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对话:泛资产管理“求变”

2013-12-12 10:59 2412

  利率市场化之下,监管、制度、风险、业务……格局多变,惟“转型”二字不变  圆桌主持人: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柜台市

  利率市场化之下,监管、制度、风险、业务……格局多变,惟“转型”二字不变

  圆桌主持人: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柜台市场部副主任 管圣义

  圆桌嘉宾:

  中国交通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 马续田

  中国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 张旭阳

  中国民生银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 张立洲

  兴业银行(601166,股吧)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兼风险总监 汪圣明

  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田耀山

  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 邬传雁

  致辞嘉宾:

  21世纪经济报道执行主编 郑小伶

  本报记者 冀欣、柳灯 整理报道

  2013年,有一个热词叫做“大资管时代”。在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的产业链不断延伸,银行、券商、保险(放心保)、基金、信托、资产管理公司等各类资产管理机构的跨界竞争与合作更为常态化。这其中,有新入者的兴奋,有先行者的担忧。往远里看,大资管时代真正的能力竞争,实则还刚刚开始。

  通道业务转型,资产证券化,保险资管入市,银行理财变身……金融开放及利率市场化的推手,将加速金融机构的求变之路。本次对话,我们希望激发泛资产管理行业的创新力。

  监管逻辑:公平、统一及风险底线

  主持人:从2012年开始,监管机构就开始密集出台了关于资产管理行业的政策,极大改变了行业的竞争格局,各位如何理解未来资管行业的监管思路和逻辑,以及这种思路将对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张旭阳: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使不同金融机构主导的资产管理行业务面临的监管规则保持一致,这比较关键。

  张立洲:首先需要给商业银行和其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一个公平竞争的开放市场环境;其次,现在基础市场还是封闭的,各个市场的登记、交易的互联互通没有展开,从监管角度来说,最终可能把市场打通,但是没有一个公共基础设施的话很难发展;此外,要有完备的信息披露。以上三方面是资管业务发展的基础,也是监管层应该遵循的监管逻辑。

  马续田:客观来说,中国目前还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格局,不管混业经营还是综合化经营,从总体的大趋势看,还是鼓励各家机构不断创新。我们呼唤、拥护统一市场的建立,但是各类资产管理机构的管理特征也是不一样的,需要监管部门关注,一定要守住风险底线,防止交叉金融风险的传染。

  邬传雁:自去年开始保险资产管理的变化可谓巨大,保监会基本上已经把所有能放开的领域都放开了,宗旨是想让保险公司构建自身的投资管理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决策和操作风险由保险公司自身承担。对于中小保险公司而言,在新的大趋势下,核心是要依托于股东优势,加快保险产品和资产管理方面的创新。同时切实加强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建设。

  田耀山:现在泛资产管理时代来临,信托制度的优势已经被全行业使用了,所以对于信托来说许多领域确实存在被跨界的现象。但是对于信托所谓的平台优势或者通道优势,其实监管部门早在三四年前就已经做了一种导向性安排,希望信托公司走向自主经营、主动管理的道路。比如,纯平台的银信合作一直是在压缩的范围之内,从实际数据来讲目前银信合作占行业资产规模的比例为20%,两年前则达到40%。有了前期主动管理的积累,信托行业现在的业务收入来源已经很多元化了。

  利率市场化来了,如何转型?

  主持人: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未来银行、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的资产管理业务转型方向将在哪里?

  张旭阳: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体系之外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把钱拿走了,所以现在我们关注的不是要讨论其他机构如何转型,而是银行该怎么转型。未来银行息差仍将进一步缩窄,传统主要依靠利息收入的盈利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去年个别各家银行净利润动辄增长40%以上,可是利息收入仅是个位数的增长,靠的正是理财、银行卡等中间收入来实现的提高利润增长。所以,银行理财希望更快地向资产管理转型,希望能够承担起为银行转型助力的作用,增加银行的收入来源。

  马续田:利利率市场化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我们都没有想到,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金融脱媒已经实实在在摆在我

  们面前了。银行要革自己的命,在负债端,不能再把存款作为唯一抓手,要把“存款立行”的理念改成“金融立行”,把金融资产做大;在资产端,贷款不能持有到期,要通过交易卖掉,以主动的轻资产上阵,把更多的资产用于创造新业务。

