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企业过度融资风险
主持人的话:一直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都是政策、实践甚至理论研究关注的焦点,与此相对应的,一些企业的过度融资问题广泛存在,但少人关注,而风险不容忽视。杨涛:从微观层面来看,过度融资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资金成本和负担,也降低了投资回报。
主持人的话:一直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都是政策、实践甚至理论研究关注的焦点,与此相对应的,一些企业的过度融资问题广泛存在,但少人关注,而风险不容忽视。企业的过度融资问题不仅存在于大企业、好企业,甚至存在于一些获得政策倡导支持的小微企业中,有人甚至说,有些企业不是饿死的,而是撑死的。
本期一线话题将聚焦于企业的过度融资以及由此引致的问题。实践中,企业的过度融资何以发生,这些多余的信贷资金流向了何处?从理论上看,企业过度融资带来哪些问题,企业过度融资的发生和资金的运用中,哪些潜在风险需引起高度关注?本期访谈嘉宾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新余市中心支行熊文霞、中国人民银行黄岩支行行长陈正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杨涛。
记者:从实践中观察,企业过度融资主要以什么形式体现?
熊文霞:从我们调研了解的情况看,企业过度融资主要表现为两类,一类是超过企业实际承受能力的融资,一类是超过企业实际需求的融资,近年来主要表现为超过企业实际需求的融资。以某市为例,截至2013年9月末,该市企业授信面不足20%。在授信企业中,有16%的企业在3家以上银行融资,16%的企业融资额占全部企业融资额的52%。有4家钢贸企业在8家本市银行融资(辖内仅11家银行机构),同时还都在异地银行进行了融资,其中1家钢贸企业在异地5家银行融资,企业多头融资、过度融资可见一斑。
我们曾重点分析了其中融资最为活跃的6户钢贸企业。从银行提供的资产负债表看,这些企业资产负债率均在50%以下,但进一步调查分析其负债情况,发现资产负债率均在75%以上,资产负债表失真。并且企业的融资担保形式以联保为主,对外担保率均在50%以上。由此可见,融资成了这些企业的主要目标之一,企业融资规模超出了其实际经营需要。
从银行看,多头融资不仅体现在中小银行,大银行也不例外。在中小银行争夺大银行资源的同时,大银行的“争夺战”同样激烈。在某市,有两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授信企业中有超过一半的企业在3家以上银行融资,占比最高的为一家中小银行高达61%,最低的为一家政策性银行15%。由此可见,银行在强大竞争压力下,无奈接受企业多头融资、过度融资。
记者:一边是中小企业融资难,一边是一些企业过度融资。如何评价这种企业融资的两极分化现象?
杨涛:从微观层面来看,过度融资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资金成本和负担,也降低了投资回报。从宏观层面来看,则可能带来更多的结构性矛盾与系统性风险。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而大企业融资易,是长期存在的问题。这里面往往有大企业、国有企业、优秀的民营企业的过度融资问题,这不仅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而且容易激发影子银行的非规范发展,更使得信贷资金用途可能被扭曲。另一方面,在近几年大力促进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背景下,各类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小贷公司都在努力做小微企业贷款,这也造成部分相对优质小企业的过度融资,同样这也是小微企业融资中应防范的风险。
记者:导致企业过度融资的原因是什么?
熊文霞:企业过度融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客观环境看,主要是随着投融资环境的改善,投融资工具的迅速发展,企业可以多渠道融资。从主观动机看,从政府角度看,地方发展的政绩评估主要是围绕着GDP增速、投资规模和财政税收等,偏重反映经济数量和增长速度,追求的是一定的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不是经济增长的质量。为此,跑项目、争资金,全民招商、全民引资就成为政府的主攻方向。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往往具有启动快、带动力强、经济拉力大等特点,银行、企业纷纷跟进,容易出现融资过度现象。从银行角度看,在规模和利润压力下,银行管理者倾向于以粗放经营来获取短期利益,对借款企业多头授信、过度授信,信贷风险管理相对薄弱,尤其是,一些小银行倾向于追随大银行,明知企业资金多余,容忍甚至帮助企业以假合同、假发票等方式套取银行信贷资金。从企业角度看,一些企业想尽各种办法从银行获得贷款,转手通过融资中介机构等方式贷出,以牟取暴利。
陈正达:从银行经营的角度看,贷款不仅是银行获取利润的主渠道,也是转化为存款最有效的手段,并可带动众多的中间业务,因此,贷款直接影响着存款、中间业务,也影响最终利润,在业绩考核和同业竞争的压力下,银行通过贷款这一资产业务主动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抢夺有限的客户资源成为必然。
现实中,企业过度融资现象的确一定程度地存在,我们看到,当某一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最终曝出涉贷银行往往有数家甚至上十家,剖析其主要原因:一是信贷投放中的“傍大款”现象。在服务对象开拓中,部分银行认为能够获得他行大额贷款的企业必定比较好、风险小,大资金都进去了,跟进去增加百分之十几二十的,“苍蝇添秤头”分量轻,不会有什么风险,甚至企业的法人代表也成为信贷服务的对象,最终导致好客户争相进入,企业贷款总额难以估算。二是信息不对称。一方面通过征信系统查询的贷款信息滞后,银行无法获得企业及时、完整的贷款信息;另一方面交叉行情况不明,存在同时作业、同时增加授信、同时贷款决策的情况,导致一些银行在信息自我封闭的情况下增加贷款。三是企业在银行间相互博弈。比如在一些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民营企业财务不规范是普遍现象,企业为取得银行贷款,往往会根据不同银行的不同问题编制不同的财务报表,以达到增加授信的目的,如此等等,从而形成了对同一企业的多头授信与过度授信。
记者:一些中小银行在客户选择上的追随策略,体现了中小银行的“创新惰性”。事实上,中国的金融供给并不充分,大量企业存在贷款难,而贷款利率的市场化也为商业银行的差异化发展提供了可能。如何看如此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同质化竞争?
