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避税避债注意合法性 寿险避税要指定受益人

2014-01-28 16:09 1005

  原标题: 保险避税避债注意合法性 寿险避税要指定受益人  常常说购买保险可以“避税”,但实际上,当出现一定的财务状况或者债务纠纷时,

  原标题: 保险避税避债注意合法性 寿险避税要指定受益人

  常常说购买保险可以“避税”,但实际上,当出现一定的财务状况或者债务纠纷时,只有指定了受益人的寿险保单,才能不作为遗产处理,不需要用于偿还债务。

  一纸“研究在适当时期开征遗产税”的文件,引发了“富人险”的投保热情。保单的避债、避税功能,成为很多保险公司推销产品的噱头,再次步入公众视野。那么,当出现一定的财务状况或者债务纠纷,保单能凭借避债避税的特质而免被追偿,这一听起来神乎其神的功能,是否真的如想象般有效?

  只有寿险能避税

  国际上虽然并不乏购买大额寿险保单以规避遗产税的案例,但实际上,国内遗产税开征期限并不明确,对于更多保险客户来说,购买保险产品更多是起到保全资产的作用。记者查询到,目前,国内关于保险避税的相关法律有《个人所得税法》,其中明确规定保险赔款免纳个人所得税。而这一赔款并不特指人寿保险,而是全部的保险赔款。

  有保险业人士告诉记者:“在所有保险产品当中,只有寿险能够避税。因为人寿保险属于人的生命财产,不需要缴税。”

  保监会《人身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规定,人寿保险是指以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的人身保险,分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两全保险等,其设计类型分为普通型、分红型、投资连结型、万能型等。这意味着,不管产品是定期寿险、终身寿

  险或者两全保险,都属人寿保险的范畴归属,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保险公司以类似年金形式返还的产品,实际属两全保险。

  而其他类型的保险,如企业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只有受益金受法律保护。

  保单避债注意合法性

  《保险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保险人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也不得限制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险金的权利。这一条款无异于是保单避债的依据。

  不过,保险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如果保险人陷入经济纠纷或涉嫌犯罪,属民法范围,只要没有证据证明其保险合同无效,或者资金来源有问题,法院是无权强制处理保单的。但如果涉及刑事犯罪,法院照样可以冻结、扣押、查封涉案人的保险。

  例如,如果购买保险的资金是违法所得,触犯了刑法,这笔钱基本上会被依法追缴;在负债或公司财务恶化后投保,也会有非法转移财产的嫌疑,保险合同有被判为无效的可能;对于—些保险费来自非法途径的,法院可裁定保险公司强行退保。

  此外,有保险业人士指出:“投连险和万能险的投资账户部分,甚至分红险的红利部分,基于其理财功能的存在,与保险中真正起保障功能的资金有本质区别,或许很有可能在特殊情况下会被法院追缴用来抵债。”

  指定受益人才能避债

  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尚未开征遗产税,与其关注适用范围有限的保单避税,不如把重点放在避债上实用。

  说起保单避债,最为人所熟知的案例莫过于美国安然公司创始人肯尼斯。在2001年公司申请破产之前,肯尼斯已经花费400万美元购买了多种类型的商业年金保险,根据合同约定,从2007年开始,他便可以每年从保险公司领取90万美元年金,同时成功避免了债务人的追偿抵缴要求。

  对于上述现象,保险业的解释是:“客户购买人身保险后,资金从个人资产中剥离,划归到了保险公司,如果出现债务问题,依照相关法规,任何机构包括法院都不能动客户的保险。因为受益人的权利大于债权,债权人无权要求受益人以保险利益来偿还债务。”

  换一种思路,这也意味着只有指定了受益人的寿险保单,才能不作为遗产处理,不需要用于偿还债务。反之,如果保单上没有指定受益人,或者受益人死亡、保单受益人为“法定”,在这种情况下,保单将不能作为避债之用,会被视为偿债资金。

  (中国青年报)

0
标签: 受益人 寿险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