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值得期待
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此举标志着我国在经济领域的改革向前迈进一大步。可以允许自贸区内实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并完全放开基于人民币汇率的衍生品交易。
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此举标志着我国在经济领域的改革向前迈进一大步。而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必然涉及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尤其受到瞩目,可以说金融改革与创新是自贸区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我们有理由对自贸区的金融改革与创新寄予厚望。就上海自贸区可以尝试的金融改革相关问题,记者专访了本报专家委员会委员、金融问题专家、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赵庆明博士。
记者:建设上海自贸区,主要任务是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而金融改革将是自贸区的最大亮点,其中可能探索尝试哪些金融改革与创新?
赵庆明:自贸区的主要特征是“境内关外”,“关”是指海关,“关外”就是指海关管理之外,一般是在国境内划出的特殊封闭区域,在区域内以及区内与境外实行自由贸易,不征收关税,但与境内则采取完全隔离。既然是“关外”,也完全可以从事“离岸金融”,所以我认为自贸区可以采取“保税区+离岸金融中心”的做法,既赋予自贸区新的业务范畴,也可以试水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等,为未来中国的金融改革探索可行之路。
记者:您能否详细推演、分析一下“离岸金融”?
赵庆明:大体可以有以下四方面尝试:一是可以通过制定较低的准入门槛,引进更多的金融机构入驻区内。既然是“关外”,与海关管辖范围存在着严格的隔离,那么就可以实行特殊的、比较低的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准许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和国内主要金融机构来此开办分行、控股子公司等,专门从事离岸金融。当然,既然是离岸金融,在监管上要区别于国内现有监管体制,允许金融机构有更多的自主权。
二是可以在自贸区内实行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完全市场化。对于区内银行的人民币存款不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同时,央行也不必对区内银行提供人民币流动性;允许金融机构对人民币存款和贷款利率自由定价;人民币存款资金应限定为区内企业和个人存款以及境外机构和个人的人民币存款,贷款对象也应限制为区内企业和个人以及境外企业和个人。区内企业从境内获得的资本金和货款可以入账,但是禁止或严格限制从境内借贷;区内个人的工资收入、其他合法收入以及海外收入可以开立人民币账户,但是禁止将个人在境内的人民币资金转存该账户。还可以放开所有的基于人民币利率的衍生品交易。
三是可以允许自贸区内实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并完全放开基于人民币汇率的衍生品交易。
四是可以在自贸区内实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对区内各交易主体之间以及他们与境外之间的资本项目自由交易,货币自由兑换。
记者:您推演的依据是什么,在上海自贸区尝试“保税区+离岸金融中心”的做法先行先试,有什么好处?
赵庆明:随着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和竞争加剧,一些国家给自由贸易区或保税区赋予了很多新的内容,尤其是增加了很多金融方面的业务。在我国,利率、汇率还未完全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程度也相对有限,既然自贸区与境内存在良好的隔离,那么就可以在这一封闭的区域内就利率、汇率市场化以及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未来中国需要加快改革的领域进行先行先试,为未来全面放开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记者: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济贸易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也是一个挑战极大、蕴含风险的探索,您如何看待风险问题,如何控制人民币改革过程中的风险?
赵庆明:是改革就有风险,尤其金融改革和开放,相比实体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可能蕴含着更大的风险。但是风险问题不应该阻止也从未能阻止改革的步伐。改革开放以来,对于一些无法确定走势的改革,往往先采取试点的方式,试点成功了再全面推广,失败了则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方案再行试点,或者干脆暂时搁置起来。关于人民币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明确的,即利率、汇率实现市场化和资本项目高度可兑换,但是从当前市场化程度不高、可兑换程度有限的现状来看,要达到这一最终目标,如何推进却是个问题,可选择的路径似乎也有多条,但都充满了不确定性。金融风险往往带有全局性,贸然实现人民币利率、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开放,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风险太大,有必要在特定范围内试点成功后再全面推广。
自贸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或市场,尽管监管部门会赋予金融机构更多的自主权,监管相对放松,但并非完全放任不管,一般情况下会密切关注其运行情况,实施监控分析;在特殊情况下,则可以更改相应规则和业务范围,甚至完全予以关闭。相比香港、新加坡、伦敦等地人民币离岸中心,在我国自贸区内的人民币离岸业务更有利于我国监管部门的监控和管理,更能为我们提供有价值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