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的前提是金融机构市场化

2013-11-27 11:07 480

当前对于金融改革,普遍认为下一步的关键是利率市场化。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核心内容有五项: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市场化、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汇率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当前对于金融改革,普遍认为下一步的关键是利率市场化。事实上,金融机构市场化才是关键,如果没有金融机构市场化,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利率市场化。有观点认为利率市场化能够倒逼金融机构市场化,但是谁敢冒倒逼导致金融机构大量破产的风险呢?

  金融机构市场化,主要内容包括两项:一是降低金融行业准入门槛,允许各类资本设立金融机构,形成竞争多元化。二是国有金融机构的所有制改革,实现产权多元化。

  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核心内容有五项: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市场化、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汇率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前三项是国内金融改革,后两项是国际金融改革。对于这五项改革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都明确提到,为下一步的金融改革制订了路线图。

  不过,必须认识到国内金融改革是国际金融改革的基础和条件。国际金融改革的成功,依赖于国内金融改革的成功。

  当前对于金融改革,普遍认为下一步的关键是利率市场化。关于利率市场化,《决定》提出:“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设定的顺序是:先放开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再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最后放开金融机构存款利率。目前,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基本实现,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已经放开,只存在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限。因此,目前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就是放开存款利率上限。

  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放开贷款利率下限,显然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一步。但在当前利率水平下,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并没有实质影响,因为在贷款利率下限再下浮30%的水平上贷款,几乎所有的银行都会亏损。因此,取消贷款利率下限,仍然难有企业贷到低利率贷款是可以预期的。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为取消贷款利率下限提供了“改革窗口”,否则,就会对银行产生冲击,改革风险加大。

  那么,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时机是否成熟?事实上,如果没有金融机构市场化,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的前提。有观点认为利率市场化能够倒逼金融机构市场化,但是谁敢冒倒逼导致金融机构大量破产的风险呢?

  当前,金融机构尚未实现市场化,存款人对于银行并没有差异化认识,认为所有的银行都是一样的,或者说都是无风险的。一旦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就会出现银行为争夺存款而展开恶性竞争的情况。这也应该是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最主要的担心所在。

  另外,之所以说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还只是“基本”实现,是因为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主要投资者还是国有金融机构,风险偏好的同质化程度非常高,导致利率未能完全实现市场化。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发展缓慢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决定》专门提出“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一方面是因为国债收益率曲线涉及市场基准利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尚需进一步推进。

  为什么说主体市场化是价格市场化的前提?1986年厉以宁教授关于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观点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失败可能是由于价格改革的失败,而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则必须取决于所有制改革的成功。”这个对于金融改革也是成立的,我们今天也可以这么说:“中国金融改革的失败可能是由于利率改革的失败,而中国金融改革的成功则必须取决于金融机构所有制改革的成功。”

  因此,金融机构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的前提。金融机构市场化,主要内容包括两项:一是降低金融行业准入门槛,允许各类资本设立金融机构,形成竞争多元化。二是国有金融机构的所有制改革,实现产权多元化。关于第一项内容,《决定》提出“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但第二项内容并未提及。

  事实上,国有金融机构是不可能彻底市场化的,而如果金融机构不是市场化的,其他金融改革就无法真正实现。当然,对于国有金融机构有没有竞争力、国有金融机构和民营金融机构谁优谁劣,在认识上可能存在各式各样、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但检验竞争力的惟一标准还是竞争本身,我们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来证明国有金融机构和民营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因此,首先应该允许民营资本投资国有金融机构、设立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让各种所有制金融机构在市场中公平竞争。

  民营银行的出现,一是凭借其机制和信息方面的特点,在中小微型企业贷款方面有其独特优势,有利于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对现有的国有银行、大银行是有力补充;二是对现有的国有银行、大银行也会形成一定的竞争,进一步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为未来国有金融机构的所有制改革创造了条件。

  这不免让人联想到中国的企业改革。中国的企业改革,并非是从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而是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先在体制外成长起来,这些民营企业积累了足够资本、人才、经营能力后,参与并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国的金融机构改革,可能也将遵循如此路径。

  没有破产的竞争是假竞争,引入民营银行,提高中国银行业的竞争活力,那么就应该允许银行破产。但因为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独特性,破产风险要比一般企业大,一方面要用行政手段,通过监管来化解风险,同时还要通过市场手段,通过存款保险机制化解金融风险。可以说,存款保险制度是银行退出机制的前提。《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

  目前,国外最成熟的存款保险制度应该是美国,主要包括“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修正法案”以及在此基础上成立的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主要做法是: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按银行风险等级确定差别费率要求,并对有问题的机构分档次加以约束和强制性改进,即具有一定的监管职能。

  黄嵩(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广西自治区政府:鼓励金融机构依托应收账款、存货等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2024-06-25 16:13
9679

发改委:推动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与金融机构建立信用信息归集加工联合实验室

2024-06-11 11:29
92343

国资委: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

2024-06-05 12:02
104441

新版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名单发布

2024-05-09 12:21
84551

人民银行发布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

2024-01-30 12:26
157458

央行孙天琦:对新增高风险金融机构建立具有硬约束的早期纠正制度

2024-01-15 12:19
55333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