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对外开放助推中国崛起
编者按:从1978~2008的30年间,中国通过实行对外开放,使新中国从一个封闭的、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逐步跃升为崛起中的世界性大国,成为世界政治和经济舞台上,愈来愈重要的新生力量。这在中国漫长的发展史上,是一次伟大的转折;在新中国不足六十年的发展史上,更是一次里程碑式进步和转折。
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中国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近1000亿美元,中国的出口增长了124倍,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从第32位升至第2位。中国的贸易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制成品占出口比重从46%升至95%,使中国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低成本制造大国。中国更从一个外汇短缺国家,一跃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至2008年6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超过1.8万亿美元。世界银行因此认为中国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少有的几个发展中“赢家”之一。
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有的国家能成功抓住机遇,加速自身发展,有的国家却受到冲击,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不断拉大。为什么中国可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实现趋利避害?是什么因素帮助中国成为全球化的“赢家”?中国实行了什么战略与政策?中国未来的对外开放将面临哪些新形势新挑战?中国未来的对外开放战略将作哪些调整?
从本期起,本报“商界”版推出“对外开放成就及展望”专题,就如上问题进行详细解读,敬请读者关注。
中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及原因
制约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资金短缺和外汇短缺,世界银行的钱纳里将之称为“双缺口”。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开放,就是从解决“双缺口”入手,中国也不例外。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够有效地引进外部资金和技术,又能够扩大出口利用外部需求,就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突破国内要素与市场限制,加速发展。
中国的对外开放始于1978年末,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开放战略的核心目标就是“出口创汇”。为此,主要沿着两条主线展开:一是吸收出口导向型的外商直接投资,二是鼓励与扩大出口。经过近30年的努力,中国圆满地实现了这一战略目标。
中国自实行开放政策以来,一直将鼓励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其重要内容。为此,中国建立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特殊功能区,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令来华外商投资逐年增加。自1991年开始,中国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在全球吸收外资国家中也名列前茅,2006年名列全球第四。2007年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全口径数据(含银行、证券业)为: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7888家,同比下降8.6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26.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8%。其中:非金融领域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7871家,同比下降8.6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47.68亿美元,同比增长13.59%。截至2007年底,全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9万多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约8000亿美元,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近200个,世界500强企业约480家在华投资。
从全球来看,服务领域吸收跨境直接投资达三分之二,但来华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制造业。截止2006年底,来华外商直接投资71%集中在制造业。这既反映了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具有比较优势,也与中国长期以来的政策引导有一定关系,服务业吸收外资只有约四发之一。
来华投资的外资相对集中,香港是最大投资来源地,其次是日本、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国、台湾、韩国、新加坡、英国、德国和开曼群岛。不少投资者以香港、新加坡、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为跳板,开展对华投资。因此,从这些地方来的外国投资,最终来源是十分复杂的。
中国自1978年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通过引进出口导向型的外商投资企业,不断扩大出口。与此同时,对内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大幅度增强了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因此,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迅速增加到2007年的21738.3亿美元,中国出口增长了124倍,平均增速达18.1%。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了体制性开放的新阶段,有力地促进了对外贸易快速发展,2001~2007年,出口平均速度高达28.8%。相应于此,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达到了66.2%,成为世界上最开放的发展中经济体之一。
中国出口竞争力的持续增强,还表现在对外贸易差额的显著变化。