杨涛:银行业有现在的“好日子”,或者说能够安于传统的同质化竞争,从根本上看有几方面原因。一是赶上了2003年到2007年左右的全球经济高增长周期,即使是遭遇了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没被从根本上动摇基础。二是银行经营机制发生了一些切实转变,市场化运营框架基本建立。三是遇到全方位的行业保护,包括利率市场化缓慢、市场进入与退出受到严格控制等。四是在新的地方竞争格局下,银行业逐渐成为地方政府推动金融产业化运营的核心主体,其自身也成为GDP竞争中的主力贡献者。但是将来这些因素很多都在转变,因此依靠传统业务模式“打天下”的“好日子”已经不复存在了,银行不进行差异化竞争和改革,就会走上衰败之路。
记者:我们注意到,在企业的过度融资问题中,地方政府的角色也值得关注。一些地方政府深度介入商业银行经营,尤其是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的经营。您如何看这种特殊的政府和银行关系?
杨涛:如何处理好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关系,其实反映出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一方面,将来应进一步研究按照地方特点或经济区域设立分层金融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相应作用。应该合理划定中央和地方的管理边界,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合理引导地方政府金融管理行为,统一规范和明确地方金融办的职能,提高其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同时把地方金融管理的重点放在规范和完善对准金融机构监管上,重点防范各类民间金融组织的风险,从而逐步建立全国与地方多层次协调互补基础上的金融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必须促进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的法制化建设,也使得地方金融发展尽可能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之上,以制度形式来明确地方政府在金融发展与管理中的职责范围。最终的目标应是:一方面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有效服务于金融机构的发展,并且共同防范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减少地方政府对金融业的过度干预,避免造成政策性金融风险的积累。
记者:企业多头融资、过度融资,势必产生多余资金,企业如何使用这些多余的资金?
熊文霞:这些资金以追求高利润为目的,有一些进入了高回报但是属于信贷政策限制的行业,比如房地产行业。还有一些进入了影子银行,主要的形式有:一是委托贷款。截至2013年9月末,某市委托贷款同比增长65%,在社会融资规模各项指标中增速位居第一。贷款委托方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借款方主要为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等。二是通过注册多家关联企业,套取银行信贷资金,投入到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等用于放贷,以钱生钱。
比如一家钢贸企业,由于前几年钢铁市场行情较好,企业盈利丰厚,银行纷纷投去“橄榄枝”,导致企业资金“消化不良”,为寻找资金出路,注册成立了一家小贷公司。小贷公司在影子银行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小贷公司众多股东的集体融资,将信贷资金引入小贷公司然后进入影子银行体系。
陈正达:从调研了解到的情况看,企业多余资金的用途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企业经营状况较差,收不抵支,对到期债务不能正常还本付息,只能通过大量融资以贷还贷,以贷付息,“拆东墙补西墙、借新债还旧债”。第二类是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融入资金用于建设新厂房购买新设备,扩大产能。第三类是企业主业经营稳定,融资资金进行跨行业投资,其投向主要是从前期狂热的房地产行业到现在热门的金融业,如参股村镇银行、小贷公司,以及投向各类影子银行。据调查,目前企业对参与投资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小额贷款公司、各类投资公司、中小企业服务公司等影子银行的热情出现前所未有的高涨,各种名为投资咨询之类实为从事影子银行业务的各类中介机构比比皆是。翻开辖区百强企业名单,排位靠前的企业多数在房地产、金融等领域均有投资。
企业进行跨行业投资,最主要的原因是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国内实体经济,很多制造业企业经营困难,经营效益下滑,因此房地产、金融业等高回报行业成为实体企业追逐的对象。比如黄岩一家从事塑料日用品出口生产的企业,2011年、2012年出口额基本保持在6000多万元人民币,但利润却从500万元下降到300万元;一家从事羊毛衫生产的企业,2012年企业订单比上一年减少了4成,销售额从每天7000万元下降到4000万元,利润从500万元下降到了200万元。为此,除了维持基本的生产经营,企业将资金转向民间融资,为规避法律风险,他们的借贷利率定在月息二分,他们认为,即使这样的利率水平,也远高于第二产业利润率,三年时间就可翻本。而实际上,民间融资业务的利率远高于此,当地所谓的“放倒款”利率高的达到月息九分,可以达到当年投入、当年回本。
记者:银行信贷资金是如何从企业进入影子银行的?
