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球环境和发展面临六大关键问题
频繁发生的雾霾、水污染、土壤污染事件,让环境问题成为“两会”召开之际,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在发布会上表示,在过去200多年世界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上,中国曾先后失去过三次工业革命的机会。
频繁发生的雾霾、水污染、土壤污染事件,让环境问题成为“两会”召开之际,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那么,今年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焦点又有哪些呢?
今天(28日)下午,世界资源研究所与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在京联合发布的《环境与发展:2013全球热点观察》报告称,今年全球环境和发展面临着能源结构将如何发展、绿色投资有无生存之地等六大关键问题。
2013年初,世界各地都出现了经济增长的迹象。越来越多的人搬到城市居住,数百万人的生活质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升。但同时自然资源和气候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据世界资源研究所执行副主席马尼希?巴布纳介绍,全球气温连续36年超过正常水平,世界各地干旱和森林大火频发,海平面不断上升,风暴任意肆虐。
上述报告称,2013年全球环境和发展面临六大关键问题:
全球能源结构将如何发展?报告称,目前超过13亿人依然用不上电,而全球用电需求却在不断增加。如何既能满足能源需求又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将决定着这个世界能否在未来实现低碳发展。今年应重点关注以下三种能源:煤炭、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
“非洲雄狮”将如何成长?报告称,2001年至2010年,全球发展最快的前十个经济体中有六个来自非洲。这些国家被称为“非洲雄狮”。但非洲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外国投资,约43%的外国投资流入采掘业。如果缺乏适当的保障和治理措施,采掘业也会产生极大的危害。非洲各国是否将改善治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森林资源状况能否将出现转机?报告称,全球80%的陆地生物多样性来自于森林,森林为全球创造了720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虽然某些地区的森林砍伐速度减缓,每年全球依然有1300万公顷森林消失。印尼和巴西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的森林消失量占世界热带森林消失量的58%。
绿色投资有无生存之地?报告称,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很多投资者转向短期投资,因而对“绿色”投资造成了压力。投资趋势是否会发生变化,在去市场风险的同时为绿色发展带来机遇?企业是否会重新评估风险并以此制定长远规划?新金融结构和新角色是否能够出现?
奥巴马是否会为应对气候变化而采取行动?报告称,2012年频频出现的极端天气提升了美国的政治意愿,也唤醒了民众对气候变化的意识。能否看到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展现更多的领导能力?公众意识的觉醒能否转化为政治压力?奥巴马政府是否会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付出更积极的努力?
中国的生态文明之路上将面对哪些挑战和机会?报告指出,在上述全球背景之下,作为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国家、最大的消费国以及碳排放大国的中国,将怎样实现自己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在实现“十二五”国家气候和能源目标方面将取得什么进展?全球背景为中国实现目标提供了怎样的机会,又提出了什么样的挑战?这些问题在国内外正在引起广泛的关注。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在发布会上表示,在过去200多年世界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上,中国曾先后失去过三次工业革命的机会。进入21世纪,中国第一次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加速信息工业革命的同时,正式发动和创新第四次绿色工业革命。
胡鞍钢说,绿色工业革命的目标首先是实现碳排放的“脱钩”,使单位能耗的污染强度下降,尽量减少化石能源在经济生产和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同时促进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的大幅上升。
“这势必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促进从生态赤字转向生态盈余。”胡鞍钢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天上午发布的《世界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012)》黄皮书也称,顺应世界区域发展和竞争格局的需要,必须把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水平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注重统筹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和生产成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通过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获取并优化配置科技创新资源,促进创新能力提升。
相关:
“全球热点观察”是世界资源研究所举办了10年的旗舰活动,每年年初都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今年是第一次在中国举行。世界资源研究所尝试用有说服力的洞察和数据,分析全球可持续发展可能会出现的趋势和发展方向;观察在科学,经济,政策,发展,市场领域有哪些因素对世界的资源,进而对人类社会发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