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三大经济体政策转型 新兴市场苦不堪言

陈冲 | 2013-07-10 09:44 755

  【环球网综合报道】全球三大经济体纷纷进行“政策转型”,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发展。而这些举措却对全球新兴市场带来了多重压力。

  【环球网综合报道】全球三大经济体纷纷进行“政策转型”,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发展。而这些举措却对全球新兴市场带来了多重压力。美国彭博社7月8日发表文章称,从10个方面细数新兴国家面临的压力。

  日前,全球三大经济体纷纷进行“政策转型”。美国联邦储备局释放信号,将提高利率,缩减购债规模。中国十年来最严重的信贷紧缩为国际市场带来“钱荒”隐患。日本也期望通过通货再膨胀提高对手汇率,吸引资金。对中美两国而言,政策调整仅仅意味着经济增速放缓,最终这些政策能为这三大经济“巨头”回馈长期、稳定的经济扩张。

  报道称,三大经济体的“政策转型”对新兴市场无疑是当头一棒,因为它们太过依赖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及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需要低息贷款及较疲软货币的经济体(如欧元区)也受到波及。瑞士信贷集团指出,当前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的增速差达十年最小,2013年仅为4个百分点。摩根士丹利和花旗银行更是将市场扩张的展望从新兴市场转移至工业化国家。彭博社指出,兴新市场或遭遇10方面不利影响。

  一. 经济发展骤然停滞。摩根士丹利的经济人士分析,经济发展骤然停滞引发一些新兴国家资金反向流动,使其措手不及。此前,由于美国货币政策宽松,中国市场需求过大,日本经济萎靡不振,国际决策者们一直在寻求解决方案。下周,20位财政部长和央行经理将赴莫斯科共商大计,并评估发展前景。

  二. 市场波动。6月19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贝南科宣布,从今年晚些时候,美国将缩减其每月85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规模。这成为市场波动的最大根源。彭博社债券交易价格显示,7月8日10年期国库券的收益率从2.04%增至2.64%。今年上半年,美国国债损失达2009年以来最高,季度下滑持续时间也达1999年以来最长。

  三. 美国就业情况好转。美国劳工部7月5日称,美国6月新增就业人数超分析人士预期,达19.5万人。经校对,4、5月还应有7万个新增就业岗位。美国失业率保持7.6%,为四年来最低。今年标准普尔500指数也增长了15%。贝莱德集团指出,之前美国斥下3万亿美元,却在促进经济增上上未见成效,可见逐步削减政策是明智之举。

  四. 信贷更加紧缩。投资者使收益率攀升,数据显示,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十年期国库券收益率均有所上涨。收益率上升使政府借贷成本攀升,也提高了消费者和公司借贷成本,从而使国家经济情况雪上加霜。

  五. 开始复苏的假象。报道称,债券收益率波动可能使一些国家遭遇“经济脱轨”。伦敦花旗集团分析人士Michael Saunders指出,美国经济刺激措施减少将祸及一些新兴市场,特别是依靠低息贷款为经常性账户赤字和失衡借贷买单的新兴市场。除中国和中东以外,其他新兴市场累计经常性账户亏空额高达其GDP的2%,为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最高值。

  六. 盈利缩水。中国和泰国总体盈利正在缩小,而印尼和印度更是面临转盈为亏的局面。花旗集团称,韩国、泰国、新加坡和印尼私营部门外债占GDP比例已在过去4年间增加了25个百分点。由于美国的回调政策,中国内地、香港、印度等经济基础较弱、改革步伐较缓的投资市场或受波及。此外,匈牙利、波兰和土耳其等欧洲国家也面临风险。

  七. 经济基础变弱。花旗集团的Saunders称,在全球流通条件面临下降时,新兴市场国家将面临不断增加的资金要求与经济基础变弱的挑战。巴西、泰国等国家政府被迫提高利率,干涉货币市场以限制货币流失。中国也调整政策,控制金融投机和房价攀升。

  八. 中国经济表现的一致性。安保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的分析师Shane Oliver称,在连年出色的经济表现后,中国政府或将致力于经济发展的连贯性。中国在危机发生前就未雨绸缪,并高瞻远瞩,着眼于长期稳定的经济发展。相比之下,澳大利亚、韩国等向中国的出口占其总量的15%以上,一旦中国经济放缓,这些国家也将受波及,可见实非明智之举。

  九. 中国的巨大影响力。英国巴克莱银行的分析人士预测,中国产量占全球总量的六分之一。据称,2007至2012年间,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43%。作为主要的商品和资金市场,中国国内经济放缓对全球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觑。特别是为交通运输、电力等行业提供原料的国家及企业将受到重挫。因此,商品价格下降或有利于发达国家,却对生产国带来损失。

  十. 安倍经济学。Japan Macro Advisors的首席经济学家Takuji Okubo表示,安倍经济学旨在叫停通货紧缩,重塑稳健财政系统。此外,日本还利用下降的日元汇率将紧缩风险“转嫁”至欧洲。据称,新兴市场也有可能受到影响。日渐疲软的日元能够从新兴国家身上攫取投资。

  为此,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一位前任官员评价,新兴市场面临重重压力,发展前景或不乐观。(实习编译:廖思敏,审稿:聂鲁彬)            免责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Huanqiu.com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0
标签: 新兴 经济体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