  资管业务上,利率市场化后,预期收益率在4%-8%区间的理财产品空间还是非常大的,因为面向最广大的客户群体。同时,商业银行要主动转型,不能固守在债权产品一端,要进军包括股本市场、公开市场,也包括一些高端的投行业务、商品类业务,拓宽投资边界,打造专业的投资队伍。

  张立洲:商业银行如果把资产管理的规模做到足够大,企业的存款也会成为历史。银行只需要创造能够满足投资者、资金方需要的资产就能盈利。其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首先要回归本源业务,把它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向别人的地盘上进军,比如我们在向信托、券商、保险资本的地盘来进军,这个就是混业经营的局面。

  汪圣明:利率市场化推进以后,我们作为资管行业的实践者,一直苦于没有金融工具的状况会逐步改观。比如说我们做资产管理,要为客户管理风险、对冲风险,但是国内没有这样的产品,或者没有这样的交易,流动性不好。信用方面基本上也是管制的状态,也不存在交易的需求。所以,利率市场化总体上对资管行业不是一个坏消息,对银行而言也不是一个新的消息,我们已经在应对它了。对保险,对基金,对信托更是如此,市场化的空间大了,蛋糕大了,大家都有机会。

  田耀山:利率市场化对于资产管理行业,短期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消息,使得整个市场中理财工具多元化。利率市场化会促使资产风险定价方式的加速,有利于建立市场风险和市场价格的发现机制。同时由于资产的风险属性不一样,会带来资产管理组合化的发展,而不让投资者单独投资于某一个项目或者某一个产品,通过这种组合化来使得它的风险下降。

  邬传雁: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保险公司银保渠道发展面临的压力比较大,银保产品的成本上升很快。要应对这个局面,保险公司要从两个方面去解决,一个是产品端,要尽量回到本源,搞好产品创新,控制负债成本。利用创新增加对老百姓保障型寿险需求的满足,降低成本上升的压力。

  二是在资产管理端,对资产管理收益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十几年,保险公司的资产实际上流动性是非常好的,绝大部分资产都是债券、基金或者股票。而一个成长型保险公司可能不需要那么大的流动性,可以放弃一部分流动性来提高收益,获取流动性溢价。保监会去年政策的放开,给保险公司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机遇,可以大幅度增加新渠道投资,投资比较多的非标债,以及一些直接投资,通过适当降低资产的流动性,承担适度信用风险来增加资产管理收益。

  主持人:资产管理行业中,未来最值得期待的金融创新会在哪里?最具颠覆性的创新又会是哪些?

  邬传雁:作为保险资产管理来说,最期待的金融创新是各种风险对冲工具的应用,这是我们风险管控能力提升的重要前提。另外,非标债投资流动性相对比较差,我也期待非标债能交易这类创新,因为这类创新有利于非标债的风险管控,非标债能在交易所或银行间交易是最具颠覆性的创新。

  田耀山:对于我们信托行业来说,我觉得最期待的金融创新还是信托行业登记托管交易市场这一块。有了这样一个登记托管制度,使得我们的资产真正能够做到隔离风险,财产的独立性得到保障。同时希望有一个类似于柜台交易的交易平台,哪怕只针对某几类标准化较强的信托产品,也能使得产品的流动性提高,创新的空间增大。

  张立洲:如果站在银行的角度上,最具有颠覆性的是什么?就是商业银行可能有一天设立自己的独立子公司,在风险隔离的情况下进行独立投资。另外,如果讲一般性有意义的创新,站在市场的角度上,如果能实现体系建设、互联互通,登记、抵押、交易,包括抵押以后的再融资,对当前的金融体系都是最有意义的。

  张旭阳:希望能够通过资管业务进入到实体经济,通过资管投行工具的创设,对接实体经济获取收益,分享给大众银行理财消费者,而不是被现有部分高净值投资者独自占有,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普惠金融,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的话,不管对中国经济发展,还是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都是有好处的,这是我们期待的。(编辑 于晓娜 王芳艳)

0
标签: 圆桌 二字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