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领域开展保险资管产品创新
近期保险监管部门酝酿重构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赋予险资更多灵活性和主动性,这是继去年保险投资新政放开后的又一举措。周立群:中国保险市场不成熟和资本市场不完善是导致中国寿险行业资产负债收益不匹配和期限错配的根本原因。
本报记者 丁冰
近期保险监管部门酝酿重构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赋予险资更多灵活性和主动性,这是继去年保险投资新政放开后的又一举措。与此同时,证券、银行、基金、信托等行业一批政策“藩篱”也被击破,资管行业“群雄并起”时代已然开启。
人保集团副总裁、人保资产总裁周立群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身处大资管时代,保险资管公司应争取能与服务保险主业产生协同效应的资金客户,在另类投资、多元产品结构创新、年金和养老金业务以及养老型理财产品方面开展产品创新,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适应资管行业的竞争新格局。
四大领域开展产品创新
中国证券报:自去年年中以来,金融资管行业监管全面“松绑”,证券、保险、银行、基金、信托之间的竞争壁垒开始瓦解,资产管理行业进入群雄逐鹿时代。面临竞争,保险资管公司有何优势?
周立群:保险资管公司在资产配置、组合管理、风险控制和专户管理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比较明显。
首先,保险资管公司对保险资金风险收益特征和资产负债匹配有着准确把握,在大类资产配置和组合管理技术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加上保险资管公司已经拥有一批保险机构客户群或准客户群,在保险业内覆盖面较广、挖掘程度较深。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保险资金管理格局中,保险资管公司仍将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其次,在风险管理和信用评估能力方面,保险资管公司已形成一整套成熟的制度安排。
最后是专户管理能力优势。目前,保险资管公司开展投资管理业务的主要形式是专户受托管理。与专户管理相适应的委托受托关系、绝对收益目标账户管理机制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是保险资管公司的特色。
中国证券报:与券商、基金、信托相比,目前保险资管公司的业务存在“单一性”和“被动性”的特点,即主要被动受托管理保险资金,第三方资产管理非常少。未来如何进行突破?
周立群: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传统业务是专户管理模式,在专户模式下的产品化程度不高,现有产品存在较高的同质化特征,差异性不明显。下一步只有通过产品的创新,为客户提供收益较高、风险可控的投资收益和优质的客户服务,才能逐步扩大客户覆盖范围。
2013年保监会发布实施《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产品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保险资管公司将可发行“一对多”集合类资管产品、“一对一”定向资管产品,这将为保险资管公司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是行业面临竞争的必然选择。
中国证券报:如何开展产品创新?
周立群:另类投资领域是保险资管产品创新的重点。目前人保资产开发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产品超过13只,累计规模达342亿元。这不仅改善了保险资金资产负债,也为业内提供了久期更加匹配、收益更加稳定的创新产品。
二是针对保险投资范围拓宽后的产品结构创新。在当前泛资产管理时代,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参与财富管理市场竞争的首要任务是合作,合作的机会远大于竞争的挑战。因此未来保险资管公司将构建更加多元化的产品组合模式,比如说资产支持债券、股权投资基金等。
三是针对年金和养老金业务的产品创新,可发行基础设施债权计划型等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养老金产品,逐步构建完整的养老金产品线,为年金基金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配置选择。
最后,在福利负债等类年金业务方面,探索开发养老型理财产品也是未来方向。如开发具有养老社区选择权的年金产品、与养老社区投资对接的投资连接产品等。
不盲目投资新品种
中国证券报:目前部分信托公司和基金子公司在规模迅速做大同时,风险急剧累积。对于保险资管公司而言,如何平衡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周立群:信托公司、基金子公司等迅速做大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制度套利,同时也得益于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但是这些投资模式是否可持续仍待讨论。对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而言,安全性在首位。因此,在监管政策放开以后,不应盲目投资新产品和盲目开展新业务。
具体而言,首先要对每一类别资产做全面细致的研究,分析风险收益属性。如人保资产开展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特点就是强增信,目前存续的13个产品中仅有两单是非银行担保项目。我认为保险资管相对银行而言,对于偿债主体和项目的账户监管、现金流监控存在天然的劣势。对项目自身现金流较弱的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借力银行的反担保措施及其他信贷管理经验与能力能更好的控制风险。
其次,在投资模式和流程上要严控风险,不能为了搏高收益冒蚀本的风险。以人保资产为例,投资模式从上到下的基本流程是:一是每年都会与保险公司进行资产战略配置规划,这是人保集团每年都要制定的集团公司资产战略配置三年滚动规划,也是各委托人下达投资指引的参照基础之一;二是在资产战略配置规划基础上,要每年根据市场状况进行资产战术配置,投资决策委员会不断改进决策模式,对于市场波动趋势能够及时把握并迅速进行大类资产的比例调整,各品种资产基于战术配置比例进行投资;三是在具体账户管理方面实行绝对收益管理,定期进行收益缺口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制定调整策略。
要强调的是,类别资产的风险收益属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准确把握影响投资市场的“主导性因素”。目前来看信托和基金子公司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某种程度上是抓住了特定阶段下的“高收益、低风险”业务,但这并不一定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既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进行研究,汲取经验,更要立于自己的资金特性,把握影响投资市场的“主导性因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资产驱动培育财富管理类产品
中国证券报:和其他理财产品相比,目前市场上的保险产品卖的并不理想,有保险公司人士将其归咎于投资。应如何看待保险资产端和负债端不匹配,如何实现资产端与产品端的对接?
周立群:中国保险市场不成熟和资本市场不完善是导致中国寿险行业资产负债收益不匹配和期限错配的根本原因。
在中国保险市场上,一方面保险公司为了提升市场份额和产品规模,疏于对保险市场的培育和投保人的教育,往往通过价格战争夺客户,被动提高了保险负债业务的成本;另一方面股票、基金、银行理财等金融产品的竞争导致保险产品的理财属性大幅增强,万能险、分红险的市场占有率显著上升。上述因素共同推高了保险负债业务的综合成本。
而在中国资本市场不完善,适合寿险资金长久期的产品类别和产品规模都比较有限,虽然2006年以后保险资金可通过开展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不动产投资和非上市企业股权投资等另类投资业务降低资产负债和期限错配风险,但此类业务的总体规模尚不足以平滑由资本市场波动引起的投资收益下降。
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从寿险的资产和负债两方面同时入手。在负债方面,保单获取成本偏高,给资产方和公司经营带来很大的收益压力。要解决保单成本偏高的途径在于寿险产品属于风险保障型的要回归保险的本质,加强产品的保障功能,设计出投保人信赖的保障产品;属于财富管理型的,要注重依靠资产驱动,充分利用资管新政拓宽的投资领域,培育长久的稳定收益资产组合和收益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