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煤炭经济综述:产量增速下滑

2013-03-11 14:03 1520

  2012年,由于国内经济增长减速,煤炭下游行业经营困难,煤炭产能过剩,产量增加量超过需求增加量,市场持续疲软,产品供过于求,库存积压比

  2012年,由于国内经济增长减速,煤炭下游行业经营困难,煤炭产能过剩,产量增加量超过需求增加量,市场持续疲软,产品供过于求,库存积压比较严重,销售价格持续下滑。从全年的煤炭销售和生产经营形势来看,和前两年相比,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呈大幅度下滑趋势,给煤炭企业及煤炭贸易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煤炭产量增速下滑

  2012年,虽然我国宏观经济减速,但煤炭产量继续保持了增长态势。不过,为了稳定市场,缓解供过于求的严峻局面,各省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以销定产措施。三季度煤炭产量同比增速下降,全年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前两年。

  据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测算,2012年全国原煤产量为38.6亿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快报数据为36.6亿吨),再创新高,同比增加3.4亿吨,增长9.64%。其中,一季度为8.6亿吨,二季度为10.9亿吨,三季度为10.1亿吨,四季度为8.9亿吨。据统计,2012年前11个月,全国煤炭产量35亿吨,同比增长3.5%,增速同比回落7个百分点。其中,山西产量8.3亿吨,增长5.2%;陕西产量3.68亿吨,增长1.1%;内蒙古产量9.98亿吨,增长14.3%,三省区合计产量占全国产量的60%左右。

  国内煤炭需求减少

  从全国煤炭消耗量来看,虽然整体上消费量还在增加,但由于煤炭进口量急剧增加,挤压了对国内煤炭的需求空间,造成对国内煤炭的需求不仅没有增加,而且出现了相对减少的情况。

  据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测算,2012年前11个月,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约37.2亿吨,同比增长4.4%,增速同比回落5.6个百分点。其中,电力行业耗煤约17.8亿吨,同比增长2.5%,增幅回落10个百分点;钢铁行业耗煤约5.5亿吨,同比增长4.8%,增幅回落0.7个百分点;建材行业耗煤约5亿吨,同比增长8.5%,增幅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化工行业耗煤约1.8亿吨,同比增长11%,增幅回落1.8个百分点。

  煤炭产量过剩加重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2012年前三季度,煤炭生产、运输、消费增幅回落,库存上升,价格下降,市场由年初的基本平衡转向总体宽松,主要煤种产品过剩比较明显。

  据行业协会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煤炭洗选开采投资1.25万亿元,加上2011年的4700亿元,共计1.72万亿元。如果按800元/吨~900元/吨的产能建设计算,可形成产能21亿吨。目前国内煤矿在建和建成煤矿产能为40亿吨以上,而全国煤炭消费量在35亿吨左右。产能供大于求使短期内煤炭市场宽松的形势不会改变。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召开的煤炭经济运行情况通报会透露: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煤炭产量自2012年7月份以来,连续2个月下降;全国铁路煤炭发运量自6月份以来连续3个月同比下降;主要港口发运煤炭量连续5个月同比下降。同期,全国煤炭销量24.7亿吨,同比增加0.95亿吨,增长4%,增幅回落10.7个百分点。其中,8月当月销量2.89亿吨,同比减少1900万吨,下降6.2%,降幅比上个月扩大3.5个百分点。

  煤炭价格大幅下滑

  从全国来看,由于煤炭市场疲软,严重供过于求,造成煤炭交易价格大幅度下滑,煤炭生产地、中转地、消费地的煤炭价格下滑幅度都很大。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等煤炭主要生产省区的煤炭出矿价下滑幅度都超过10%以上,下滑幅度最高者达到30%以上。

  以环渤海煤炭价格的下滑情况为例。据报道,报告周期(2012年12月26日至2013年1月8日),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633元/吨,比前一报告周期下降了1元/吨。报告周期(2011年12月28日至2012年1月4日),环渤海地区港口平仓的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报收797元/吨,比前一报告周期下降了11元/吨。2012年年底和年初相比,煤炭价格下降高达166元/吨,下滑了20.9%。

  以环渤海煤炭价格的下滑情况为例。2012年经历了1月~5月份价格高位相对平稳阶段,6月~7月份的疾速下滑阶段及8月份以后的相对平稳阶段后,整个下半年煤炭价格变化幅度不大,到目前仍处于相对平稳小幅度下滑阶段。

  以环渤海发热量5500大卡/千克市场动力煤为例。2012年1月4日,在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国投京唐港、京唐港、天津港和黄骅港的主流成交价格分别报收790元/吨~800元/吨、790元/吨~800元/吨、790元/吨~800元/吨、795元/吨~805元/吨、795元/吨~805元/吨和800元/吨~810元/吨。至2012年12月底,发热量5500大卡/千克市场动力煤价格分别大幅度下降,在上述港口的主流成交价格分别报收625元/吨~635元/吨、625元/吨~635元/吨、620元/吨~630元/吨、620元/吨~630元/吨、640元/吨~650元/吨和630元/吨~640元/吨。