尽管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带动进口快速扩张,但自1994年开始,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顺差,不少研究者认为,中国正在重复美国、德国、日本在其制造业竞争力快速提高时期长期保持贸易顺差的历史,中国也将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保持贸易顺差。
1978~2007年,中国的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比重从54%下降到5.1%,工业制成品比重从46%上升到94.9%。中国17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774种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中国从一个初级产品出口国,变成了一个制成品出口大国。其中,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达57.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达28.6%。
进口商品结构的演变方向不同,初级产品所占比重逐年提高,2006年达25.4%。在制成品中,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均逐年上升,其中相当高的比重是工业装备和重要零部件。通过引进先进设备与技术,对外贸易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产业技术进步。
中国之所以取得对外开放的巨大成功,有多方面原因。
一是抓住了经济全球化机遇。
过去30年,正值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如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由于劳动成本上升、将其劳动密集的出口加工活动大规模外移时期,中国实行开放战略,并对出口导向型外资项目实行优惠与鼓励,抓住了出口导向型项目跨境转移的历史性机遇,中国也因此成为东亚产业链上一个重要环节。
二是充分发挥了与东亚经济体在区位与文化联系上的优势。
中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均建立在东南沿海地区,旨在承接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投资。香港、澳门的制造业,已基本上全部转移到内地,而且香港长期是中国内地利用外资最大来源地,其中既有香港本地资本,也有很多跨国公司以香港为跳板,进入中国内地投资。早期香港投资者在内地的投资,既促进内地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与管理体制,其在内地的良好发展与高盈利,也为其他海外投资者提供了示范。日、韩与中国虽语言不同,但文化同源,因此,大量日、韩企业也将其劳动密集的出口活动转移到中国,虽然中韩建交不到20年,但中国已成为韩国对外投资的最大目标国。
三是充分发挥了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成本优势。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具有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同时,中国平均受教育年限达7.3年,识字率高达90%以上,劳动纪律好,富有吃苦耐劳精神,是质优价廉的人力资源。中国实行公有土地制度,外资企业制造业用地价格低廉,富有吸引力。中国的环境标准远低于发达国家,直到近年,环境标准才有所提高,这对制造活动也富有吸引力。
四是充分发挥了基础设施完善的优势。
中国政府为了改善投资环境,早期通过建立经济特区等,在局部地区建设了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以满足外国投资者需要。同时,大力发展港口、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电力等基础设施。目前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港口、仅次于美国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外资发展出口导向型制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设施,这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具备的。
五是实行了正确的对外开放战略与有效的政策措施,加之地方政府将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头等大事,尽其所能地开展投资推广,也是中国能在发展中国家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六是政府高度重视防范开放带来的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机遇与风险并存。任何一个国家为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领域,不少国家在开放进程中受到外部冲击,轻者可能影响宏观经济稳定,重则可能导致经济危机。亚洲金融危机、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等,令受灾国多年发展成就受到巨大损失。中国政府在开放过程中,深知开放可能带来的风险,采取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渐进式扩大开放,始终将开放进程、程度与本国的风险管理能力相适应,从而基本做到了在开放进程中趋利避害。
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与政策选择
改革开放前,中国一直实行进口替代战略,以计划经济体制作为配置资源手段,通过对内实行“工农业剪刀差”,对外实行汇率高估和贸易保护,降低了工业化成本,大力推动工业化,至改革开放前,初步建立起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但在高度贸易保护环境下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国际竞争力很弱。
改革开放后,中国调整了经济发展战略,从计划体制下的“进口替代”战略,转变为“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战略,即在资本、技术密集部门继续实行进口替代战略,而在劳动密集部门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开放部门的主要责任是为进口替代部门引进技术、设备和原材料提供外汇。因此,中国对外开放的核心目标是出口创汇。
围绕“出口创汇”这一核心目标,中国的开放战略主要在两条主线上展开:吸收出口导向型的外商直接投资;鼓励扩大出口。
第一,吸引出口导向的外商投资政策
开放之初,无论硬环境(主要是基础设施)还是软环境(政策、法律、政府管理与服务等),都不能满足外国投资者要求,因此,中国政府借鉴一些国家出口加工区建设的成功经验,从1980年开始,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其目的就是在特定空间里,创造适合外国投资者要求的投资环境。
一是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二是对外资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包括进口设备免关税、所得税实行减免;三是对外资项目进行筛选,鼓励出口导向型项目。一方面对外资项目提出绩效要求,主要是本地含量、外汇平衡和出口比例要求;另一方面对出口型企业(出口超过其产值70%)在所得税方面,给予再减半优惠。
