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财政服务经济发展综述

陈彬 | 2013-02-04 14:06 898

  2012年重庆经济“成绩单”26日公之于众——经济增速逐月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长,GDP增长13.6%,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3.4%和13.9%。 

  2012年重庆经济“成绩单”26日公之于众——经济增速逐月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长,GDP增长13.6%,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3.4%和13.9%。

  面对特殊背景和复杂形势,迎考“经济下行”,重庆财政如何作答?跨过2013年门槛,回首重庆经济稳中有进图景,可以感知财政的积极担当:精心处理“取”“予”关系,夯实了发展基础。

  为结构调整做足动力

  去年年初,重庆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以低势开局,以后逐月走高回升至年底14.5%,但仍与连续6年30%以上的高增长有较大幅度回落。

  而据分析,重庆财政收入指标下降,除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还在于该市降速提质的结构调整。

  去年,重庆仅落实西部大开发、出口退税和提高营业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结构性减税政策就达217亿元,落实区县特色工业园区市级财税扶持政策90亿元,进一步优化了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财税环境。

  舍得让利企业,主动放弃财政收入高增长,换来的是企业更加从容应对不利经济形势的影响和在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加大投入,使得重庆经济主体发展要素质量更加优化。去年,全市工业和金融、商贸等服务业的税收贡献结构保持稳定。

  实际上,重庆去年发展经济不单纯追求增速,而是更加注重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统一,在此过程中财政相当“阔绰”:如安排43.1亿元落实物流、出口、订单及劳动力培训等政策,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得以迅速壮大;安排7.4亿元升级改造汽车、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安排6.2亿元发展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科技支出29.3亿元其中应研资金6.2亿元,加速科技与经济融合,在科技上为产业结构调整做足前行动力。

  重庆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高含金量的财政政策和资金,短期看会出现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的状况,但大大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的“放水养鱼”,从长远看却是利好。

  上述一系列强劲有力的措施,极大地推动了重庆经济运行总体环境的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更加宽松,政策的正能量初步显现:去年全市税收增幅从年初0.7%、6月3.6%、10月6.5%到年底10.1%,考虑减税政策和上年一次性增收因素,增幅在14%左右,与GDP增速相吻合。这条上行的财政指标曲线,足以佐证重庆加速推进结构调整释放出来的积极效应。

  给实体经济减负加油

  面对经济下行的形势,去年重庆将目光瞄准实体经济,坚持走实业富民兴渝之路,将经济发展建立在实体经济上。6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发展民营经济大会,要求为民营企业松绑,让民企放开手脚加快发展,打建“基业长青”经济。

  市财政随即拿出44条“干货”政策,为民营企业家传递信心,其中份量最重的当属每年设立20亿元非公经济专项,用于支持技术改造、先进设备引进、上市企业重组、自主创新平台建设补助、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资金补助、新创办小微企业租用经营场地租金补贴等,其中60%即12亿元由市级统筹安排,余下的8亿元切块区县安排。去年6月以后短短半年时间,重庆财政就拨出扶持资金19.5亿元。

  据统计,重庆民营企业总量达到29.2万户,占到全市企业总数的87%,去年所产生的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量的47.7%;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总量近一半。个体工商户达到101.7万户。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近50%。近5年每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绝大多数是在民企找的“饭碗”。

  事实上,重庆财政服务经济的措施远不止此。比如安排8.2亿元发展外向型经济;每年10亿元以上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并力争每年增加20%;至少18%的年度政府采购预算额“拿给”小微企业;运用税收、补贴等政策工具,参与电子信息产业等重大招商引资;通过资本金注入、税费优惠等,支持铁路、机场、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商贸流通……

  重庆去年的主动调控,还体现在扩内需上。短短5个月,就补贴1亿元引导销售家电惠民产品5722万元、1.6万台和汽车惠农产品6.9亿元、1.7万台。

  系列调控政策激活了收入“增长源”,随着经济综合实力和经济要素生产率的上升,重庆财政总体实力迈上新台阶:一般预算收入从2007年577.6亿元提高到2012年1703.5亿元。

  让经济要素顺畅流动

  为加快将重庆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去年重庆财政持续加大对交通运输建设给予“真金白银”支持,用于交通运输的财政资金达到303.4亿元。

  “鸟瞰”当下重庆——

  农村路网等级提高四通八达。投入31亿元,实现乡镇100%通油路或水泥路、行政村100%通公路,联系乡村与城市的“毛细血管”已经顺畅,群众出行更方便、生产资料进出更快捷。

  区县相对于主城越来越“郊区化”。安排62亿元加速高速公路建设,拨付20亿元建设二级公路。高速公路在建成“二环八射”2000公里基础上又新开工1000公里,连接了全市绝大部分区县,巫溪、丰都两个未通高速的区县也将在今年连通。

  主城交通拥堵压力有序释放。筹集50.9亿元建成轨道交通68公里。安排77.6亿元建设主干道、换乘枢纽和公交场站。

  与外界的距离缩小了。筹措124.9亿元加速铁路、机场、高速及港口等建设,续建和开建兰渝、渝利、渝黔、渝万等9条铁路,建设江北机场第三跑道及东航站楼和高速公路、重点港口。特别是航空,安排1.1亿元开发10条国际客运航线,全年国际旅客突破95万人次,增长100%。

  推“两型”建设促绿色发展

  数据显示,2011年9月重钢环保搬迁后,去年重庆的工业污染排放量减少了60%以上。

  眼下的重庆,产业格局和经济结构正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两型化”目标调整。

  绿色发展的背后,重庆财政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去年,重庆财政安排19.7亿元生态转移支付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融合,筑牢循环经济产业支撑,使之成为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先导力量。同时,以高出全市财政支出水平7.2个百分点的比例加大“三农”投入,以重点集镇和农民新村建设、新兴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中加快建设“两型社会”。

  事实证明,两型社会建设和经济效益可以兼得。重庆税收收入中资源税收的贡献份额逐步减小就证明了这一点:去年重庆辖区税收收入1605亿元,资源税收入占辖区税收收入的比重为15%,较2011年占比略有下降。

0
标签: 增长 居民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