  国内煤炭运量减少

  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2012年1月~11月,全国铁路累计发运煤炭20.6亿吨,同比减少1246万吨,下降0.6%;其中,电煤15.8亿吨,同比减少3356万吨,下降2.1%。

  数据显示,全国铁路2012年煤炭运量完成22.62亿吨,较之2011年的22.69亿吨略有下降。

  过去长期一车难求的大秦线,2012年也一反常态。太原铁路局也召开大秦线货源组织会议,冲刺铁路运量。在煤炭运输紧张时,煤炭企业、电力企业、经销商要上门求铁路批运力,从不用组织货源。而在煤炭需求减少、全国铁路运量负增长的当下,大秦线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大秦线2012年业绩不佳,1月~9月,大秦线运量3.1亿吨,同比下降3.6%。因煤炭运量减少,大秦铁路公司收入减少。大秦铁路三季报显示,第三季度利润26.88亿元、同比下降10.91%。

  据前瞻数据中心监测:2012年1月~8月,全国煤炭铁路日均装车量67467车/天,同比下降1.5%;其中,8月份全国煤炭铁路日均装车量为59827车/天,同比下滑12.8%,环比下降0.03%;国有重点煤矿铁路日均装车量为43760车/天,同比下滑1.04%,环比增长2.33%。

  煤炭进口快速增长

  由于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国际市场煤炭需求减弱,而我国是全球煤炭消费的第一大国,国内和国际煤炭市场相比价格又明显偏高,这就为国际煤炭大举进入国内市场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国际市场煤炭大量进口我国。

  据海关统计,继2011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煤炭进口国后,2012年我国以2.9亿吨的煤炭进口量,继续稳居世界第一。这已是我国连续第四年成为煤炭净进口国。2012年我国累计进口煤炭2.9亿吨,与2011年相比增加了1.076亿吨,同比增长59%;进口煤均价为每吨99.5美元,同比下跌7.4%。与此同时,2012年我国出口煤炭928万吨,为1986年以来新低,也是1987年以来煤炭年出口量首次不足1000万吨。

  煤炭库存高位运行

  由于煤炭市场疲软,煤炭供应的增加量超过煤炭需求的增加量,造成煤炭库存大幅度增加,全社会煤炭库存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2012年9月末,全社会煤炭库存2.87亿吨,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主要港口存煤4076万吨,同比增长53%;煤炭企业库存9800万吨,同比增长70%。10月23日,全国重点电厂存煤9403万吨,同比增长30.5%,可用31天。

  据统计,截至2012年12月中旬,全国煤炭库存在3亿吨以上,处于历史高位。

  据中国西部煤焦网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秦皇岛港务集团共存煤炭635.7万吨,全部为内贸煤炭库存,港区库存仍处于较高的水平。

  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由于全国煤炭市场发生急剧变化,煤炭需求量、产销量、铁路和港口转运量增速均大幅下滑,净进口持续快速增长,由此带来全社会库存和企业应收账款快速增加,煤炭价格指数和市场景气指数大幅下滑,山西、内蒙古等地煤炭企业停产或限产。

  企业经营压力加大主要表现为,一是煤炭企业销售压力大,供过于求形势严峻,煤炭销售困难。二是企业成本持续增加。前5个月,90家大型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34.32%。三是货款回收出现困难。截至2012年6月末,90家大型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净值1868亿元,同比增长52.8%,净增646亿元。货款回收中承兑汇票比重大幅增加,部分煤炭企业现金流趋紧。

  煤企限产降薪普遍

  为了稳定煤炭市场,缓解供过于求的压力,各省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以销定产措施,煤炭产量增幅有所下滑。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2年前8个月,全国煤炭产量25.7亿吨,同比增加1.08亿吨,增长4.4%,增幅回落7.9个百分点。其中,8月份煤炭产量3.07亿吨,同比减少800万吨,下降2.5%。

  煤炭生产和销售量增速降低,使得铁路发运量增幅下降,港口转运量同比下降。

  为了应对生产经营困难,缓解企业经营压力,一些煤炭企业除“限产”外,亦纷纷选择减薪的办法“过冬”。

  据报道,2012年,我国第二大煤炭企业中煤能源全矿区员工4月~5月份降薪20%,矿区还在基层员工中进行裁员;我国最大焦煤生产企业山西焦煤集团下属煤矿亦变相降薪,原先由集团核发的工资变成30%由各煤矿各自承担。

  据了解,河南省煤炭企业由于煤炭库存严重,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企业经营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普遍采取了限产降薪的措施。河南煤化集团、平煤集团等都采取了降薪措施,领导层降薪可能超20%,职工有的企业降薪幅度较小,有的较大,以致煤炭企业职工队伍不稳,出现了大量职工不辞而别的情况。据某集团的后勤服务单位统计,该单位由于干部职工的年平均收入只有不足2万元,不少职工年收入不足1.5万元,还不及部分垄断性能源企业职工一个月的收入,造成了很多全民合同制(正式)职工的不断流失。以农民协议工为主的采煤、掘进一线的职工,也出现很多不辞而别的情况。熟练工人的大批量流失,给企业安全生产及市场经营带来了严峻挑战。

0
标签: 增加量 煤炭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