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回应外商在华盈利下降 称已分享利润30年
商务部今日召开“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专题新闻发布会。2012年中国实际吸收外资金额1117.2亿美元,连续3年超过1000亿美元,比2007年高出49.4%;截至2013年4月底,中国累计实际吸收外资金额1.3亿美元。
商务部今日召开“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专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黄峰介绍,目前商务部正在研究推进行外商投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未来将进一步下放审批权,商务部正由“重事前审批”向“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以提高行政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对于目前外商在华盈利能力下降的问题回应称,外商在华盈利能力开始下降反应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外商企业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30年中,分享了发展带来的丰厚利润;二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总体增长速度也在放缓,外商盈利能力下降反应的是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三是中国市场的竞争环境正在逐步规范,国内企业的竞争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商务部回应外商企业在华盈利下降
姚坚同时强调,虽然外商企业在华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但中国仍是吸收外资的重要东道国。中国市场能否继续保持吸引力关键是能否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进展:一是市场准入能不能改善;二是法律法规是不是进一步健全;三是人力资源是否能有足够的供应;四是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五是知识产权的保护 电子信息的安全;六是外商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的情况。
2012年中国实际吸收外资金额1117.2亿美元,连续3年超过1000亿美元,比2007年高出49.4%;截至2013年4月底,中国累计实际吸收外资金额1.3亿美元。中国实际吸收外资在全球的排名位居第二位,已连续21年保持发展中国家首位。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称,2013年2、3、4连续3个月单月吸收外资保持正增长,1-4月份同比增长了1.21%,这在相当程度上证明了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和国际投资者对中国投资环境的认可。
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国际金融危机国际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持续发酵,投资保护主义逐渐抬头。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未来两年全球宏观经济环境仅略有改善或将出现恶化,外资复苏可能进一步放缓。中国吸收外资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告诉发展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稳定利用外资规模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是商务部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随着跨国企业进一步将其研发部门移近生产基地,中国将成为跨国企业在本土市场以外进行采购的首选地点。毕马威近期指出,中国仍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对多个行业而言都是最理想的投资地之一,将继续吸引全球制造业企业来华投资。
黄峰称,鼓励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是商务部下一步吸引外资的主要目标。目前,商务部正在研究制定和修改相关外商投资中心和设立总部的相关规定,鼓励跨国公司在中西部设立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以改变跨国总司地区总部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的现状。
中国吸收外资整体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
黄峰介绍,当前我国吸收外资工作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从国际看,全球投资资源的竞争愈加激烈,除发展中国家以外,包括美国、欧盟在内的发达经济体也出台了诸多面向全球投资者的引资优惠措施;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发展催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逐步深化,孕育着新一轮生产模式的大变革,有可能引发产业重新布局;
从国内看,我国吸收外资的总体环境和优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中国的引资有事逐渐从传统的低成本、高税收优惠向新的综合优势转化,包括规模不断扩大的国内市场、完善的产业配套、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法律制度等等。
此外,黄峰介绍,目前,商务部正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理顺职能,把工作重心调整到宏观层面,特别是完善法规、政策制订、督促指导上面来,减少对微观具体事物的管理,由“重事前审批”向“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提高行政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为外商投资营造公开透明的法律环境、高效便利的行政环境和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腾讯财经 王月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