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窥探门” 敲响大数据时代金融安全警钟

丁小希、孙天仁、黄发红 | 2013-05-17 11:19 398

彭博社记者利用数据终端偷窥用户信息的丑闻引发全球金融机构集体担忧,由于信息敏感,包括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加拿大央行和德国央行等全球几大央行开始与彭博社高层接触并对事件展开追查。

  彭博社记者利用数据终端偷窥用户信息的丑闻引发全球金融机构集体担忧,由于信息敏感,包括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加拿大央行和德国央行等全球几大央行开始与彭博社高层接触并对事件展开追查。该事件是美联社爆出美国政府对“记者电话监控”丑闻不久后的又一隐私侵犯事件,用户隐私在大数字时代的保护形势堪忧。

  彭博终端为30万客户提供金融市场数据

  据《华尔街日报》近日报道,高盛最近抱怨,彭博社记者对彭博终端用户在线信息的过度关注和解读已经带来信息安全担忧,因为某记者在高盛合伙人未登录彭博数据终端几周后,开始了解该合伙人是否已经离职。据CNBC新闻报道,彭博的一位前员工承认,自己因为兴趣阅读过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前财长盖特纳登录终端的使用情况,并表示彭博社了解此功能的新闻记者不在少数。美联储、美国财政部已开始与彭博接触,而彭博的重要用户白宫则拒绝对此事置评。彭博社目前已经至少收到了全球20多个关于“窥探门”事件的质询要求。

  彭博社新闻主编马修·温克勒5月13日一大早就公开在自家网站上承认彭博旗下记者确实利用其数据终端获得用户使用信息。他在文中致歉并发表声明称“这是个错误,并且是没有借口的。”

  作为全球最大的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彭博数据终端系统“彭博专业服务”能够为客户提供实时金融市场数据,以此作为金融市场分析和交易的参照。据悉,彭博的数据终端系统用户,涵盖华尔街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美财政部、美联储、欧洲央行、德国央行等全球许多央行和金融机构,以及一些投资银行和全球基金经理也通过该数据端获取信息。全球30多万用户每年为彭博社创造约79亿美元的收入。

  金融机构对彭博社的质询压力正在升级

  彭博社记者利用终端“偷窥”客户信息的丑闻引发全球金融机构质询。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的摩根大通公司5月16日要求彭博社提供近5年彭博社工作人员使用数据终端机的数字记录。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作为彭博的金融数据客户,摩根大通希望调查清楚,到底彭博社中有哪些员工获取了该银行的使用记录。

  目前摩根大通公司已正式向彭博社提出质询,要求对“记者所能获得的具体信息给予准确说明”。分析认为,摩根大通此举意味着,对彭博社的质询压力正在升级。一些银行正在密切关注摩根大通的行动。在此之前,英国央行称彭博社的做法“应该受到谴责”,而上个月发现彭博社“可疑行为”的高盛银行15日则表示,目前“已没有太大忧虑”。

  英国央行发言人5月14日表示,对机密信息的保护至关重要,目前英国央行正在与彭博社密切接触,还将与其他国家的央行就此事保持联络。德国央行也表态说,希望彭博社像所有信息提供商一样,做到完全保护机密信息。欧洲央行说,“欧洲央行对于央行管理层及雇员的信息产品使用情况的保密非常重视”。欧洲央行的专家正与彭博社专家保持紧密沟通。德国央行做了相似表态,并发表声明称,目前还没有发现员工与客户相关的信息被用于信息分析,他们正在调查相关情况并与彭博社取得了联系。

  全球互联网用户似乎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英国《金融时报》5月15日批评说,彭博社做了一件蠢事,它把公司、银行、官方机构对它的信任当做一种特权,为了报道需要,竟拿这种信任来冒险。像彭博社、谷歌、脸谱等成功的信息网络一定程度上都是依靠客户提供的信息赚钱。大家都试图“掠夺”这种特权。该报批评说,彭博社的成功让自己变得傲慢起来,其首席执行官丹·多克托洛在媒体再三质问下才表态认错。

  德国N—TV电视台在报道中指出,彭博社的数据泄露给金融行业拉响了警报,全世界的央行都做出了警觉的姿态。

  有分析指出,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网上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数据化”储存,其搜索习惯可以使广告商有针对性地推送广告,用户信息也可能成为许多网站提高商业服务的重要资源。纽约市长今年3月在接受采访时说,也许有一天,纽约市民将全无隐私可言,因为全市将密布“监控器”。看来,无隐私危机似乎在各个领域上演,比如,彭博社记者窥探政府(美联储)工作人员的隐私,美国政府也可窥探美记者的隐私。互联网用户在越来越频繁的网络注册、交易和互动中,似乎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本报纽约、布鲁塞尔、柏林5月16日电 记者丁小希、孙天仁、黄发红)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包商银行接管组负责人就有关问题答《金融时报》记者问

2019-06-17 13:54
20664

工银租赁获评《金融时报》年度最佳金融租赁公司

2018-12-06 13:39
1474

央行金融时报:稳步推进互金和P2P整治工作

2018-07-31 17:36
12113

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负责人就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上行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

2018-03-23 09:27
6783

金融时报:中国放开金融管制进程受阻

2017-01-22 13:33
25891

【离岸资产规划】英国《金融时报》:中国养老市场未来商机无限

2015-04-16 15:59
969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