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质要求,有利于金融业稳健发展
贸易金融作为与实体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金融领域,直接服务于“贸易”这一实体经济活动,贸易金融的发展和创新不会像金融衍生品一样成为纯粹的虚拟金融业务,也不会因为过度的杠杆效应形成泡沫和危机。因此,大力发展贸易金融有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抛弃高度杠杆化发展模式,回归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正确发展轨道,促进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
三、贸易金融推动商业银行战略转型
(一)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贸易金融是一项传统而又不断创新的业务领域
贸易金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3世纪近代商业银行的诞生,其最初始的业务仅是为各国贸易商的贸易活动提供汇兑和支付,之后逐步扩展到与贸易相关的资金融通、现金流管理等。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世界分工模式发生深刻变革,贸易金融从提供贸易结算与融资等基础服务进入了综合金融服务阶段。
(二)贸易金融具有低风险、轻资本、综合贡献高、适合中小企业等特征,大力发展贸易金融是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较于其他商业银行业务,贸易金融具有以下特征:一是风险可控,较之普通信贷业务,贸易金融业务服务对象限定于贸易环节,现金流可被银行监控,具有债务自偿特性,并可通过担保、质押等多种手段缓释风险。二是风险资本占用少,贸易金融风险缓释手段多,历史违约率低,融资周期短,在新资本协议下可有效节约资本占用。三是综合贡献较高,贸易金融业务不仅为商业银行带来利息收入,还可贡献更高水平的非利息收入,此外对存款、投资银行等业务还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四是在客户拓展、优化客户结构方面具有特殊优势,贸易金融业务具有天然连接交易双方的特性,可以实现对交易上下游客户链式营销,贸易金融专业性强、贸易链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等特点也使得贸易金融客户粘性相对较高,作为一种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类型,发展贸易金融还可有效优化银行客户结构。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和金融监管环境改变,迫使后危机时代的国际商业银行开启了战略转型,开始不再过分依赖高风险的衍生品创新,将业务发展重点转向低风险、轻资本、综合收益高的业务领域,依托前述优势,贸易金融业务自然成为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重要发展方向。
(三)供应链金融成为贸易金融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方向,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增长点
伴随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产业分工模式由“纵向一体化”企业内部分工转变为“横向一体化”企业间分工,供应链内部贸易成为贸易的主要形式,围绕某一产业链核心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管理的实践——供应链管理逐步形成,客观要求银行围绕供应链管理提供全面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便是由此而兴起的一种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金融服务模式,表现为银行借助核心企业信用,通过掌控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交易中产生的现金流,为核心企业及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包括融资、避险、结算在内的全面服务方案。供应链金融是现代贸易金融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对银行风险管理、服务方式、产品集成和营销模式的创新,被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视为未来发展战略重点,近年来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代表未来商业银行金融发展与创新的主要方向。
(四)“交易银行”理念的提出为贸易金融注入更丰富的内涵,深刻影响着商业银行内部组织形式和服务模式的变革
交易银行(Transaction banking)主要指商业银行针对企业/金融机构客户的日常经营管理需求,通过对内部组织、服务模式整合优化,向客户提供包括国内和跨境支付结算、国际贸易风险缓解、现金管理、贸易融资、信托和证券服务等综合化、立体式金融服务。交易银行业务的兴起既与跨国公司贸易、投资等全球一体化经营变革和财务管理模式的变化密切相关,也是金融危机后银行业金融机构去杠杆化、轻资本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全球主要商业银行已将交易银行列为银行主要发展战略之一,约77%的银行已将其贸易融资、现金管理及支付业务三者合一,统一归集至一个独立的交易银行服务部门进行管理。全球领先银行的实践经验表明,贸易金融业务是交易银行业务核心部分,也是整合连接其他业务的重要纽带,在商业银行提供全面交易银行服务时的关键介入业务。同时,交易银行业务为贸易金融业务注入更为丰富的内涵,延伸了贸易金融业务服务范围,也为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变革、服务模式转变、产品创新方式带来深刻影响。
综上,大力发展贸易金融,不仅是后危机时代推动全球经济平衡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更是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必然选择。2012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主要任务”中明确指出要“扩大贸易融资”,这表明,大力发展贸易金融业务已成为我国政府和经济金融界的共识。以中国银行为代表的中国商业银行有责任、有动力也有能力顺应时代趋势,把握人民币国际化和经济金融格局变化所带来历史机遇,大力发展贸易金融,深入推进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全球贸易繁荣和中国经济转型做贡献,实现自身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