熊文霞:我以一家小贷公司为例。该小贷公司有10个股东,其中7个为法人股、3个为自然人股,并且法人股东又大多有几家关联企业,关联企业联保联贷,资金关系复杂,真实资产负债率(非报表数据)都比较高。
我们对该小贷公司的资金流动进行监测发现,资金流动快进快出,成立前几天股东资金集中到位,成立后资金分批次集中贷出,贷款对象均为个人。以一批35笔贷款为例,其主要特点和做法是:一是开户集中,由1人用35张身份证在一家银行开立35个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二是贷款集中,1天贷款35笔,分别进入35个账户。三是频繁转账,当天35笔资金又集中转入另一个人账户,3天内分3笔转出,其中2笔通过网银,1笔通过大额支付系统,该笔资金在这3天内转了7次,其中6次为个人。我们进一步对该小贷公司资金流向的宽度和深度进行了调查,发现一是贷款的真实性值得怀疑,二是资金流向有的回到股东,有的进入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方向不确定,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隐蔽性。总之,为避开监管,小贷公司尽可能地扩大结算面,拉长资金链,如90%以上的结算业务为跨行业务,小贷公司的“运动战”有时使监管者知难而退。
陈正达:事实上,银行资金一旦进入企业账户,用途监管就几乎成为一句空话,企业不愿意接受监管,银行即便想监管也很难进行全流程监管,沿海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绝大部分是以家族经营为特征,财务不规范,企业资金“左袋子进,右袋子出”,在使用上相对较随意。
一般来说,企业在取得银行资金后,通过“对外投资”“应收应付”等科目将资金转到相关联的企业、个人账户,就非常方便地实现了资金从实体经济中的转移,然后进行新的投资,比如进入影子银行。
当前,影子银行是继房地产业后资金流入的一个新的重点行业。由于参股正规金融机构受到准入条件的限制,真正能够实现参股的企业很少,而影子银行本身不受或者很少受到监管部门的监管,因此许多企业寄希望通过影子银行,比如参股小额贷款公司、设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等,一方面获得高回报收益,同时为今后取得金融牌照创造条件,此外,也借此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为自己创造一个新的融资平台。
记者:银行信贷资金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影子银行,它的危害和风险主要是什么?
杨涛:一则,银行信贷资金直接或间接流入到投资或民间借贷领域,某种程度上转变了资金的风险和性质,放大了银行信贷的风险,弱化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和控制力,容易造成潜在的资金使用风险。二则,正如实践中所反映出来的,由于对小贷公司和民间借贷的监管不够完善,或者尚未充分阳光化,因此这些信贷资金最终很可能流入到某些存在过热、过剩或者周期性下降行业中,造成潜在的不良风险。三则,这些现象的存在,正是资金价格双轨制以及结构性供求失衡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并且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使得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脱离趋势更明显,表现在流动性上,就是实体部门与金融部门的流动性出现脱节,前者变得更加紧张而脆弱,影子银行继续膨胀;另一方面,过度集中了金融资源的银行,反而由于金融资源过多配置在影子银行或监管套利业务中,而容易陷入“钱荒”。
要解决其中的潜在风险,一是继续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彻底解决资金价格的双轨制,同时推动商业银行体系的进一步市场化改革,约束和规范影子银行,促使非银行融资途径的健康发展,使得资金能够通过“正途”流向最需要的部门,减少结构性的资金供求失衡。二是在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要避免行政性干预和指令性的政策,避免出现“过犹不及”,对市场化的金融决策产生过度扭曲。记者 张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