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功胜:重视金融的财富保值增值功能

(null) | 2013-02-28 16:29 884

  【财新网(微博)】(实习记者 吴红毓然)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上表示,传统经济模式下忽略了资

  【财新网(微博)】(实习记者 吴红毓然)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上表示,传统经济模式下忽略了资产负债表的另一面:金融的保值增值。他认为,金融赋予居民财富的保值增值,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同等重要。

  近年来全社会财富总量大幅增长,金融资产总量急剧增加。据初步核算,2005年以来,全社会金融资产的总量年均增长21.8%,其中,家庭部门持有的金融资产总量2005年末增长了170%。

  潘功胜表示,财富管理需求不断增资,中国金融资产虽然安全性较好,但收益性比较低;同时,居民财富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较低,资产大多集中于现金与存款上。

  潘功胜认为,这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密切的关系。传统模式强调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体现在制度安排上,即以银行为主导,集中社会上大量的资金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低成本资金,并根据政府的导向,将资金配置到优先行业如出口、基础设施行业等。

  “这一发展战略在经济的追赶阶段无疑是成功的,但从长期却是不可持续的,这种发展模式忽视了资产负债的另一面,即金融的保值和增值。”潘功胜强调,上述金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不利于金融的进一步改革,不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潘功胜指出,要适应财富管理的需求,推进金融改革,需要建立均衡合理的社会融资结构。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仍然以银行为主,需要按“十二五”金改规划,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多层次的股权市场,完善债券市场的功能和结构。推动一些新型的有财富管理职能金融业态的发展,满足社会不同群体的财富管理的需求。

  银行方面,要加快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的多元化,围绕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趋势,推动商业银行的转型和创新,实现从传统的融资中介向财富管理银行的转型,从资本消耗型银行向资本集约型银行发展。

  同时,加快金融要素的市场化发展,逐步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保持人民币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稳步推动人民币有效开放,在资本项目逐步开放的同时,使得人民币与财富管理协调推进、相互支撑,使我国在全球配置资产实现财富管理的国际化。

  潘功胜还强调,财富管理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体制约束和不太规范的因素。他指出,满足财富管理的产品大多具有跨行业、跨市场和跨业务的特点,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异化。且随着综合经营、交叉经营的不断扩大,上述情况将持续增加。因此,需要加快制度建设,健全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探索和完善一些基础性的制度安排。■

0
标签: 中国人民银行 新网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