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需向智慧供应链延伸 实现智能管理

丁俊发 | 2013-11-22 15:03 1800

  核心提示: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智慧物流”被炒得很热。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大学都制定了发展规划或

  核心提示: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智慧物流”被炒得很热。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大学都制定了发展规划或列入研究重点,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智慧物流”被炒得很热。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大学都制定了发展规划或列入研究重点,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对于“智慧物流”,我还是坚持毛泽东同志与邓小平同志讲的两句话,一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一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前一句讲的是我们要有一种紧迫感,后一句讲的是我们一定要脚踏实地。对此我提出以下五点意见。

  确立“智慧物流”的全球与公共视野

  2008年11月,在美国纽约市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首次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2009年,奥巴马宣布“智慧地球”是美国的国家战略。从此以后,“智慧地球”、“智慧国家”、“智慧城市”成了全世界炒作的热点,为此展开了一场信息化技术大战,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成为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主要内容。

  所谓“智慧”,就是用信息技术使装备与控制智能化,代替人又高于人,从而改变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行业的发展模式与运作模式,达到提高效率与效益的目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流通、全球消费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使现代物流业成为一种朝阳产业,“智慧物流”也就摆上了议事日程。但讲“智慧物流”必须有两个视野,一个叫全球视野,一个叫公共视野。所谓全球视野,就是说,世界是平的,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商品、资金、信息、技术的全世界流动,“智慧物流”成了全世界的共同目标,所以一定要把“智慧物流”放进全世界去观察、去研究,“智慧物流”只是“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子系统而已。所谓公共视野,就是说,“智慧物流”着眼于公共利益,而不是单个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而能实施的,企业“智慧物流”的运用,只是公共“智慧物流”的体现而已,所以,“智慧物流”不可能靠企业单打独斗,要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恶习,树立全国、全行业一盘棋的思想。

  把“智慧物流”融入“智慧城市”

  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了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21个,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17个。最近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委发布的《物流园区发展规划》中,明确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29个,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70个。为什么物流规划都布局到城市?道理很简单,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全球的城市化率超过60%,中国2012年的城市化率已达到52.6%。

  “智慧城市”已成了全世界的行动。中国的大中城市都已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2013年1月29日,住建部公布了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共90个,将投入900亿进行积极探索。北京市已制定“智能北京行动纲领”,提出智能交通、电子病历、远程医疗、智能家庭、电子商务等为主攻目标。“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必然产物,利用信息技术把城市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人的各种信息加以汇集、分析、决策,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与居民生活的智能化,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城市病。但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困难不完全是信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要改变人们的理念,改变政府的管理模式。

  “智慧城市”对一个城市来讲,应当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城市的生产与建设,城市居民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物流。物流市场不规范,物流运作不集约,使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交通运输拥堵,生活质量下降。所以,《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就把城市配送列为9大工程之一,2013年2月,交通运输部等7部委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配送管理工作的意见”,2012年,商务部、财政部在全国9个城市启动了现代物流技术运用与共同配送试点,2013年又增加了15个城市。

  “智慧物流”在“智慧城市”的运作中应有三个突破,一是交通管理,二是共同配送,三是运输装备。

  “智慧物流”要夯实技术基础

  离开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谈不上“智慧物流”,所以,信息技术的研发与运用是最关键的。在《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专门列了一个“物流科技攻关工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提出要发展无线射频识别(RFID)、电子数据交换(EDI)、全球定位系统(GNSS)、地球信息系统(GIS)、智能交通系统(ITS)等技术,大力推进物流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2012年2月,工信部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2013年2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建立健全部门、行业、区域、军地之间的物联网发展统筹协调机制,这就为“智慧物流”的发展夯实了基础。2013年8月14日,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信息技术研发,信息产品消费,特别是完善“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加快实施“智慧物流”工程的要求。

  “智慧物流”离不开大数据

  最早提出“大数据”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该公司认为:“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与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英国经济学家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指出,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他用三个部分讲述了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

  由于大数据的巨大影响力,对数据的采集和整合能力,对数据的分析与决策能力以及精确、快速反应能力与行动能力成为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联合国2012年发布了大数据政务白皮书,美国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认定大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是“陆权、海权、空权之外的另一种国家核心资产”。麦肯锡认为“大数据是下一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前沿”,“对于企业来说,海量电子数据的应用将成为未来竞争和增长的基础”。IBM认为“数据将成为一个行业当中决定胜负的根本因素,最终数据将成为人类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源。”“智慧物流”离不开大数据,这里我想举菜鸟的例子。按照社会分工的原理,阿里巴巴是一个商贸平台服务商,平台上主要运作的是商流,这就是淘宝网、天猫的职能。在中国,市场体系发育是极不平衡的,商品市场发达,但要素市场不发达。马云要搞电子商务,必然碰到的难题不仅有商流,还有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社会化分工、专业化运作是最理想的模式,这就是供应链协作。现在阿里巴巴找不到理想合作方,只能自己救自己,这是逼出来的,但马云也的确抓住了一个机遇,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壮大自己。为什么马云敢于集结三千亿元来打造物流智能骨干网,一个很大的原因是,阿里巴巴已有了一个大数据的坚实基础。从2003年开始,他们成立了数据分析部门,即“商业智能部”,后来又推出了大数据产品“数据魔方”与“聚石塔”。显然,正是阿里巴巴坚实的数据资源,使得整合顾客消费习惯与货物区域分布情况,并在分析未来趋势的基础上打造智能物流骨干网络系统成为可能。我认为,菜鸟能否成功,关键不在资金、技术,而在如何把供应商、电商企业、物流公司、金融企业、消费者的各种数据全方位、透明化地加以整合、分析、判断,变成产品,变成行动方略。

  “智慧物流”向“智慧供应链”延伸

  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我们过去一直提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绩。但到现在,应当强调两点:第一,物流业不仅要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同样要与农业、建筑业、流通业联动发展。第二,提联动发展已经不足,而应当提融合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制造企业、流通企业、建筑企业、农业公司都应当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把非核心竞争力外包。中国目前许多实业仍然停留在“大而全”、“小而全”的商业运作模式,社会化程度不高,所以,形成了物流需求不足,特别是增值物流服务不足的局面。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所有实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杀手锏,所以,“智慧物流”一定要向“智慧供应链”延伸。通过信息技术,实施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一体化运作,使市场、行业、企业、个人联结在一起,实现智能化管理与智能化生活。

0
标签: 智慧 物流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