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距离
从总量上看,中国的各项发展指标均处于世界前列。结合以上的中国经济现状,笔者认为,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为: 1.看清差距,找准位置,明确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
[ 从总量上看,中国的各项发展指标均处于世界前列。但也要看到,中国诸多人均指标还处于世界落后位置;财政和金融体系仍不够完善;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基础设施的质量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环境、科研、教育等领域还处于落后位置 ]
目前,我国经济的各项指标在世界上究竟处于怎样的位置?与发达国家还有多大差距?
为回答好这个问题,我们依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就世界前20大经济体(包括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法国、巴西、英国、意大利、俄罗斯、印度、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亚、墨西哥、韩国、印尼、荷兰、土耳其、瑞士、沙特)的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财政金融、国际贸易与投资、工农业发展、城市化与基础设施、能源与环境、科研与教育等七个方面的发展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
一、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
2011年中国GDP达73185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二,占世界GDP总量的10.5%(1980年仅为1.7%)。中国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GDP为113475亿美元,列世界第二,占世界GDP总量的14%。
2011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NP)达73066亿美元,列世界第二。与GDP相比少119亿美元,反映出我国本国居民在海外的要素收入要少于非本国居民在本国的要素收入。
2011年中国人均GDP为5445美元,列世界第84位。
2011年中国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为46.8%,是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为50.4%,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在“金砖国家”中也是最低的;净出口占GDP的比重为2.8%。
数据解读:尽管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任务仍然艰巨。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由于中国在海外的投资收入要小于跨国公司在中国国内的收入,因此中国的GNP要小于GDP,这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差距。中国的人均GDP水平仅为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即使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民收入也仅为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三。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速较快,但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消费对GDP的贡献占比较低。从产业结构来看,农业占GDP的比重较高,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偏低,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较重。
二、财政与金融
2011年中国财政支出1.686万亿美元,财政收入1.606万亿美元,均列世界第二位。财政赤字803亿美元,占GDP比重为1.1%。2011年末公共债务(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债务之和)为17.9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两者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处于较为健康的状态。
2011年末中国广义货币总量(M2)达12.2万亿美元,列世界第三。M2占GDP比重为167%,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明显高于其他“金砖”国家。近10年来我国M2年均增速为18.5%,与其他“金砖国家”相当,显著高于发达国家。
数据解读:中国的财政与金融体系仍处在健康发展阶段,银行业与资本市场发展的空间巨大。中国的财政收支规模已达世界第二,但公共债务水平和赤字水平均保持基本健康。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但黄金储备仅为美国的1/8,外储结构单一。中国的M2列世界第三,但M2占GDP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当,高于其他“金砖国家”,且M2的增速也较快。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对货币增长的依赖程度较高。中国银行业贷款规模占GDP的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表明尽管以国有大型银行为主的银行体系造就了世界规模前列的大型银行,但我国银行业整体(尤其是基层金融)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中国资本市场已初具规模,但市场成熟度仍难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三、国际贸易与投资
2011年中国出口总量达1.9万亿美元,列世界第一;进口总量1.74万亿美元,列世界第二;贸易顺差达1551亿美元,列世界第二。经常账户盈余2017亿美元,列世界第二。
2011年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2201亿美元,列世界第三,占GDP总量的3%。对外国直接投资497亿美元,列世界12位。两者相减形成净FDI为1704亿美元,列世界第一。
数据解读:中国是位于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贸易顺差国和经常账户盈余国,但对外投资与海外资产并不高。巨大的贸易顺差使中国成为世界经常账户盈余最大的国家,也积累了最多的外汇储备。中国是世界第三大吸引FDI流入的国家,但中国对外的FDI投资规模却不大,因此中国是净FDI流入规模最大的国家,相比美国则是净FDI流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外汇储备总额是日本的两倍,但海外净资产仅约为日本的七分之四,列世界第二。
四、工农业发展
2011年中国工业增加值达3.24万亿美元,列世界第一,占世界总量的17.0%。制造业增加值2.23万亿美元,列世界第一,占世界总量的19.1%。
2011年中国农业增加值为6752亿元,列世界第一,占世界总量的34.4%。2010年中国人均农业增加值为545美元,仅为美国的百分之一。
数据解读: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与农业生产国,但仍需向工农业强国的方向努力。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制造业增加值均列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世界主要大国中列第一。中国的粗钢产量、汽车产量均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国是制造业出口第一大国,出口产品的90%以上来源于制造业,制造业对外需的依赖较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和粮食生产国,但种植业对劳动力的依赖较高,机械化程度较低,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
