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衍生品竞争新时代 中金所四产品突围
但这并非中金所一家在动作,大商所、郑商所、上期所以及上交所,都已经启动了期权产品的推动进程。其中,前三者都是针对商品期货的期权,而将与中金所的股指期权直接在权益类期权产品展开竞争的将是上交所的个股期权。
本报记者 杨颖桦
实习记者 韩祎 北京报道
在成立了近七年之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中金所”)开始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压力。
这来源于金融衍生品领域的新竞争格局。事实上,在三年前推出股指期货之后,中金所一直在筹备着新产品,根据记者从中金所获得的新产品规划显示,这将涉及到四个部分:国债期货、股指期权、第二指数期货合约和外汇期货。
目前看来,最快到来的应是国债期货,股指期权也随着全面内测渐行渐进,第二指数期货有期指产品的基础,推进也应较为顺利。而相对于前三者“推出”的表态,中金所对于外汇期货的口径则是“积极备战”,而外汇期货也面临着与外汇市场发展格局相协调推进的节奏问题,或会来得更晚一些。
国债期货“读秒”
目前,国债期货的仿真交易已运行超过一年时间,对于其真正开放,各方表态皆是万事俱备,进入读秒。
中金所在国债期货上的重视从一个细节中可见一斑。
去年,五大交易所首次启动社会公开招聘副总经理,而中金所最后选择的是有着国开行、中再资产和中再保从业经验的戎志平,将其聘任为战略规划与产品研发副总经理。而戎志平为市场所熟悉的,正是其对于国债期货的学术研究经验。
事实上,眼下国债期货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作为国债现券持有大头的银行能否直接参与、以何种方式参与。这点如何顺利解决,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国债期货的未来运行情况。
但监管层上一次对于国债期货的表态是在4月3日。当时,市面流传出监管层领导已经签字通过国债期货方案的消息,随即,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回应指出,国债期货正在积极推进,侧面否认了该传言。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困扰或已经显示出了解决的方向。
证监会在2月底发布了《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办法》及《关于期货公司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标准的规定》,并自2013年7月1日起实施。在这次修改中出现了一个关键指标的修改,期货公司经营境内经纪业务需按客户境内权益总额(保证金存量)的一定比例计算风险资本准备金,其原基准比例为6%,修改为4%。
“这是监管层为期货公司与银行等其他机构合作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打开空间。”一位北京期货公司负责人对记者指出。
内外竞争
国债期货将成为中金所独家的重磅产品已无悬念,在期权和外汇期货上,却将会出现国内各家交易所分食的情况。
对于中金所而言,股指期权产品已经到达了重要的全体会员测试阶段。自去年8月起,中金所便对首批20余家会员单位启动首轮内测,在4月初,中金所向会员单位下发《关于开展会员股指期权业务测试的通知》,面向全体会员测试。根据此前公布的仿真交易征求意见稿显示,中金所股指期权的标的为沪深300指数。
但这并非中金所一家在动作,大商所、郑商所、上期所以及上交所,都已经启动了期权产品的推动进程。
其中,前三者都是针对商品期货的期权,而将与中金所的股指期权直接在权益类期权产品展开竞争的将是上交所的个股期权。
上交所对个股期权研究已推进良久。去年6月份,上交所就启动了个股期权的模拟交易,主要交易标的是工商银行(601398.SH)和上证50ETF。而在此前,上交所已经就包括ETF和大型蓝筹股在内的主要标的进行了产品开发研究,此外交易技术系统、运作规则、风控等也正在研究推进。
而在第二指数期货和外汇期货上,中金所要面临的则不仅是国内的竞争者。
有接近中金所人士指出,全球交易所在产品发展历程中,抢推他国产品可谓常态。对于国内的金融衍生品资源,部分已被抢占先机,新加坡交易所于2006年上市A50指数期货,境外五家交易所已经推出7款人民币外汇期货产品。
上市机制急需改革
事实上,中金所的四大新产品线目标,早已定下。早在2011年股指期货推出一周年之际,时任中金所总经理朱玉辰在两会期间面对本报记者时,就指出中金所孕育的新产品方向包括权益类的指数期货、期权,利率类的国债期货以及外汇类产品等。
而从中金所频繁招揽人才为新产品储备力量来看,从技术等层面,推出新产品也已经有了基础,比如在4月初,中金所就再度公开招聘人才,涵盖国债期货、股指期权和外汇期货等三大方向。
然而,时至今日,中金所也只拥有沪深300股指期货这一个产品。
寻究背后的原因,这或与我国目前的金融期货产品上市审批机制有关。
虽然,现有《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并未要求新品种上市由国务院最后批准,但在实际审批过程中,每一个期货新品种上市都要在征求国务院相关部门意见后,报国务院最后同意。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孙南申此前就提出,眼下改革的条件已经成熟,其建议国务院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期货新品种上市的相关规则,提高期货品种上市审批行政效率。
作者:杨颖桦 韩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