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发展升级须专业化转型
中国融资租赁企业正从初期求生存、求规模的粗放型发展时期,逐步转向求效益、求特色的精细化管理。对此,光大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总裁潘明忠认为,在融资租赁业务拓展的过程中,专业化体现在对中心业务定位的坚持。
打印
中国融资租赁企业正从初期求生存、求规模的粗放型发展时期,逐步转向求效益、求特色的精细化管理。
近日,在天津举办以“租赁公司专业化发展之路”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金融租赁年会上,多家融资租赁公司高管就促使行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的内外部因素,以及如何处理好专业化发展的核心问题展开讨论。
亟待专业化转型
在历经三十多年的起伏变化,中国的融资租赁业已逐步进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截至2013年一季度末,中国融资租赁全行业租赁资产合同余额约1.55万亿元。
经过近几年超常规的扩张后,融资租赁公司开始普遍面临了一些问题:资产扩张加速了资本消耗,资本约束成为制约行业规模扩张和竞争力提升的桎梏;租赁业务模式较简单,多以融资租赁和回租业务为主,具备租赁本质属性的经营性租赁业务开展却并不成熟;融资租赁公司主营租赁业务同质化严重,集中扎堆飞机、船舶、工程机械等行业,进一步加剧同业竞争;法律、税收、监管政策等外部环境亟须完善等。
因此,在中国融资租赁行业迅猛发展势头并未明显减缓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公司的良性发展、保持增长势头并培育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融资租赁业务的专业化等重要问题就逐渐突显出来。
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副总裁陶梅称,通过工银租赁近几年的发展,特别是航空业务发展的几个阶段来看,业务每一次质的飞跃都是伴随着专业化的深入和进一步扩展。陶梅认为,业务发展的基础是专业化,而不是简单的规模复制。
招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总裁郭光称,在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构建差异化的经营优势、走专业化的道路,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和前提。
优化业务线
拓展行业领域和优化客户结构是下一步融资租赁企业实现发展的重点。
当前,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租赁设备大多集中在航空、航运、电力、钢铁、交通运输等行业内大型设备上,客户集中于大客户。很多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拓展中,“租长、租大、租集中”的现象仍较为普遍,客户仍偏重于大型企业。
这些现有行业领域与客户结构不足以支撑行业持续稳定发展,需要根据国家产业规划、信贷政策和租赁业务特点,进行客户结构调整,渐次达到大、中、小型客户结构合理的格局,以结构调整促进专业化、市场化经营能力的提高。
对此,光大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总裁潘明忠认为,在融资租赁业务拓展的过程中,专业化体现在对中心业务定位的坚持。
潘明忠谈道,今后专业化道路应该如何走,面临着内部、外部两方面的问题。从内部来讲,是对公司组织架构的调整。从外部来讲,是从一个对行业的专业化发展成对模式的专业化。
“专业化经营不等于简单经营,也不等于单一经营。专业化经营更多的是要创造一个专业的模式,一个能带来更多业务机会的经营模式。这个模式对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会形成长期的优势,同时又能掌控自己的风险。”西门子财务租赁有限公司总裁杨钢表示。
“我认为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融资租赁业务的专业化应该是相对的专业化,重点是选择几个行业同时精耕细作。”江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熊先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