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家财险公司去年净利增幅近15%

冷翠华 | 2013-05-02 18:00 1244

  截至4月30日,除华泰保险、安华农业保险等4家公司外,43家财产保险公司发布了2012年年报。统计显示,43家财险公司去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933.1亿

  截至4月30日,除华泰保险、安华农业保险等4家公司外,43家财产保险公司发布了2012年年报。统计显示,43家财险公司去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933.1亿元,同比增长14.9%;实现净利润218.1亿元,同比增长14.34%。尽管部分中小险企实现较大业绩增幅,但难上演“逆袭”大戏,行业延续强者恒强格局。

  强者恒强延续——

  前十大公司占行业份额九成

  《证券日报》保险周刊记者统计显示,2012年,财产保险市场的强者恒强格局并未改变,前十大公司的保费收入、净利润收入在全行业中的占比均在九成以上。

  在保费收入方面,2012年保险业务收入排名前十的公司共计收入4469.8亿元,同比增长14.6%,行业占比达91%,与2011年基本持平。前十强门槛有所提高,由2011年的52.9亿元升至2012年的58.2亿元。

  从具体公司的保费收入看,前十大公司几无变化,2011年、2012年的前五名均为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国寿产险、大地保险。五强公司2012年分别实现保费收入1934.87亿元、988.16亿元、696.97亿元、235.49亿元、179.4亿元。保费收入十强险企中,2011年保费收入排名第11的华安保险凭借17.86%的保费增速升至2012年的第十位,实现保费收入58.2亿元。

  2011年排名第九的太平保险2012年保费收入上升1位,排在第八,实现保费收入78.11亿元;2011年排名第八的永安保险名次下跌1位至第九,实现保费收入70.53亿元;2011年排名第十的永诚保险则被挤出“十强”,排名跌至第12位。

  就保费增速而言,十强公司中有6家公司低于14.9%的全行业保费平均增速,4家公司高于该水平。其中,增速最快的是国寿财险,达43.55%,其次是太平财险,为34.52%;增速最低的是天安财险,为3.96%,次低为永安保险,为7.77%。

  在净利润方面,2012年实现净利润规模排名前十的公司共盈利208.2亿元,行业占比达95.45%,同比增长11.22%。与保费收入门槛提高相反,2012年净利润十强公司门槛由2011年的2.53亿元降至1.95亿元。

  从具体公司的净利润看,前五大公司排名未变,2011年、2012年均为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大地保险、阳光财险。五强公司2012年分别盈利104.05亿元、46.35亿元、26.59亿元、7.08亿元、6.78亿元。变化比较明显的是中银保险,其2012年实现净利润3.86亿元,增幅高达795.77%;都邦财险2012年盈利2.13亿元,排名从2011年的第24位升至2012年的第12位。

  就净利润增速而言,利润规模十强公司平均增速达7.9%,低于9.75%的全行业平均增速,多家公司甚至出现负增长。其中,太保产险同比增长-29.42%,阳光农业互助同比增长-14.65%,国寿产险同比增长-10.91%,平安产险同比增长-7.49%,大地保险同比增长-4.32%。中银保险净利润同比增长795.8%,在前十大公司中名列第一。此外,阳光财险净利润同比增长9.98%。

  中小险企反击——

  增幅狂飙却难“逆袭”

  尽管行业延续强者恒强格局,但中小险企使出股东优势、区域优势、产品优势、投资收益优势等“十八般武艺”,力图布局全国,有序扩张。

  在保费增速排名中,增速较高的大多是中小险企。其中,2011年11月成立的长江财险去年保费收入1.15亿元,同比锐增64342%,增幅排名第一;实现净利润1168万元,同比增长187%,增幅排名第九。众诚保险去年实现保费收入2.58亿元,同比增长978.73%,增幅排名第二;实现净利润-5808万元,同比增长-44.74%。中航安盟保险去年实现保费收入7.37亿元,同比增长474.8%,增幅排名第三。锦泰保险去年保费收入4.92亿元,同比增219.8%,排名第四。英大泰和去年实现保费收入51.85亿元,同比增67.21%,排名第五。

  记者发现,不少中小财险公司的保费锐增得益于大股东的支持。比如,中国国电集团将2012年保险项目通过共保方式,分别由长江财险和永诚财险承保,其中,长江财险承保金额约9153.35万元。再如,英大泰和2012年度向国家电网系统内各单位销售保险取得的保费收入为22.22亿元,占当年保险业务收入的42.86%。

  在净利润增速方面,同样是中小险企的增幅巨大。都邦财险、安诚保险、太阳联合、中银保险和美亚保险占据前五名,分别达8870%、1274.6%、847.74%、795.8%和760.6%。都邦保险净利润大增得益于包括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等在内的投资收益大增,2012年其投资收益达1.24亿元,同比增长266%,投资收益占净利润的比重达58%。太阳联合、美亚保险净利大增则缘于业绩扭亏为盈。

  业内人士分析,总体来看,中小财险公司去年业绩并不理想,部分公司因大股东关联交易等原因实现业绩“逆袭”并不具备普遍意义,难以撼动一线军团的江湖地位,行业强者恒强的格局将延续。

  竞争仍将加剧——

  首尾保费差2500多倍

  尽管市场总体格局未明显变化,但一线军团内部初现分化迹象,二三线险企分化则明显提速。

  财险企业分化趋势明显。在保费方面,43家公司的保费收入规模最大的是人保财险,逼近2000亿元,最少的爱和谊日生同和(中国),仅7650万元,二者相差2500多倍;21家公司保费增速低于全行业增速,其中,8家公司为负增长,劳合社(中国)跌幅最大,为43.1%。

  在净利润方面,43家公司中,去年亏损的有10家,亏损最多的是利宝保险,亏损额为1.55亿元;18家公司利润负增长,跌幅最大的是爱和谊日生同和(中国),由2011年盈利33万元变为去年亏损1222万元,跌幅为3800%。

  一线军团中,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大地保险、阳光财险相对强势,中银保险、英大泰和则显露出崛起之势。大股东优势、行业优势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前者的大股东是中国银行,成立于2005年,去年实现保费收入41.76亿元,同比大增42.64%;后者的大股东是国家电网,成立于2008年,目标是成为电力行业保险专家、保险行业电力专家。

  中小险企的分化更为明显。排在25名以后的财险公司保费收入均未突破10亿元,但内部保费规模差距较大。比如,排名第27位的利宝保险去年实现保费收入7.16亿元,是保费收入最少的爱和谊日生同和(中国)的9倍。再如,保费收入最少的17家公司中,4家公司保费收入在5亿元以上,11家公司收入在1亿元以上5亿元以下,2家公司收入未到1亿元。

  中金公司认为,财险市场自2008年底以来供不应求的关系自2011年下半年已经开始发生逆转。从需求端看,今年新车销售仍将维持个位数增幅。保费收入占比超过70%的车险业务短期内恐难有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在宏观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企业投资活动仍在低位徘徊,非车险市场需求亦受到限制。此外,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将导致保险责任扩大但费率下调;交强险对外资放开则意味着外资将能够全面进军中国车险市场。这将加剧财险市场竞争,推动承保盈利周期加速下滑。

  业内人士称,不少外资险企属于中小型公司,其对车险业务市场份额的争夺无疑将加剧整个车险行业的竞争。可以预见,未来价格战或更惨烈,行业竞争将白热化。

0
标签: 财险 安华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