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战”孕育金融大嬗变

2013-12-11 10:35370

2013年,上海自贸区建立、民营银行加速“上路“,未来金融业的格局或仍将呈现“乱战”之象,而在这背后,最深刻的改变已经发轫。提到信托产品的创新,人们不得不将目光定格于中信信托在今年首创的土地流转信托产品和消费信托产品,这两款产品可谓开了中国信托业历史的先河。

  核心提示:2013年,上海自贸区建立、民营银行加速“上路“,未来金融业的格局或仍将呈现“乱战”之象,而在这背后,最深刻的改变已经发轫。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到整个金融行业,而不是局限于传统银行,便很难用一个简单的词汇去描述这个行业的过去与未来。但在这样纷乱的战局中,银行业无疑还是一个关键的交叉点:一方面承受着各类互联网金融业态和创新业务的蚕食,另一方面它的触角也已经伸向对手的领地,电商平台、P2P平台、类余额理财一样都没放过。而银行与其他传统金融机构如信托之间,竞合关系更是纷乱:资产腾挪中的共舞,通道业务上的“倾轧”,不一而足。

  即将过去的2013年,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民营银行加速“上路”……未来金融业的格局,或仍将在较长时期内呈现“乱战”之象,而在这“乱”的背后,最深刻的改变已经发轫。

  乱战之一

  银行:十面埋伏中的“自我革命”

  每经记者 田文会 发自北京

  面对风起云涌的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银行未来的经营模式将发生巨大变化,资产端和负债端原来以贷存为主的模式将难以为继,资金来源和流向都将拓展到更多渠道。此外,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利率市场化的推行、民营银行的渐行渐近等,都将对金融领域带来巨大的冲击。

  有银行人士称,银行要先革自己的命。一方面,以负债端存款立行的理念要破除,改成以金融资产立行,可以将存款扫入理财产品,将金融资产留住;资产端方面,贷款要实现证券化,流动起来,轻资产上阵,同时拓宽投资边界。

  存贷两端的“生死考验”

  如果单从2013年的息差变化来看,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冲击似乎并不明显。

  银监会公布的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的净息差分别为2.57%、2.59%、2.63%,呈逐季上升趋势。不过与去年四个季度2.76%、2.73%、2.77%、2.75%的数据相比,今年则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

  息差方面的压力,或许可以解释今年6月份市场上的流动性紧张。

  6月份,银行间市场隔夜利率最高曾达到13.44%。当时,一方面是宏观层面M2超过100万亿,显示流动性充裕;另一方面则是银行喊缺钱,流动性十分紧张。而真正的原因则是银行资金错配严重,用融入的短期资金支撑着长期的贷款和非标业务,尤其是后者。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非标”产品主要投向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可给予银行更高的回报。而银行追求高回报,一定程度上也正是因为银行自身融资成本抬升和息差下降。

  在负债端,2012年6月,央行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一年以来,很多银行的各期限存款利率都已上浮到顶。即便如此,银行的资金来源仍不得不越来越依靠理财产品。但理财产品同样面临着来自信托、券商、基金等的竞争,就更不用说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对于银行业存款的 “吞噬”效应了。而上述竞争者的利器无一不是更高的收益率——不仅仅高于存款利率,很多还要高于普通货币债券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在这种情形下,银行必须依靠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来揽存,选择“非标”产品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非标”产品的高收益却是难以持续的。地方融资平台能接受高利率,是因为有政府可以埋单,但是政府的高负债是不可持续的,必然要对负债进行逐步压缩和释放;房地产业能接受高利率是因为行业的高回报和房价的上涨预期,但谁知道这样的状况还能维持多久?

  如果排除“非标”产品,或许我们将看到银行息差的真实面目。

  某银行资产管理部门的一位负责人近日表示,传统的 “存款冲时点,存完放贷款,贷款成利润”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整个银行的负债端和资产端将面临全面变革。

  挑战“存款立行”理念

  面对互联网金融今年的突然火爆,一些银行从业人员曾经不屑一顾:“什么互联网金融,我们做电子银行已经很多年了。”直到P2P网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余额宝的规模从几十亿到几百亿再到上千亿的飙升,第三方支付从支付端分走银行管理资金等越来越多的蛋糕时,银行业方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压力。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银行开始正面“接招”,招行官网在今年9月份就推出了P2P网贷业务。不过,由于相关规范未出,目前这一业务只能说是处于探索阶段。另外,像余额宝这样有巨大流量入口的平台,传统银行相对比较弱势,一旦像百度、腾讯这类巨无霸互联网企业全力攻入互联网金融领域,传统银行业将面临巨大挑战。

