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融降门槛券商争提规模 融资独大中金国都无券可融
融资融券市场的准入门槛有望大幅降低。上述信达证券负责人也称,今年以来,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贡献的息费收入占传统经纪业务收入比重已超过6%。前述信达证券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融资融券的规模,相比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美国等地区还有较大差距。
本报记者 晓晴 广州报道
融资融券市场的准入门槛有望大幅降低。
此前,管理层通过窗口指导方式,要求开设信用账户的投资者资产规模不得低于50万元并需开户交易18个月以上。在窗口指导取消之后,投资者的准入门槛调整为开户交易6个月以上,具体的开户指标由证券
公司依据市场情况及风险承受能力等自主决定。
“按照监管层取消窗口指导的文件精神,正在根据公司自身的风控要求对原来的开户门槛指标进行调整。但不管门槛下限如何,关键是要遵循证券市场的客户适当性管理原则以及要适应当地的市场情况。”3月20日,广发证券(000776.SZ)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
“不过,准入门槛降低并不直接意味着融资融券保证金比例也会相应降低。目前,公司的融资融券保证金比例和维持担保比例均按照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和交易所相关规则制定和执行。”上述广发证券负责人强调。
当天,信达证券有关负责人也称,目前,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时间准入标准调整为开户交易6个月以上,而开户资金门槛还需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测算后再做决定。
券商争扩规模
本报记者了解到,随着创新业务给券商贡献利润率的逐步显现,各大券商都加大了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的开展力度,争相扩大公司的融资融券规模上限。
仅今年以来,除了广发证券将融资融券总规模上限提高了一倍之外,上市券商中,华泰证券(601688.SH)也将融资融券业务总规模扩大至不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宏源证券(000562.SZ)也将包括融资融券与符合监管规定在内的其他融资类业务规模上限提升到了不超过70亿元。
“截至目前,公司还新增了3人专门从事转融通业务,现从事这块业务的人员涉及近 20人左右。今年2月末,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已达88.9亿元,市占率为6.38%。”上述广发证券负责人称。
上述信达证券负责人也称,今年以来,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贡献的息费收入占传统经纪业务收入比重已超过6%。
“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综合资金、市场行情、准入门槛、投资者的接受度等因素,预计今年融资融券息费收入贡献度将达到8%以上。”该负责人预计。
该负责人还称,目前,融资融券的资金来源全部为公司的自有资金。为了适应业务发展需要,公司正在积极申请转融通业务资格。
此外,东北证券(000686.SZ)的融资融券业务(包含转融通业务)规模亦由人民币10亿元增加至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方正证券(601901.SH)也将融资融券业务总规模增加至50亿元(包括转融通业务规模及券源购置、套保等)。
“两融”结构失衡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结构不均衡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截至目前,融资“一融”独大的现状尚未能改变。
前述信达证券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融资融券的规模,相比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美国等地区还有较大差距。而且由于制度、习惯等限制,融资规模与融券规模发展还较不平衡。
前述广发证券负责人表示,目前从实际交易情况来看,融资融券客户对利率并不是十分敏感。在融券方面,一些大客户更加关注的是券源能否得到保证。
“目前,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还是公司自有资金。转融券业务才刚刚起步,总体规模还很小,现阶段对融资融券业务的影响尚不明显。”该负责人称,“从融券标的来看,投资者融券较多的品种包括:沪深300ETF,深100ETF,上证50ETF以及部分银行股。”
谢佩洁称,融券余额占比之所以微乎其微,这主要是受制于券商自营券种作为融券可选标的,虽然标的证券范围有所扩大,但券商融券可选标的最多也不及融资标的40%,有的券商甚至无券可融,严重限制了融券余额的增长。
“主要是,融券对券商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既占用券商自身资金,在市场上涨的情况又容易引发客户爆仓等风险。”谢佩洁认为。
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25 家资格券商中,24家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基本为510只,而可供融券的券种数方面差异较大,11家券商可供融券的券种在170-182只,其余的均不及100只,而中金公司、国都证券甚至无券种可供融券。
前述信达证券负责人也称,尽管转融券业务试点已经正式推出,但是目前获得转融券资格的券商只有11家。这些券商资本规模和实力排名靠前,大部分准备了自有券源供客户融券卖空,而急需转融券的中小券商并未被批准开展此项业务。
“我们建议扩大转融券出借人的参与主体,允许个人投资者成为出借人,同时扩大标的券的范围。”该负责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