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未来20年中国经济还能保持8%的增速

冯郁青 | 2014-01-09 16:58 920

  冯郁青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林毅夫对中国未来的经济走向非常有信心,他认为未来20年中国还能以8%的速度增长。  林毅夫

  冯郁青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林毅夫对中国未来的经济走向非常有信心,他认为未来20年中国还能以8%的速度增长。

  林毅夫是在6日的“中国经济2014展望论坛”上做出上述预测的。该论坛是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在纽约证交所举办的年度论坛。林毅夫表示,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速下滑并非是体制问题,而是国际大环境所致。

  林毅夫表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不外乎出口、投资和内需消费三个因素,目前欧美经济不景气,势必会影响中国的产品出口。中国的内需增长点尚处于转型阶段。但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框架下,尤其是放手交由市场价格机制来调控资源分配的基础上,中国经济有望在未来20年仍保持7.5%-8%的年增长率。

  “我今年62岁,有信心20年后再来这里和大家对证。”林毅夫笑着说。

  他表示,经济增长的关键是人均收入不断提高,收入提高的前提是劳动生产力水平不断上升;生产力水平上升的条件是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这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一样的。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世界最高水平,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都得靠自身研发、投入大、风险高。但发展中国家可以引进发达国家成熟的技术与产业,其成本与风险可以降低,经济增速可以数倍于发达国家经济。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有13个经济体利用了与发达国家技术产业差距的后发优势,将年均7%或更高的经济增速维持了25年或更长的时间。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陆是这13个经济体中的一个。

  林毅夫这一观点和很多经济学家的判断有所不同。不久前,摩根士丹利新兴市场主管沙默(Ruchir Sharma)称,5年前,中国1美元投资能产生1美元附带GDP,现在需要将近5美元才能产生相应的GDP。中国债务增长的速度和规模让人忧虑。韩国、日本等国发展到与中国工业化类似的阶段时,GDP增长下降到了5%~6%。

  林毅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提问时说,中国地方债务的总量是17.9万亿元,占中国GDP的20%,在可控制范围内,另外金融改革会让农户和中小企业得到更多资金支持。决定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技术不断创新和产业不断升级,中国作为一个中等发展国家,空间比较大。

  他认为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相当于上世纪50年代的日本、60年代的新加坡、70年代的韩国,因此还可以利用后发优势,维持20年的高速发展。

  与会的中金公司首席战略官黄海洲则认为中国股市有望在2014年实现20%的上涨。

  黄海洲说,中国股市和美国股市虽然都是在2009年3月触底,但却没有像美国股市那样一路上涨到16000多点,而是继续在底部徘徊了数年。但今年会有所不同,中国投资者普遍降低了预期,国际市场环境的改善也是另一个积极因素。

  (第一财经日报)

0
标签: 林毅夫 中国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