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投资民企撞上玻璃门

2013-08-16 09:33 1481

  “我目前还没看到什么投资热的迹象,现在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太大,投资新的项目力不从心。”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雷对腾

  “我目前还没看到什么投资热的迹象,现在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太大,投资新的项目力不从心。”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雷对腾讯财经表示。

  近段时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及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备受关注并被置于重要位置。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先后密集召开会议,涉及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诸多内容,并出台了一系列拉动内需的举措,新一轮投资汹涌而来的味道愈发浓烈,大幕似乎正在徐徐开启。有评论认为,新一轮“4万亿”投资箭在弦上。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在高层密集动作的同时,像许雷一样的一些人士却向腾讯财经表示目前并未感受到地方政府大肆上马新项目搞投资的“热情”和“苗头”。

  个中原因,亦如许雷所言,主因可能在于地方政府负债高企“缺钱”。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新投资无法推进,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所谓新一轮投资较之过去的“4万亿”而言,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民资被推向前台,福祸相依,成效待考。

  稳增长的压力

  今年以来,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一季度经济增速跌至三年多来低点的7.7%,二季度更极有可能再创新低;实体经济困难重重,PPI连续16个月负增长,制造业逼近萎缩区间,很多行业利润下滑但产能过剩的矛盾依然突出。下半年,中国经济形势确实更加错综复杂,下行压力客观存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稳增长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中央政府近来更是频频出招。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大对棚户区改造、节能环保、公共服务业、城市基础设施和促进消费等方面的投入。

  7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进一步加快中西部铁路建设。李克强总理强调,加快推进铁路投融资改革,引入社会资本进入是体制改革的必然。入夏之后,闻风而动的地方官员并没有闲着,包括山东、青海、河南等省的一二把手纷纷进京,拜会铁总,期望铁总给予当地铁路建设以支持。

  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

  在一系列密集会议之后,包括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在内的各种指导意见也相继出台,人们纷纷推测新一轮投资大幕正在拉开。

  随后,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对外透露,下半年,国家将采取多方面措施,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这无疑印证了社会各界对新一轮投资的揣测。不过,他表示,新一轮投资重点突出,主要包括:“十二五”规划明确的重点建设任务,棚户区改造、市政配套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等。接下来国家将着力推进改革创新,激发投资潜在活力,重点是鼓励引导民间投资。

  民间资本被推向前台

  “我们还没收到任何文件说要搞集中投资或者大项目,感觉还没到那一步。”安徽马鞍山市发改委一位官员向腾讯财经表示,目前当地都是按照年度计划正常推进各类投资项目,也没有出现突击审批等情况,基本是在按部就班的抓“十二五”规划落实。

  他分析指出,“虽然经济存在较大下行压力,但还远未到要再来个4万亿的程度。”他表示,过去4万亿出台主要是为了应急, “把钱都投到钢铁、水泥等基础产业,加剧了产能过剩。”

  无独有偶,新疆自治区发改委有关人士和许雷均向腾讯财经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尽管地方暂时并未显现投资热的迹象,但是在北京大岳咨询公司总经理金永祥看来,新一轮投资确已来临,且其最显著特点就在于鼓励引导民间投资,“过去都是通过财政做投资,现在则是要利用市场资金来做,理念发生重大转变,突出表现就是提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金永祥介绍说,其实业界一直在争论公共产品提供是否要进行市场化,由于地方一些提供公共产品的国企反对,一直未成形。但是,在资源瓶颈凸显倒逼之下,为了转变发展方式以及提高效率,市场化势在必行。

  “比如修一条地铁,现在政府不用大包大揽,不用自己掏钱去负责勘测、设计、施工、运营等整个过程,可以将设计、建设等工作交给社会民间资本去做,等地铁建成后,花费一定费用购买即可,这样更便宜,特别是对于那些债台高筑的地方政府而言意义更大,因为财政负担减小了。”金永祥举例说。

  据他介绍,目前22个部委已经出台有关鼓励民间投资细则,“从政策层面来看都已经对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开放了。”

  除了国家层面推进民间投资之外,地方的态度也比较积极。北京市就于日前印发实施了《引进社会资本推动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方案》。轨道交通、城市道路、综合交通枢纽、污水处理、固废处置和镇域供热等六大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将是北京吸引社会投资进行市场化建设运营的重点领域。

  投资基础设施或遇“玻璃门”

  随着新一轮投资大幕开启,西部铁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投资规模十分可观。以城市轨道投资为例,据统计,目前已批准建轨道交通的城市有36个,未来7年在轨道交通方面的投资将达4万亿元。如果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策能够得到有效执行,民间资本有望在城市轨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分一杯羹,但这显然并不容易,民资可能会遇到“玻璃门”。

  新疆哈密地区人大工委一位人士向腾讯财经表示,当前新疆地区的民间资本对投资铁路、电网等基础设施十分积极,也有个别进展,同样伴随诸多隐忧,更多的是观望。

  该人士介绍说,为了将年产1000万吨的煤炭外运至关内,作为新疆最大的民营企业广汇集团分别投资建设了淖柳公路和红淖三铁路。其中红淖三铁路是新疆境内第一条民营铁路,目前正在施工建设,预计2014年竣工通车。

  这也成为民资投建基础设施的实例。但是据该人士介绍,其实广汇对该铁路未来命运走向还是比较忧虑,“国家只允许民间资本参与一段铁路也就是支线投资,但是最终这段支线还是要并入主干线,也就是兰新线,运量分配则是国企也就是铁路总公司说了算,所以能否达到最大设计运量还是未知数。同样,电网投资也面临类似问题。这实际也反映了民资跟国资的利益博弈,这也是双方磨合的过程。”

  该人士补充说:“具体政策还未出台,相关投资运营规则不清晰且存在不确定性导致民营企业无法准确计算自己的盈亏,所以大都在观望。”

  原云南铁路投资公司总经理夏蜀对此极为认同,他向腾讯财经表示,由于路网清算机制不清晰,民间资本投资铁路还是有很大瓶颈,广汇投资铁路只是个案。而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罗岑铁路之死也折射出民资介入国企传统利益领地面临的障碍和尴尬。

  虽然民资介入传统铁路、电网遭遇“玻璃门”,但在城市轨道特别是地铁投资方面还是有一定机会。据金永祥介绍,深圳6号线的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和北京4号出现的PPP模式(即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就是民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典型,值得借鉴,有利于减轻地方政府投资负担,提高公共设施运营效率。(腾讯财经 岳宝彩 发自北京)

0
标签: 投资 许雷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