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新增贷款激增力避增加呆坏账
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发布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侧面印证了这一情况,数据显示,1月末其增幅环比下降2.38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数据说,1月份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1.62万亿元人民币,再创历史新高。
分析人士认为,年初信贷的高速增长无疑将为全年的经济增长提供强劲资金支持,但未来的具体效果仍有待观察。
“新增贷款1.62万亿元有些超乎市场预期,这么高的量在中国月度新增贷款历史上还不曾有过。”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自去年12月份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超过7700亿元后,中国的信贷快速增长开始引起经济界关注。
今年以来,信贷飙升的势头并未停止。就在1月份的前20天,全国人民币新增贷款就已超过9000亿元。此后市场不断传出1月份新增信贷破万亿的信息。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认为,无论就总量上来说,还是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年初大规模的贷款增长,对全年的经济增长无疑将提供强劲资金支持。
她表示,中国的银行系统能够如此迅速回应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并大规模调动资金配套财政投入,显示了金融体系调整的弹性,也显示了经济体系调整的弹性。
相比美国、欧盟的金融体系几近瘫痪的局面,快速增长的信贷数据无疑体现出了中国金融系统在恢复经济增长中的活力。分析师们认为,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是走出这一轮经济困境的重要保证。
就在关注信贷规模扩大的同时,不少经济学家也注意到了信贷结构发生的变化。
专家指出,1月份新增的人民币贷款中,一方面大量投向铁路、公路、基础设施等项目,中小企业融资金额并不大;另一方面,与以往相比,票据融资占比明显增加。
“资金未必完全进入了实体经济,因此信贷高增对经济支持的后续效果仍有待观察。”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的分析也认为,今年1月份信贷激增的主要原因还是由银行落实4万亿元投资计划、配合政府项目投资导致,这样信贷资会更多地进入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对于私人贷款,银行依然十分谨慎。
中国工商银行此前发布的报告指出,1月份工行各项贷款增加1171亿元,其中693亿元投入电网、铁路、核电、公路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大项目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例近六成。
“就全国来说,虽然没有更详细的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贷款主要进入到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中去。换言之,目前的信贷仍主要投向大中型国有企业,给中小企业的并不多。”连平说。
“这说明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仍在进一步降低,因此信贷激增的未来效果还有待观察。”刘煜辉说。
不过,连平认为,随着一系列基础设施等大项目的实施,其对下游产业和中小项目的带动效应必然会显现出来,一段时间后,中小企业融资比例或将有所上升。
银行突发式的大规模增加信贷,引发人们对银行呆坏账是否会增加的担忧。
“这种主要配套政府项目的信贷有极大的政策性因素。对项目的审核、风险的评估,收益和还贷能力的分析,以及是否严格的操作,是否会带来不良资产率的上升,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左晓蕾说。
连平认为,从全年各银行放贷规律看,年初时银行会对信贷项目“跑马圈地”,抢着把贷款投放到质量较优、风险较低的项目中,因此短期来看不良贷款上升的可能性很小。
“但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资金在进入重大项目的同时,能否在未来真正带动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连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