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年内推出
■CUBN记者 郭安丽 北京报道 5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副司长郭建伟在第113届广交会期间举办的“2013跨境人民币业务高峰论坛”
■CUBN记者 郭安丽 北京报道
5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副司长郭建伟在第113届广交会期间举办的“2013跨境人民币业务高峰论坛”上表示,央行今年准备推出新的业务,实现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当下,跨境人民币业务主要在企业项下进行。目前中国政策规定个人每年仅有等值5万美元的换汇额。分析人士指出,若能允许个人人民币跨境结算和开立外汇结算账户,有助于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对个体工商户而言是大利好。同时,个人境外刷卡消费可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
政策框架基本确立 义乌已首试
郭建伟指出,目前央行对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框架基本确立:按照先贸易后直接投资、再金融投资的思路,顺应市场需求、减少制度障碍、严格贸易真实性审核、采取市场化管理方式开辟了一条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新路。
具体方面,郭建伟表示,现在和今后所出台的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主要遵循六个方面的指导思想:一是首先服务于跨境企业的贸易活动;二是政策优先倾斜实体经济;三是顺应市场需求,紧密跟踪企业家在业务发展中的客观需求;四是清理政策障碍,使人民币在跨境使用当中更加便捷;五是严格保证交易的真实性;六是采取市场化的管理方式。
“个人跨境业务包括旅游、网上购物,以及个人小型外贸公司的贸易、收资、并购等业务,这些都可以考虑允许以人民币进行。”郭建伟表示,目前义乌已经在试点,进一步总结经验后就可以在全国推出。
据媒体报道,义乌的金融改革方案已经定稿,其中包括放宽人民币资本项目兑换政策限制,落实人民币结算、出口退税等政策,引导更多企业使用人民币作为进出口和转口贸易的支付手段,推动人民币成为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结算、投资货币。
早在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省份之一,广东省于2009年7月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2012年下半年开始,广东已经开始试点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允许内地居民以个人名义进行人民币汇款,而无需转换美元再汇款。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个人境外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推广,我国的金融行业将面临极大挑战。个人境外人民币结算后,对银联的信息终端、商户合作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考验中国金融机构的结算能力。
跨境贸易发展迅猛但结构失衡
伴随着国内经济与金融改革的加快、人民币汇率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形式不断升级、中国产业链的全球化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纵深推进等宏观条件的不断演进。招商银行副行长唐志宏在“2013跨境人民币论坛”上表示,这既使得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模式进一步深化,也使得中资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为企业提供全球化的跨境金融服务的趋势成为了必要和必然。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1万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854亿元。其中,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6992亿元、3047亿元、80亿元、774亿元。
自2009年7月我国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迅猛发展。2012年,全年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经常项目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达到2.94万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货物贸易的结算量达到了2.06万亿元,同比增长32%,占同期海关货物总额的8.4%,而三年前这一比例仅为1%。
截止到2012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已经与18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签署了总额达到1.6万亿元的双边本币结算协议。
“当前,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占外贸总额依然偏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张夏令指出,跨境贸易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贸易伙伴主要集中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其中香港超过一半,而美欧传统市场占比依然很低,欧盟27国合计使用人民币结算不足8%。
推动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
针对目前我国跨境人民币面临的困境,张夏令表示,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加大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中国企业在与外商谈判中拥有更多话语权。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则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希望银行等中资金融机构加快“走出去”步伐。当前,随着银行方面在加速人民币跨境结算平台搭建,招商银行副行长唐志宏在“2013跨境人民币论坛”上透露招商银行新加坡分行年内有望落地。
唐志宏表示,现在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矛盾,比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银行应当调整自身的经营战略,以更加开阔的全球化视野来支持社会融资结构的转型。
“随着企业走出去、人民币走出去进程的加快推进,中资金融机构将面对跟随企业走出去及由此带来的跨境服务网络和渠道的建设问题。”唐志宏表示,要想把握这些业务机会,中资金融机构应积极拓展多元化的跨境服务渠道。
唐志宏指出,除了积极寻求境外代理行合作之外,中资金融机构更要做好自身海外机构的布局,特别是与我国经济重合度较高、对于人民币接受意愿强烈的国家以及国际金融服务能力较强的地区,通过兼并收购或者设立分支机构的方式,不断扩大服务网络的覆盖范围。
招商银行在2005年就提出了国际化的经营战略,进行国际化经营布局,提供国际化的金融服务。其实早在1989年招行就成为了全国首家开办离岸业务的银行;2002年在香港设立分行、成为国内最早设立境外分行的股份制银行;2008年成功设立纽约分行,并收购了具有75年经营历史并在香港、澳门、开曼、洛杉矶拥有多家分支机构的全牌照银行——永隆银行;在香港,招行还注册成立了独资子公司“招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专营海外投行业务。
5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会议决定,稳步推出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提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方案。建立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制定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相关政策,出台扩大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范围方案。规范发展债券、股权、信托等投融资方式。分析人士认为,这些措施无疑为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和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