  不过同样的,电商平台也成为了传统银行业的一个发力方向,使其得以直接进军交易端。在2013年,除了建行原有的“善融商城”更加成熟外,交行也正式推出了“交博汇”,工行研发了“融e购”,中行宣布将推出“中银易商”,民生电商表示正在筹备“合一行”。

  面对诸多挑战,交通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马续田认为,银行首先要革自己的命,一方面,以负债端存款立行的理念要破除,改成以金融资产立行,可以将存款扫入理财产品,将金融资产留住;资产端方面,贷款要实现证券化,流动起来,轻资产上阵,同时拓宽投资边界。

  目前,银行业很多业务的拓展受限于分业经营,因此要获得高收益,综合化经营可能也是银行业寻求突破的一个重要途径。

  乱战之二

  信托:规模破10万亿后的行业拐点

  每经记者 张威 发自北京

  今年对信托行业可谓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年。平凡指的是,今年信托市场的发展稳步向前;不平凡则是指,其资产规模突破了10万亿大关。

  其实,早在去年市场就已经预测信托资产规模会在今年达到10万亿,所以这个数字并没有掀起市场太大的波动,但由此却引爆了“信托行业拐点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无论是资产规模季度增速还是产品平均收益,信托业在今年均略有疲惫之态。也许就此断言信托行业的规模扩张已经迎来拐点还为时过早,但在泛资管时代,面临银行、保险、基金、券商等多方面的竞争压力,信托行业“以创新求发展”的业务模式拐点,或许已经真正来临。

  发展速度或放缓

  中国信托业协会5日发布数据,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我国67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合计为10.13万亿元,突破10万亿大关,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达到60.3%,实现利润总额389.84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无论是资产规模季度增速还是产品平均收益,信托业在今年均略有疲惫之态。截至到三季度末,今年信托资产规模季度增速环比均呈现下滑走势,前三季度增速分别为16.9%、8.3%、7.16%;与此同时,信托产品前三季度的产品平均年收益分别为8.99%、8.64%、8.77%,而去年四个季度信托产品的平均年收益均超过9%。

  中国信托业协会专家理事周小明向记者表示,支撑信托业过去几年快速增长的主导业务模式是非标准化的私募融资信托,而“泛资产管理”政策正在日益削弱信托行业的这项制度红利,加上金融自由化的改革取向和经济下行周期的开始,使私募融资市场呈现出需求递减、风险递增、竞争加剧的中长期趋势,由此也动摇了信托业私募融资信托经营模式的市场基础。

  去年5月份,证监会、保监会针对资产管理市场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新政,旨在给其他金融同业的资产管理业务“松绑”,大资管时代来临意味着信托行业的制度红利优势渐行渐远。今年10月份开始试点的银行资管类理财产品也将为信托行业的发展带来压力和挑战。

  据用益信托工作室统计,单一类信托资产与银行有关的资金几乎占到了其整个规模的60%~70%,加上集合类和财产类的银行资金,可以判断来源于银行的资金至少占到整个信托资产总量的一半以上。而记者统计发现,自2012年一季度至2013年三季度末,信托产品中的银信占比呈现持续下滑趋势。

  多位信托行业研究员亦向记者表示,银行资管计划的成行以及规模的扩大,券商、保险公司等的加入均对信托行业构成了很大的竞争压力,信托业的发展速度将会明显放缓。

  竞争压力促转型

  对于信托行业是否临近规模拐点,行业人士持有不同观点。用益信托首席分析师李旸认为,今年三季度信托资产规模增速放缓是其临近拐点的主要证据。而周小明则从发达国家信托资产规模与GDP的正相关关系出发,认为中国的信托资产规模可以达百万亿级别。

  李旸表示,受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影响,未来信托业的发展步伐将会放缓,而信托公司也处在需要转型的阶段,未来只有通过产品创新才能赢得市场。

  对信托业前景持乐观态度的周小明也表示,信托公司需要转型,但首先必须对未来业务的逻辑起点进行切换,即从融资方的融资需求切换到投资方的投资需求上来,更多地立足于委托端客户的理财需求开发、设计相适应的信托产品。

