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断探索金融扶贫有效方式

周芙蓉 | 2013-05-21 16:05 690

  新华社贵阳5月21日专电(记者周芙蓉)金融是经济活动的血液,在推进产业化扶贫过程中,国务院扶贫办通过改革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启动贫

  新华社贵阳5月21日专电(记者周芙蓉)金融是经济活动的血液,在推进产业化扶贫过程中,国务院扶贫办通过改革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启动贫困村互动资金试点、支持扶贫小额贷款发展、深化金融扶贫合作,不断探索金融扶贫的有效方式,解决贫困地区企业和群众贷款难问题。

  记者近日从在贵州召开的全国开发性金融扶贫研修班上了解到,2008年,国务院扶贫办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全面改革扶贫贷款贴息管理制度,5年来,扶贫贴息贷款安排了1800亿元,总量大幅增加;承贷机构多元化的局面基本形成;贷款结构进一步优化,2011年用于种养业和产业化项目的贷款占贷款总量的90%左右,比改革前提高了40到50个百分点。

  2006年以来,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为引导,以村民自愿缴纳一定数额的互助金为依托,以其他资金为补充的“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在有效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缺失,缓解农户发展资金短缺困难,激发农民自我发展、自主创业热情,培育贫困户的协作意识、诚信意识和市场意识,创新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基层民主建设与社区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12年底,全国累计1339个县、1.77万个村开展试点,资金总规模累计40.93亿元。

  2011年,国务院扶贫办积极协调财政部安排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2亿元,作为质押金从国家开发银行获得5亿元批发贷款授信额度,不仅解决了小额信贷项目的资金来源问题,还有效地解决了商业银行难以直接服务贫困农户的难题。截至2012年12月底,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项目覆盖全国14个省的6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累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49.2万笔、36.8亿元,总体还款率高达99%以上。目前,项目贷款余额为8.6亿元,有效贷款客户13万户,逾期30天以上的风险贷款率仅为0.23%。

  2006年以来,国务院扶贫办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合作,利用政策性银行优势,破解贫困地区金融缺失、扶贫龙头企业和贫困农户贷款难问题。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突出重点、不断深化,整合资源、密切合作的扶贫金融合作机制。截至2012年末,28个省(区、市)的50个项目得到支持,合同金额63亿元,批贷金额38亿元,放贷金额35亿元,对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贫困农户增收以及培育壮大扶贫龙头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王国良说,尽管不断进行探索,但总体看贫困地区金融服务严重滞后,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一是可贷资金总体规模仍然偏小。二是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审批程序较多,手续繁杂,导致农户和企业很难满足其条件。三是相关政策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新阶段的产业扶贫,完善和改进贫困地区金融服务仍是主要任务。

0
标签: 扶贫 国务院扶贫办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