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镑替人民币“抬轿”
上周六,中英两国央行签署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200亿英镑的中英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期暂定3年,3年期满双方若无异议,该互换协定可自行展期。国际贸易或外经、“外投”通常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拿中英之间做生意为例,中方须把人民币换成美元,英方则须将英镑换成美元。
上周六,中英两国央行签署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200亿英镑的中英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期暂定3年,3年期满双方若无异议,该互换协定可自行展期。
国际贸易或外经、“外投”通常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拿中英之间做生意为例,中方须把人民币换成美元,英方则须将英镑换成美元。如是,双方都须支付换汇手续费。有了中英双边本币互换,等于中英之间再做生意可直接改用人民币或英镑进行结算。去年中英双边贸易631亿美元,按现价折算约411亿英镑,有了中英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若继续维持双边贸易规模不变,中英贸易量的一半将改用人民币与英镑进行直接结算。如是,双方出口企业收到的货款都是本国货币而非美元,这对双方来说,不仅节省了原先通过美元结算必须支付的汇兑费用,而且双方企业皆有效规避了美元汇率风险。
要使国外相信并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通常需要满足三大条件:一是政治稳定、经济增长;二是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三是人民币与各国货币可自由兑换,即人民币国际化。按国际公认的“国际化”操作步骤,中英本币互换对于中方而言,就属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序曲——人民币的“准国际化”。由“准国际化”到正式国际化,这是人民币最终实现国际化的必由之路,亦是立足于现实“金融国情”的稳健之路。
时至今日,中国已与20余国签署了规模不等的本币互换协议。眼下,中国已正式开始互换的人民币总量已超过2.5万亿元,到今年底冲破3万亿元已不在话下。今年起,以中澳2000亿元人民币/300亿澳元为标志,2008年适才启动的中外本币互换,开始由中国周边贸易大国向西方主要经济体进军。若说中澳本币互换具有里程碑意义,那么中英本币互换则让人民币撕开了此前既傲慢且坚固的“G7防线”。
颇有意思的是,中英本币互换并非中方刻意为之,而是英方主动向中方“投桃”示好的产物。英国人在G7中残存的“优越感”是最多的,可一方面,由于中国已在伦敦建立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且在各国同类中心中运营效果极佳,英方渴望中国增加在英投资必须允许增大在英人民币“流动性”,另一方面则试图为卡梅伦首相争取在今年年底前实现访华作出最新努力。
很有意思,与法国总统奥朗德、德国总理默克尔相似,卡梅伦对华也有因“极左”而吃“闷亏”的经历。但默克尔醒悟最快最彻底,奥朗德也旋即“浪子回头”,纷纷拿到中方大把订单。惟独卡梅伦一根筋,愣是拉不下英国绅士那张血统虽高贵但早已薄如纸张的脸——不肯就去年会见达赖向中方表达歉意。结果,眼瞅着默克尔和奥朗德一回回上中国吃“满汉全席”,英国朝野之郁闷,英国企业之不满,统统发泄到卡梅伦身上。
中国人一向讲投桃报李。可要想让中国向英国“报李”,卡梅伦须先学当年默克尔和奥朗德,就不再伤害中国核心国家利益和国民感情作出合适的政治承诺。
一国货币能否国际化,关键在于其是否获得世界广泛接受。英国接受人民币直接结算是明智之举,但要切实改善对华关系,光让英镑替人民币“抬轿”远远不够,必须在政治上展示基本的“悔意”才行。
上海财经评论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