  提到信托产品的创新,人们不得不将目光定格于中信信托在今年首创的土地流转信托产品和消费信托产品,这两款产品可谓开了中国信托业历史的先河。

  除此之外,北京国际信托也推出了针对土地流转的信托产品,五矿信托则拟成立“五矿信托-影视艺术品投资基金结构化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某信托公司的总裁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信托产品需要创新,但是对于创新模式很多信托公司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而对中信信托的土地流转产品,他至今仍没有弄明白其是如何实现盈利的。目前各大公司的积极参与,主要原因是出于如果将来这块市场做大,现在不参与就会后悔这样的担忧。这其实是一种很无奈的局面,因为考虑到信托行业目前面临的发展速度放缓以及竞争形势加剧等情况,信托公司不得不积极地进行创新。

  乱战之三

  P2P网贷:风险临界点的监管悬念

  每经记者 邓莉苹 发自深圳

  “P2P”是今年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近一段时期以来,P2P网贷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但与此同时,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良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一些P2P网贷平台出现了提现困难等情况。网贷之家提供的数据显然,今年(截至11月底)已有超过60家P2P网贷平台出现类似情况。

  据了解,P2P网贷的进入门槛低是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有业内人士称,“花10万块也可以自己做一个平台。”

  近期,监管层对P2P金融的调研越来越密集,央行副行长关于互联网金融不能触及“红线”的言论也引起了业内的关注。

  高速发展后风险增加

  在今年的深圳金博会上,P2P网贷平台的参展商数量和规模明显超过了往年,这显然也和今年整个P2P网贷的发展相适应。

  近两年,P2P网贷平台的数量和规模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据网贷之家的不完全统计,P2P网贷行业去年全年的成交量约300亿元,今年全年的成交量预计会超过1800亿元。2011年,全国的P2P网贷平台大概有50家,截至今年9月末,已经超过了500家。

  P2P网贷平台大量涌现,除了市场需求巨大外,进入门槛低也是原因之一。

  据了解,目前成立一家P2P网贷平台,只需在工商局完成注册就可以上线。有业内人士甚至透露,10万元钱就可以成立一个P2P网贷平台。

  在此背景下,一些P2P网贷平台的经营问题开始暴露出来。网贷之家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经有64家网贷平台出现了提现困难等情况。而出现问题的P2P网贷平台,大部分都是成立不到1年的新平台,其中一些平台成立还不到4~6个月。

  据了解,目前,P2P网贷行业竞争十分激烈,新成立的P2P网贷平台吸引人气的最常用方法是提高收益率或者“拆标”(拆标是指将长期借款标的拆成短期,大额资金拆成小额,从而造成了期限和金额的错配),这无疑会使这些P2P网贷平台的经营风险加大,很容易出现问题。

  监管层“划出红线”

  据了解,目前监管层虽然对P2P网贷的发展方向和具体监管政策没有明确表态,但已开始对该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特别是今年以来,调研的次数越来越频繁。

  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在12月4日举行的互联网金融论坛上表示,应当在鼓励P2P网络借贷平台创新发展的同时,合理设定其业务边界,划出红线,明确平台的中介性质,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不得归集资金搞资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更不能实施集资诈骗。

  此外,他还表示,目前互联网行业还缺乏完整的时间序列和相应的数据来支持,行业还需要一定的发展观察期,“在观察期间,要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和发展,包容失误。”

  事实上,在2011年,央行就对相关P2P行业进行了调研,从被调研的企业所透露出的信息来看,此前央行的态度是先观察一段时间,不会很快出监管政策,过早的出台监管政策可能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据了解,P2P网贷的大多数从业人员都希望政府将行业发展纳入监管,同时他们也担心一些P2P网贷平台暴露出的问题会导致监管部门对整个行业进行 “一刀切”式的管理。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2024年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下达

2024-10-25 15:30
82164

网商银行发布“布谷鸟”系统,发力小微流动资金理财

2024-09-12 15:06
103175

中互金协发布《金融数据资产管理指南》等9项团体标准

2023-11-20 12:04
128677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式发布《金融数据资产管理指南》等9项团体标准

2023-11-17 11:30
131043

财政部发布《提前下达2023年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预算的通知》

2022-11-14 15:05
18980

“晋信融供应链金融1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成功设立

2022-10-22 20:42
14165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