五、城市化与基础设施
2011年末中国城市化率达到51.3%,高于世界50.7%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70%的水平仍有差距。近十年来中国年均城市化率提高1.36个百分点,是世界上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
2011年中国发电量4.58万亿度,列世界第一。人均用电量3259度,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
2010年中国每百人有互联网用户34人,每百人拥有电话线22条,每百人注册移动电话64个,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与“金砖”国家水平相当。
数据解读:中国未来的城市化与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巨大发展空间。中国目前的城市化率仅略高于中等收入国家,但却是世界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交通基础设施规模较大,但人均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基础设施的质量仍待提高。中国是发电量最大的国家,但人均用电量仍较低。通讯基础设施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六、能源与环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
2011年中国原油产量为407.3万桶/天,占世界总量的5.5%,列世界第四。净进口原油507.1万桶/天,进口依赖度为55%。2011年中国天然气产量为1031亿立方米,占世界总量的3.3%,列世界第七。净进口天然气282亿立方米,进口依赖度为21%。2011年中国煤炭产量为38.29亿吨,占世界总量的48%,列世界第一。
中国化石能源占全部能源消费量的92%,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中国每消耗一公斤标准油排放二氧化碳3.4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消耗一公斤标准油产出GDP为2.9美元,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
数据解读: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和生产国。中国石油、天然气对进口的依赖度较高,煤炭已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中国化石能源占比较高,单位能源产生的碳排放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高耗能产业规模较大,单位能源的GDP产出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
七、科研与教育
2011年中国科研经费投入1022亿美元,列世界第三。占GDP比重为1.4%,明显低于日韩、北欧各国等发达国家。
中国知识经济指数(KEI)排名十分落后,2012年为4.37,列世界第84位。
2011年中国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为2552亿美元,列世界第二。占GDP比重为3.5%,低于世界主要国家水平。
2010年中国15岁以上识字率为94.3%;平均受教育年数10.3年,显著低于发达国家水平(16年以上)。
数据解读:中国科研和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中国科研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知识经济指数的排名仍然靠后。中国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仍未达到4%的目标。基础教育水平已有很大提高,但高等教育水平仍然偏低,人均受教育年数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未来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
结合以上的中国经济现状,笔者认为,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为:
1.看清差距,找准位置,明确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规模上领先的国家,从总量上看,中国的各项发展指标均处于世界前列。但也要看到,中国诸多人均指标还处于世界落后位置;财政和金融体系仍不够完善;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基础设施的质量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环境、科研、教育等领域还处于落后位置。
未来中国的发展目标应从重视规模转向重国民福利、重发展质量、重产出效率的方向发展。
2.加快推进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
积极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改变农业过度依赖劳动力、机械化程度低的特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积极支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鼓励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发展;支持有利于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产业,促进服务业企业加快发展。
3.积极推动财政、金融体系的完善。
进一步完善财政与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机制。合理发展银行业体系;大力发展基层金融,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积极拓展资本市场的深度、广度,创新交易品种,完善监管机制,建立成熟的资本市场。积极推进金融机构国际化,加快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4.积极推行“走出去”战略。
支持企业“走出去”,扩大海外投资,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缓解当前我国面临的能源、资源瓶颈压力。积极研究创新利用外汇储备扩大海外投资的新模式。
5.制定合理的城市化发展目标,大力发展基础设施。
合理制定城市化发展目标,避免出现拉美城市化过快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关注人口结构变化和老龄化问题,制定科学的人口发展战略。从基础设施质量、管理水平、防灾减灾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大力发展基础设施。
6.合理制定能源发展战略,提高能源保障能力。
鼓励发展新能源,降低化石能源占比。加大国际能源合作,积极开发海外能源,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发展。
7.加大科研和教育投入。
加大科研和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科研投入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2%以上,财政对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力争持续保持在4%以上。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提高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力度,大力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推进公平教育、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
8.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沿着公平、普惠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整体和谐。
(作者单位: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