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福建外贸“升级版”

2013-05-02 16:15 1117

  当前,福建省外贸增速虽有所放缓,但外贸总体规模仍在持续增长,外贸体量的增加大幅提升了福建省的综合实力。2012年,全省外贸进出口1559.3亿

  当前,福建省外贸增速虽有所放缓,但外贸总体规模仍在持续增长,外贸体量的增加大幅提升了福建省的综合实力。2012年,全省外贸进出口1559.3亿美元,同比增长8.6%,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78.4亿美元,同比增长5.4%,进口580.9亿美元,同比增长14.6%;进出口、出口、进口继续保持全国第7、6、8位。

  我国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中低端,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这表明转变福建省外贸发展方式仍存在较大潜力。中央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构想,对福建省外贸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福建外贸走到今天,增长中潜伏着风险,成就中积累着矛盾,不转型升级举步维艰。因此,如何打造福建外贸“升级版”成为紧迫课题。

  打造外贸“升级版”重在凝聚共识

  就福建省外贸发展现状来看,打造“升级版”既有良好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和不利因素。

  挑战主要来自3个方面:一是国际竞争加剧的挑战。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供应结构和需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调整经济结构的巨大压力。这种趋势势必压缩我国外贸空间,加剧竞争的压力。二是国内要素价格上升的挑战。多年来,福建省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土地、资源、环境等生产成本优势上。近年来,这些要素优势已逐步弱化,不仅难以支撑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且日益成为原有发展方式的强硬约束。三是自身基础和素质的挑战。就福建省外贸总体发展水平而言,离“三自三高”的要求差距甚远,外贸企业的竞争意识、品牌意识、营销意识淡薄,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型所形成的“倒逼机制”,化解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现实需要,对推动福建省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这里不禁使笔者想起“布里丹毛驴效应”。布里丹是一位法国哲学家,他养了一头毛驴,每天他都要向附近的农民买一堆草料喂食毛驴。有一天,送草的农民出于对哲学家的景仰,额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边。这时,毛驴站在两堆数量、质量和与它的距离貌似相同的干草之间,为难坏了,一会儿考虑数量,一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分析颜色,一会儿分析新鲜度,始终无法决定吃哪一堆干草。于是,这头可怜的毛驴就站在原地,在无所适从中被活活饿死。“布里丹毛驴效应”说明,持续多年的福建省外贸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在这样一个时期,稍有徘徊、犹豫都会与战略机遇失之交臂。增强危机感,加强主动性,努力打造福建外贸“升级版”重在形成共识,重在加紧行动。

  打造外贸“升级版”难在转型升级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需耗萎缩、竞争日趋激烈的趋势难以改变,劳动力、资源两大传统红利减弱带来企业经营成本增加的趋势难以改变,这对福建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明显倒逼机制。怎样才能转得对、转得好?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深入研究国内外经济发展大趋势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立足点”、“四个着力”和“五个更加”的要求。这些要求是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展开和深化,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打造外贸“升级版”需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摆脱追求规模扩张和外延式增长模式,积极探索稳步扩大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福建省外贸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全省年出口总额10亿美元的外资企业仅有4家;高新技术产品占全省出口比重不到1/5,年平均增长2%;缺少新的加工贸易项目特别是大型项目的引进。面对这种情况,福建省外贸发展转型升级,一方面,要继续做大做足量增长的文章,着力培育壮大一批跨省区、跨行业经营的出口实绩超亿美元、超10亿美元的外贸企业;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发挥厦门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作用,扩大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以及商贸、软件、文化和信息服务等优势产业的出口,拓展金融、保险、通信、咨询、专利等新领域;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片面追求量的扩张和增长的倾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二是摒弃产品同质化发展模式,加大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步伐。福建省传统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生产工序较为简单,产品价值链较短。由于门槛较低,产业内部存在着大量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生产者在某一特定区域集中,必然带来异常激烈的竞争。要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要延长产品价值链,实现传统产业集群的垂直整合。以区域内某些特定产品为核心,集聚和整合该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基于该产品的价值链上某一个或几个价值环节的协作,并依托区域内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组织及协会,实现产业集群价值链垂直方向的有效整合,并根据自身的特点,逐步走向高端市场;另一方面,要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现产业集群的创新整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让企业真正成为“三个主体”,即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要通过大力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创新精神,形成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通过优化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在产业集群内形成纵向分工链条,并对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欲望的企业给予积极的政策扶持等。

  三是摆脱对传统市场的过度依赖,加大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要在保持传统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新兴市场,拓展福建省出口产品的市场深度,将是今后较长时期促进福建省外贸持续稳步增长的重要指向。要通过量的叠加拓展市场深度,针对福建省出口市场高度集中在欧美日等国家的状况,在巩固发达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展会的平台作用,鼓励和支持更多的企业“走出去”,提高参加各类综合和专业展会的数量和效益,加大对拉美、中东、南非、东欧、东盟等新兴市场的开拓,扩大建材、工程机械、电子及家电等高附加值产品对新兴市场的出口。

  打造外贸“升级版”成在真抓实干

  打造福建省外贸“升级版”,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既是一场深刻的经济变革,又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观念变革。

  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金融危机爆发后,表面上看是对外贸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传统外贸发展方式的冲击,也是对传统思维方式的冲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符合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前提。要把思想从注重数量增长转变到注重质量和效益提高上来,从促进发展主要依靠外生动力转变到依靠内生动力提升上来,从注重积累式、渐进式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跨跃发展上来,从发展中注重物的因素、忽视人的因素转变到注重各种因素最佳组合,尤其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上来。

  其次,要发挥政策的聚合效益。政策是加快外贸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加快完善有利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环境。要稳定财政对外贸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外贸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群聚集,支持新产品的开发,支持公共平台建设。要完善金融政策,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扩大保单融资规模,多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题。要建立和完善应对贸易壁垒、防范贸易风险机制,增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

  再次,要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福建省外贸“升级版”,主体是企业,政府是关键。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牢固树立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理念,在发挥政策支持力度的同时,要切实加强引导和服务工作,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优化硬环境,改善软环境,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模式,特别要注重引导企业增强发展信心,努力克服困难、开拓市场,不断激发企业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不断提升福建省外向型经济的整体水平。

0
标签: 外贸 福建省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