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启动资产负债“纠错”
在当下金融行业,没有比保险业更关注资产与负债的匹配了。这样的竞争给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带来了过多压力,有的保险公司对投资收益寄予不切实际的期望,在资金运作上盲目追求高风险投资,甚至存在投机心理。
在当下金融行业,没有比保险业更关注资产与负债的匹配了。事实上,资产负债的错配已经成为保监会关注的重心。然而,在资本市场整体不成熟的情况下,面对错配保险行业只能空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慨。
巨额错配
近日,保监会宣布正式成立保险资产负债匹配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启动保险资产负债匹配监管工作。从官方解读来看,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构建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框架,制定相关监管制度,推动保险机构建立健全资产负债管理机制;协调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职能,建立保监会有关部门间的沟通协商机制;拟定保险资产负债管理风险分析框架,建立定期风险分析机制,防范资产负债错配风险;评审涉及行业资产负债管理监管的重大议题。
根据北美精算协会的定义,保险的资产负债管理是一种保证在决策时同时考虑资产和负债两方面因素的管理实践。资产负债管理可以增加保险公司到期履行保险义务的信心,而许多新型保险产品对利率比较敏感,客观上也要求保险公司加大对资产负债管理的力度。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郝演苏告诉新金融记者,由于财险行业的负债多为短期,因此,保险行业的资产负债错配主要发生在寿险领域。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单是人寿保险业务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方面,15年以上的资产负债缺口近20225亿元。其中,传统险约8814亿元,分红险约8161亿元,万能险约3250亿元。长期来看,错配的风险可能不断加大。
华创证券分析师高利撰文认为,与其他金融机构不同,寿险公司是长期负债经营管理者,其负债主要由用于日后给付保险合同准备金,对收益率匹配管理的要求更高。因此,保险公司需要对资产与负债进行整体协调与动态匹配,一旦二者处于严重错配状态,会给保险公司造成巨大风险。
从国际保险业的发展历程来看,由于利率波动性加大,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北美的寿险公司率先涉足资产负债管理。实际上,保险公司因为资产负债管理落后而陷入经营困境的情况屡见不鲜,例如,1991年至2000年间,日本就有5家寿险公司因资产负债不匹配破产,美国一般人寿保险公司也是因资产负债不匹配而被迫退出市场。尽管存在着宏观经济衰退、资本市场下滑和利率震荡等冲击,但造成其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资产方和负债方在安全性、利率敏感度、流动性等方面的错位。
多重因素
美国CAS保险精算公司合伙人张明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的匹配主要表现在久期和现金流的匹配上,而国内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错配则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首先,保险机构资产负债管理的理念尚未形成,资产管理部门很少参与到保险产品的设计、定价中。
“1999年之前中国人寿推出一些预定利率在9%左右的传统终身险种,当然这跟同期10.98%的银行存款利率相比,并不
高。但是随后,中央银行在2000年后先后多次下调利率,中国人寿出现巨额利差损,这样的资产负债错配就是由于在产品设计中对精算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的。国内保险公司的高层领导尤其是投资部门主管很少有精算出身,这种现象在国外是很少见的。负责定价的精算部门与资产管理投资部门之间没有形成紧密联系,就会容易出现资产负债错配。”
来自于保险行业自身的第二个因素在于目前我国寿险业的资产负债匹配仍以负债驱动为主。在普遍追求市场份额的竞争模式下,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市场90%以上都是对收益率要求比较高的分红险、万能险等险种,这些产品面临的竞争不仅来自同业,还有银行理财等其他投资产品。”张明说道。
这样的竞争给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带来了过多压力,有的保险公司对投资收益寄予不切实际的期望,在资金运作上盲目追求高风险投资,甚至存在投机心理。
张明认为,第三个因素——外围环境是造成保险公司资产负债错配最主要的原因。国内资本市场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投资工具受限制,让保险公司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奈,而这样的困境却不是保监会一己之力所能解决的。
“以美国为例,美国寿险公司常用的投资工具包括债券——国债、市政债、企业债,债券期限长达30年,能够匹配保险资金长期配置的需要,在证券化产品方面,包括以学生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贷款等为基础资产的ABS和MBS。在股票市场投资方面,更偏好于优先股。”张明认为,国内债券市场品种匮乏,资产证券化也是刚刚起步,保险机构很难做到资产和负债的基本匹配。
郝演苏也认为,保险投资外围环境无法在短期内得以改善,“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就是近两年香港保险业推出人民币计价的产品,不少内地人纷纷涌入香港购买,原因在于大家对香港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股市更有信心。监管层需要顶层设计来重新架构中国的资本市场,人们对股市重拾信心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保险公司资产负债错配的现象还将持续。”
此外,高利认为,从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计量的技术角度来看,“中国版”的保险资产和负债计量准则有可能导致资产和负债会出现不同步甚至反向变化,掩盖了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的真实情况;旧会计准则时期只需关注收益率曲线对保险增量资产负债的影响,新会计准则和2号解释实施后,存量资产会随当期收益率曲线波动,负债则随滞后经平滑后的收益率曲线波动,情形更加复杂。
多管齐下
事实上,保监会之前的一系列投资新政举动不仅仅是单纯提高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也意在为资产负债错配寻找出路。以增加保险公司的长期投资渠道为例,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曾经在多个场合表示,要引导保险资金在风险可控、收益合理、依法合规的前提下,以债券、股权等方式投资基础设施项目。
近日,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大量以债权计划形式参与地方性基础设施融资的保险资金,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新兴融资渠道之一,我们公司这两年参与了不少项目。”由于不少地方基础设施融资多是在地方融资平台上进行,而融资平台的风险集聚也让不少人担心保险资金的安全性。郝演苏认为,保险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大项目融资需要监管层审核,而且比例有所控制,因此风险可控。
不过,债权投资计划毕竟在保险公司的资产配置中占据很少比例,在资本市场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要想解决保险行业的资产负债错配难题,更具有可行性的是从自身开始做起。由于在具体操作中,资产负债管理贯穿寿险经营的全过程,涵盖了保险产品设计、准备金提取、投资策略、再保险安排、流动性管理等多个环节,张明认为,保险公司应该培养资产负债匹配的理念,从保险产品的设计、定价开始,与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策略有更多互动。
事实上,在保监会的未来监管框架下,出台资产负债管理的相关制度,逐步将资产负债管理机制引入到公司治理结构、保险产品、资金运用等监管环节中,也是在推动保险公司从自身管理入手解决错配难题。
而对于监管层来说,摸清行业的资产管理现状,为建立和完善资产负债匹配的监管体系打好基础工作,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对于“委员会”的具体职责,郝演苏认为,应该是提出一些具有导向性的框架和指引,而具体的工作应该由保险公司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判断。
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推动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和会计计量准则向国际标准靠齐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保险公司的错配。高利认为,国际会计准则和欧盟偿付能力Ⅱ演进的方向都是通过推动保险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计量,从而强化会计利润和偿付能力对资产负债匹配的敏感度,即资产负债错配的程度越严重,会计利润波动越大,偿付能力资本要求越高。
3月底,保监会发布《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整体框架(征求意见稿)》,向各家保险公司征求意见,在监管的三大支柱中第一支柱——定量资本下,要求资产的评估原则应与负债的评估原则尽可能一致,减少由于评估原则的不一致而导致的资产负债不匹配问题,同时强调资产负债评估的动态性,及时、恰当地反映出保险公司资产和负债在市场环境中所面临的实际风险状态及其变动。
这样的竞争给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带来了过多压力,有的保险公司对投资收益寄予不切实际的期望,在资金运作上盲目追求高风险投资,甚至存在投机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