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行在华遇发展瓶颈 利润普遍缩水
在中国银行业打了一个小喷嚏的情况下,外资行却已经出现了感冒的症状。永亨银行的中国内地业务也大幅下滑,2012年税前利润仅1.08亿港元,同比跌幅达76.3%;客户贷款总量也同比下跌8.7%至122亿港元。
在中国银行业打了一个小喷嚏的情况下,外资行却已经出现了感冒的症状。在利差收窄、中间业务受压的情况下,去年中资银行普遍出现了业绩增速下滑的势头,但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而同期的外资行在华业绩却已经开始缩水。一向以创新能力著称的外资行缘何抵御风险的能力却反倒明显弱于中资行?
在华利润普遍缩水
从已经发布财报的情况来看,外资行在华业务普遍出现了盈利缩水的问题。
东亚银行发布年报显示,去年该行中国业务税前利润为22.46亿港元,较2011年的23.73亿港元减少1.27亿港元,同比减少5.4%;恒生银行2012年的年报则显示,中国内地业务“由于对长远业务发展的新投资增加,加上年内录得贷款减值净提拨,而2011年则有净拨回,令营业溢利减少29%”。
另据了解,星展银行的财务报表虽然没有单独统计中国区业务,但包括内地、台湾及澳门地区在内的大中华地区的盈利去年出现下滑。同时,华侨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也表示,2012年中国区业务总体表现略有下滑,全年总收入接近2011年同期水平。
此外,永亨银行的中国内地业务也大幅下滑,2012年税前利润仅1.08亿港元,同比跌幅达76.3%;客户贷款总量也同比下跌8.7%至122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资银行去年业绩也受到了不小的考验,但从业绩预告情况来看,虽然中资银行的利润增速普遍出现放缓的势头,但绝大多数银行仍然能够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只是这一增速与前几年动辄30%甚至40%以上的增速不可同日而语。
利差收窄仍是祸首
从财报披露的情况来看,外资行在华盈利能力减弱,主要原因还是受困于去年中国国内利率市场化、息差收窄及中间业务受压。实际上,这些原因同样也是去年中资行业绩增速下滑的主要因素。
去年央行曾两度下调存贷款利率,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令银行业息差收窄。东亚银行年报中指出,其整体息差由2011年的2.5%下跌至2012年的2.15%。星展银行去年净息差也下跌7个基点至1.7%。而银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一至四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分别为2.76%、2.73%、2.77%和2.75%。
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表示,外资银行在内地营业收入来源一样依赖存贷利息收入,息差收窄肯定会令其利润增速下滑。
此外,去年经济增长缓慢令部分地区坏账风险增加,一些外资银行为了预防风险,纷纷增加了贷款减值准备和损失,也使其营业溢利减少。去年,永亨银行中国内地的贷款减值损失及减值准备合计达2.51亿港元,是2011年同期的12.2倍。
创新能力受到束缚?
在市场大众看来,外资行在创新能力方面相对中资行占据较大的优势,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应该强于中资银行,然而现实情况却刚好相反:中资银行虽然业绩增速下滑,但仍然保持较快增长,而此时的外资行却早已不堪其压,已经开始出现利润缩水。
分析人士指出,“外资行虽然在创新业务方面占较大优势,但国内银行业在创新上却受到较大的限制,外资行在国外的很多票据业务在国内都不能做,它们在创新方面的优势很难在国内得到体现,因此只能和中资银行一样靠传统业务盈利,这显然不是它们的强项”。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中资银行在国内市场网点多、中长期贷款业务体量大,它们主要依靠国内业务,即使内外部经济双重影响,中资银行受的影响也较小。外资银行则不同,一方面它们在中国市场的盈利面很小,存贷款业务体量不大;另一方面外资行的传统优势领域——进出口贸易商等外向型经济部门萎缩,给外资行的业务带来不小的压力。“外资银行盈利增长的内生性因素来自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它们的优势也很难发挥。”郭田勇说。
北京商报记者 闫瑾/文 贾祥萃/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