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外贸数据“虚高” 外管局新政难阻热钱流入

庞华玮 | 2013-05-13 10:30 1230

  “退税+通道费”致4月外贸数据“虚高”  外管局新政难阻热钱流入  资金或流入一线城市房产  5月8日,4月份最新外贸数据&ldqu

  “退税+通道费”致4月外贸数据“虚高”

  外管局新政难阻热钱流入

  资金或流入一线城市房产

  5月8日,4月份最新外贸数据“出炉”。继前两个季度进出口数据“异常”后,4月出口增速再度远超出市场预期。数据显示:外贸虚高情况在继续发酵,而借道出口“增长”,大量的热钱流入国内套利的迹象并没有停止。

  在此之前的两天,即5月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了《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是一份被业界认为明显“迟到”的文件。

  “在此之前,热钱已大量进入了,姗姗来迟的〈通知〉,对热钱流入或许有震慑作用,但很难真正抑制热钱的流入,也未必能改变扭曲的外贸现状。”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热钱专家黎友焕表示,而这些热钱部分流入了一线城市的房地产行业。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口径外汇占款增加1.24万亿元,央行外汇资产增加9433亿元。照此计算,今年外汇占款可能超过2008年的3.44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迟到”的新政效果持疑

  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大量热钱疯狂流入以获取套利。截至2013年5月,今年以来人民币已升值1.5%。5月8日,有消息称,如将国际贸易收支部分也纳入计算,今年一季度可能有高达1810亿美元的投机性资金流入中国。

  监管部门也意识到这一现象的严重性,在5月5日出台了监管热钱通过贸易渠道流入境内的《通知》。

  《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和进出口企业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从6月1日起,对商业银行结售汇启动综合头寸管理,对进出口企业货物贸易外汇收支实施严格监管,要求商业银行主动报告可疑交易并启动窗口指导,对违法外汇管理规定的银行和企业,将依法从重处罚。

  “《通知》一头抓银行,要求银行强化结售汇综合头寸和贷存比管理,并给银行外汇存贷款设了一个闸——设定了各银行当月结售汇综合头寸下限,从源头上掐住、总量上控制外汇资金;另一头抓外贸企业,未及时对异常资金流动情况做出解释的进出口企业将被降级。”一位资深银行业人士表示。

  对于希冀解决外贸虚高和热钱流入的新政,实际效果会如何呢?

  “许多违规的操作其实都是潜规则,商业银行和外贸企业早就知道。”黎友焕表示,“新规对热钱流入能起到震慑作用,但其中涉及各种利益,要真正抑制热钱的话,光靠一份文件很难做到。”

  他认为,从目前国外经济形势看,美欧日都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目前还没有收敛,热钱流入我国的趋势还没有扭转的条件,特别是利差和汇差形成的套利空间很现实。

  “热钱流入中国,即使趴在国内银行不作任何投资,就凭利差和汇差就算出来的获利比率就是当前投资工业利润不可超越的获利空间,这种条件没有变化的话,热钱流入的趋势也很难改变。”黎友焕说。

  目前的情况是,中美利差(即中美两国的银行基准存款利率之差)已经扩大到1.5%,而人民币仍在升值中。今年年初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汇率在6.29左右,目前为6.19,截至5月8日,人民币升值了1.5%。

  上述外贸企业的人士认为,未来的进出口表现可能回归更加正常的水平,但由于利益的驱驶,很难完全改变热钱借外贸通道违规流入的问题。

  外贸增长被夸大

  5月8日,海关总署公布的4月数据显示,中国继续外贸“高速增长”。该月进出口总值2.23万亿元人民币(折合3559.6亿美元),增长15.7%。其中:出口增长14.7%;进口增长16.8%;贸易顺差折合181.6亿美元,收窄1.7%。事实上,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的外贸增速明显高于亚洲其他经济体。

  据悉,一批价值400美元的货物,在完成一圈出口转进口的报关过程后,进出口贸易数据就能增加800美元。

  以往,中国的贸易增速与亚洲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增速大致差不多:从2009年1月至2012 年8月的近三年内,中国的出口增速仅高于亚洲新兴经济体4个百分点。然而在过去的两个季度中,两者的差距扩大到了11.3 个百分点。

  因为两个季度以来的进出口诡异增长数据,业界越来越多地开始讨论一个问题:中国的进出口数据是否真实?

