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区域“大棋局”打造三大新经济支撑带

刘玉海 | 2013-12-27 10:00 1476

  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培育区域增长极带动整体经济发展,成为鲜明特色。孙久文表示,随着东部三大增长极的渐趋成熟和新三大经济支撑

  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培育区域增长极带动整体经济发展,成为鲜明特色。孙久文表示,随着东部三大增长极的渐趋成熟和新三大经济支撑带的提出,未来中国的区域发展将逐渐走向多点支撑的均衡格局。

  21世纪经济报道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培育区域增长极带动整体经济发展,成为鲜明特色。

  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都是在深圳、浦东、滨海为带头先发地区下发展起来的,那么,“习李时代”中国新的区域重心在哪里?

  9月3日,南宁。利用参观中国——东盟博览会展馆之机,总理李克强亮明了自己的观点:在提升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发展层次和质量的同时,特别要做好内陆开发开放这篇大文章。

  “这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回旋余地。” 李克强说,从现阶段各方面条件看,着力打造东北老工业基地、中西部沿长江区域、西南中南腹地三大新的经济支撑带是必然选择。同时,促进西北地区增强实力,在向西开放中形成新优势。

  至此,在新一届中央政府成立半年后,中国的区域总体战略清晰呈现:优化提升沿海三大增长极、着力打造三大新经济支撑带、促进西北向西开放。

  区域经济进入多点支撑时代

  “中国经济过去主要依靠‘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这三个点支撑,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现在中西部地区一些地方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有可能形成一些新的战略支点。”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说,区域均衡、多点支撑的发展理念是“新三大经济支撑带”提出的背景。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过去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比较优势在减弱,新的比较优势正在形成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地理空间上看,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开始内移,东北老工业基地、中西部沿长江区域、西南中南腹地“具有成为我国三大新经济支撑带的基础条件”。

  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而言,从今年上半年全国经济运行总体情况看,东北发展的脆弱性依然非常突出。用国家发改委官方的话来说, “东北地区缓中有忧”。东北地方官员亦呼吁,“东北振兴还需要第二个十年规划”。

  因此,李克强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仍纳入“三大新的经济支撑带”,既是对上一届中央政府政策的延续,亦在某种程度上回应了东北官员的呼吁。

  中西部沿长江流域,一贯深受李克强青睐。中共十八大新领导集体形成后,备受关注的李克强的首次外出调研,便选择了这一区域的江西九江和湖北恩施。

  “很多发达国家都是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再沿内河而上。中部地区、长江流域是缩小区域差距的突破之地,就像下围棋,既要抢金角银边,又要在中间谋势布局。”李克强在这次调研期间说。

  他强调,打好“中”字牌,可更好地发挥长江带来的巨大交通便利,让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经济走上一个新台阶,甚至跻身国内经济第一梯队,并将对中部广大腹地产生更大的辐射作用,进一步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巨大差距。“这对改革中的中国至关重要,意义非凡”。

  “中西部沿长江区域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人力资源较为丰富。随着当地居民就业的持续扩大,收入的不断增加,这一地区将为扩内需、稳增长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侯永志说,这一区域具有市场大、资源丰富的特点,其持续健康发展,对于扩大内需,升级经济结构,协调区域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战略性区域经济板块,“西南中南腹地”是首次出现在中国高层口中。但实际上是将“西部大开发”的“西部”细化为西南、西北的结果。

  “西南、中南腹地,就是云贵川、重庆、广西这一带。”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介绍,这一地区面积广大,人口密集,经济相对不发达,所以未来发展潜力很大,“之所以称其为腹地,意即它是未来中国扩大内需、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区域和市场”。

  孙久文表示,随着东部三大增长极的渐趋成熟和新三大经济支撑带的提出,未来中国的区域发展将逐渐走向多点支撑的均衡格局。

  新三大经济支撑带

  在谈到如何打造三大新经济支撑带时,侯永志曾表示,这三大区域地理环境、自然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不一样,要打造成为经济支撑带,必须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

  “对于东北地区,虽然体制机制改革使东北地区的活力迸发,但旧的体制机制惯性依然存在。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密切和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的经贸关系,实现互利共赢。”侯永志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原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宋晓梧则重点强调,东北应重视产能过剩问题,优化产业结构,并更加突出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

  据悉,东北振兴第二个十年规划已经征求了相关方意见,预计很快将会出台。根据相关消息,今后,国家除在机场、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东北地区进行支持外,还将推进东北地区火电行业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研究解决东北风电并网及消纳问题,研究支持分散式能源建设,推动大连液化天然气工程项目实现竣工投产。

  如何才能打好“中”字这张牌?李克强指出,要建立长江中游中部城市群,发挥整个沿江城市的优势。同时,允许中部地区先行先试。他表示,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扶持力度;而中部地区也应该从自身出发,主动扩大开放,用开放来带动改革。

  “中西部沿长江区域要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加大力度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推进城市化,让更多的农业人口有序进城,加强城际间联系,把发展潜力和空间释放出来”。侯永志说。

  对于中南西南腹地,侯永志认为,应按照国务院领导的要求,抓住中国和东盟合作新的重大机遇,紧密对接东盟这个六亿人口的大市场,充分利用好西南中南出海大通道的独特区位优势,努力建设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

  “西南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应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侯永志强调,这不仅关系西南地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多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西南生态环境对下游的影响不容忽视。

  比拼政策的时代即将过去?

  虽然区域发展思路已清晰显露出其战略意图,但在如何培育支持新经济支撑带时,政策手段或将面临调整。

  纵观此前30年的区域政策,通过税收和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大型基建和产业项目布局、资金扶持形成“政策高地”,是中央政府支持特定区域发展的主要手段。然而,随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人为打造“政策高地”这一曾经屡试不爽的政策路径,或将被迫调整。

  在宋晓梧看来,名目繁多的区域性优惠政策实际上是“画地为牢”,割裂了统一的市场经济体系,使企业竞争变成不是创新的竞争,而是追逐政策高地的竞争,并导致政府主导的区域性GDP竞争。

  “应尽早取消各种区域性优惠政策”。宋晓梧说,政府应该从建立统一的市场经济体系的角度出发,尽量采取统一的政策,“这是一个导向问题”。

  基于此,孙久文认为,“不管是中央领导提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是‘新三大经济支撑带’,如果还指望像之前那样由中央出台一些特殊优惠政策,恐怕不太现实了。”(编辑孙小林)

0
标签: 增长极 三大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