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分析
蓬勃发展的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从资金利用率、融资成本、融资机制规范度、融资主体自由度、清偿能力等几方面入手分析,旨在进一步认识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影响因素,进而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提高金融资源利用效率。
蓬勃发展的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其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越来越引起各个方面的重视。从深层次的角度来讲是融资效率问题,即中小企业无法根据企业自身的资产结构、盈利能力和风险调整融资方式、融资结构。本文从资金利用率、融资成本、融资机制规范度、融资主体自由度、清偿能力等几方面入手分析,旨在进一步认识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影响因素,进而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提高金融资源利用效率。
融资成本分析
中小企业想通过直接的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时面临上市难的问题,而且即使上市也存在着交易成本过高和规模不经济问题,从而使得中小企业的股票融资效率更低。因为发行股票的手续费、资信评估费、公证费、审计费等均为固定费用,这些费用并不会因为发行规模小而相应减少。而间接市场则由民间融资和信用融资等方面构成。民间融资成本一般称其为黑市利率,基于民间融资的高风险,黑市利率很高。商业信用是一种“自然性筹资”,它伴随商品交易自然产生,不需办理手续,一般也不附加条件,若没有现金折扣或企业不放弃现金折扣以及使用不带息应付票据,企业利用商业信用融资并不产生融资成本。但由于商业信用所筹得的资金一般较少,所以从企业长远发展来说,其实际总成本大于内部融资。内部融资是企业将自己的税后利润转化为积累,实质上是对企业追加投资。这种融资方式表面上看不用付出代价,实质上依然有融资成本——机会成本。企业若将内部积累用于其他投资,则投资收益便是留存收益的机会成本。总的来说,各种融资方式中内部融资的融资成本最低。
资金利用率分析
资金到位率,即融资筹集到的资金量与预期筹集资金量之比。资金到位率高,则企业把融资运用到经营上的程度就高,相应的融资效率就高。内源融资一直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而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是中小企业最大和最主要的外源性债权融资渠道,但银行信贷管理体制限制了中小企业贷款,部分中小企业不能满足符合现行银行体制下贷款准入要求。一方面,可提供的符合银行要求的抵押物少;另一方面,符合银行要求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相对较少。
资金使用率,即企业有效消化资金的能力。资金使用率越高,企业融资效率也就越高。从理论上讲,由于中小企业对资金的渴求,从各种渠道获得的资金将很快得到利用,但不排除以下两种情况导致的资金利用率不足:一是上市的中小企业受到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误导,二是融资集中性与投资分散性的矛盾。也不排除因为融资过程的延续时间较长,使得原先的市场机会与企业擦肩而过,而暂时又无其他投资机会而出现的资金闲置现象。
清偿能力分析
清偿能力是资金配置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不但能揭示资金再循环的效果,还能体现出企业的经济业绩、规模、发展潜力、信用状况以及管理层状况等。企业的业绩越好、规模越大、发展潜力越大、信用状况越好、管理层整体素质水平越高、企业的清偿能力越大,融资效率也就越高。清偿能力与融资效率成正向变动。内部融资不需要偿还本金。而对于债权融资来说,各种不能清偿的风险和不利因素都是由债权融资所带来的,这些风险和不利因素会导致融资效率的降低,这种融资效率降低的程度是以企业的不同而相异的,而中小企业在这一点上效率是低的。
融资机制规范度分析
融资机制规范度,即资本市场的成熟度。成熟度越高,融资渠道越多,风险越小,市场监督成本越低,融资效率就越高。企业融资机制规范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察:一是债券市场起步早,但发展慢;股票市场作为较为正规的融资渠道,其机制规范度较高,但由于信息质量差、约束机制失衡、竞争水平低等原因,造成我国资本市场效率低下,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二是一直以来,中小企业遇到资金问题时大部分靠银行贷款解决,所以银行信贷制度的规范度最高。三是民间借贷是种非正规的融资方式,借贷发生时主要靠当事人双方的约定,规范度较低。商业信用一般约束条件较少,更多的是信用道德制约,规范度和民间借贷相当。
结合实际而言,融资企业一定要控制潜在风险,加大风险防御能力,这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对中小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人品信誉度进行考察,对其产品进行市场评价,对其偿债能力进行认真分析,善于查找和揭示风险。其二,对抵押品进行认真细致勘验,防止企业弄虚作假给银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其三,对融资企业的资金用途进行贷后监督管理,对企业账户资金进行有效日常监管,对企业货款回行率、留存率实施严管,形成有效的预警机制,一旦发生风险,能在第一时间内把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