  业界的答案是否定的。

  在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多数的贸易增长主要来自于广东/深圳与香港之间的往来贸易,这一部分贡献了出口增量的53%,而广东的出口总量也大大高于港口吞吐量数据。

  澳新银行的分析报告指出,分解中国的出口数据可以发现,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对香港的出口明显增长迅速。如果将对香港的出口排除,在3月份,中国的出口增速事实上为负数。在2013 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出口增长了18.4%。但如果排除香港,中国的出口增速仅为9.2%。在2012 年同期,中国出口增长了7.9%,但除香港外的出口增速为5.8%。

  香港的数据也显示,香港和内地的跨境贸易显得越来越重要。自内地进口并转口的贸易数量开始大量增加。更加重要的是,在这些转口贸易中,有相当一部分又流回中国内地。在2012年,42%的香港再出口流向中国内地,而在2006年,其比例为30%。从增速来看,内地-香港-内地(或者可被称为中国的“再进口”)在今年3 月的增速为27%。这与内地对香港出口的增速大幅反弹互为印证。

  综上所述,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出口商可能虚报了出口数据,最终导致了中国出口的大幅“增长”。而借助这个出口大幅“增长”的渠道,热钱大量涌入国内,赌人民币升值。

  哪里限购,热钱就涌向哪里

  那么,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

  “官方的外贸数据有很多水分,我们自己做外贸,因为外围需求疲软,人民币升值,大家的订单少,价格低,根本没有觉得出口有好转。”深圳某家具出口企业的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现在很多外贸出口是‘香港一日游’和‘保税区一日游’。”

  所谓的“香港一日游”和“保税区一日游”,被外贸企业统称为货物“一日游”,是出口复进口的俗称,即企业将保税料件加工的产品,结转至另一直属或属海关内的加工企业加工后复出口的经营活动。而“保税区一日游”比过去的“香港一日游”更为方便,出口企业将货物拉到保税区,不用离境,再拉回内地,一日之内便可完成,节省大量搬运和运输成本。

  上述外贸人士介绍,企业热衷于“一日游”生意,源于一方面可以通过做高售价,骗取更多的国家出口退税;另一方面帮助资金跨境流动,也会收取几个点不等的费用。比如,5元成本的货物出口,以1元的价格卖给客户,看起来是亏本的,但在报关时虚构价格为100元,这样就能拿到17元的退税,企业稳赚12元。此外,这些虚高资金还可以让海外热钱借道进入内地,赚取费用。

  黎友焕也指出:“货物‘一日游’对地方政府部门来说有利可图,中央要让地方政府部门出台措施防范就是笑话了。地方政府都有保增长指标的军令状,每年保出口增长的压力很大,在出口萧条无法保证的情况下,数据作假也是一种方式。”

  除“一日游”带进热钱外,外贸企业还流行着许多方式,比如多收、提前收款、少付或延迟支付等。

  黎友焕和澳新银行的分析师刘利刚都认为,国家的出口退税导向政策不改变,那《通知》的实际执行效果也会打折扣。“需要改革目前的外贸和外资政策,中国的外贸政策核心仍然是鼓励出口,过度青睐外资的政策取向已经显得过时了。”刘利刚指出。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此前也表示,一些企业通过货物的出口带来资金的流入,出现套取内地与香港人民币利差这种现象。

  “几乎所有我们接触的企业都承认因预期人民币进一步升值正在进行某种形式的套利活动。我们认为这将中国的外贸增长数据扩大了3~8个基点。”法兴银行的研究报告指出。银行或许也在热钱流入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过去一段时间,银行的外汇贷款增加很多,外汇存款没怎么增加,这加大了外汇资金的流入。

  而黎友焕介绍,目前不少银行开设“内保外贷”业务,有的甚至将之设计为理财产品揽储,而企业则可以套取两地利率和汇率价差,这种情况历来已久,而且在近年来境内外利差扩大背景下,这种业务可以说是如火如荼。

  那么大量的热钱进来后,究竟到哪里去了呢?“根据我们课题组的跟踪结果,一季度热钱流进的依旧是一线城市的房地产。”黎友焕表示,国五条出台后,热钱极度关注国内房地产走势,但情况表明,房地产绑架了地方财政和地方政府的理性决策,绝大部分地方政府利用政府行为的“惰性”特征化解了国五条的强制性效果,于是热钱继续从房地产投机中获利。

0
标签: 热钱 外管局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