在经济特区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1984年中国在沿海14个城市建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类似经济特区的政策。此后,又建立了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多种类型的特殊功能区,政策大同小异。
通过建立特殊功能区,创造了满足外资企业要求的投资环境,对外商投资企业产生了较大吸引力,中国土地、劳动力成本优势与外商投资者技术、管理和国际营销网络的优势结合,大大增强了这些出口导向型外资项目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特殊功能区成为中国外贸发展的重要基地,2006年上半年,该区占全国出口的34%,进口的39.7%。
第二,实行加工贸易政策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之际,正值日本和东亚新兴经济体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成本上升而对外寻求低成本生产加工地之时。这些投资项目具有“大进大出”特点,其原材料、零部件需要从母国或其他经济体进口,其产品需要出口。为适应外资项目这一特点,中国政府实行了加工贸易政策,即企业用于加工复出口的进口料件,进口时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主要是增值税),这一政策消除了中国的高关税与增值税对使用进口料件的阻碍。
随着加工贸易在国内产业增值链条的不断延伸,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不断改进监管,在通关程序、跨关区结转等方面,大大提高了便利化程度,使加工贸易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加工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
2007年,外商投资企业占中国出口的57.1%和进口的58.5%。加工贸易是外商投资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2006年上半年,加工贸易占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的74.7%,占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的54.9%。而加工贸易出口中,81.3%是由外商投资企业完成的。由此可以看出,加工贸易政策对于吸引外投资在华开展出口活动的重要性,外商投企业成为中国出口主力军。
除上述两个方面的重要政策外,中国政府曾对外商直接投资实行鼓励性政策,如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进口设备减免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对外资企业所得税实行一定时期的免税和减半收税优惠。另外,各地方政府将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发展本地经济、提升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在基础设施、土地供应、政府服务、劳工供应等方面,对外国投资者提供便利、优惠的服务,力图创造一个良好投资环境。地方政府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开展投资促进活动(招商引资),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地区间在引资方面的恶性竞争,也造成了一些问题。
对于本地企业,中国政府一直实行鼓励出口政策,当然外商投资企业也同样享受这些政策。具体而言,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行有利于出口的汇率制度。
在进口替代战略下,为降低工业化成本,计划体制下中国对内压低农产品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对外则高估人民币汇率。但自1980年代开始,为了鼓励出口,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从1981年的约1美元兑1.7元人民币,到1994年变为1美元兑8.7元人民币,此后人民币开始缓慢升值,目前约为1美元兑6.9元人民币。
二是实行汇率双轨制。
1980年代中期为了鼓励出口,中国政府允许出口企业保留一部分出口赚取的外汇,并开设外汇调剂市场,外汇调剂市场上的汇价由市场决定,出口企业可在这个市场上,以高于官订汇率出售其所拥有的外汇,这实际上也是对出口企业的一种鼓励。进口替代部门则可以人为高估的官订汇率,进口设备和技术,降低进口成本。直到1994年中国实行外汇改革,才取消了外汇调剂市场,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另外,中国还长期实行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汇率的稳定使出口企业避免了汇率波动的风险,对出口也是有利的。
二是出口退税。
按照WTO规则,出口产品可不含间接税。中国自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最初是将出口商品所含的产品税退还给出口企业。1994年税制改革后,中国取消了产品税,实行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退税制度变成向出口企业退还出口商品所含的增值税和消费税,以使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与其他国家出口商品平等的竞争地位。不过,由于出口增长很快,出口退税额快速增长,给财政带来了较大压力。同时,近年来中国外贸顺差增长过快,中国政府分批分次下调了多种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导致相当多种类的出口商品没有做到足额退税,即这些商品含有全部或部分间接税出口到国际市场。
三是外贸权改革。
在计划经济与进口替代战略下,政府控制着企业外贸权。改革开放之初,只有约10家外贸公司可从事对外贸易。实行开放政策后,除给予外商投资企业自营外贸权外,政府不断赋予生产性企业自营外贸权,即可直接出口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加入WTO后,中国彻底改革了外贸权管理制度,从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任何企业均可开展国际贸易。目前,中国有数十万家企业在海关备案,从事对外贸易,增强了出口竞争力。
四是出口促进与贸易便利化。
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出口促进,从计划经济开始,就通过举办出口商品展览会等方式,推动出口。广州出口商品展览会2006年已举办了100届,曾对扩大出口发挥过巨大作用。改革开放后,在扩大出口的政策导向下,地方政府也积极开展出口促进,已经常年形成的出口商品展览会就达10多个,如上海的华东贸易洽谈会、宁波的浙江贸易投资洽谈会、新疆的乌鲁木齐贸易投资洽谈会等。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政府更加注重规范出口促进,成立了外贸发展促进局,隶属于商务部,专司外贸促进。
作为改善投资环境的组成部分,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也一直致力于简化通关程序,加快通关速度。在上海率先实行的“大通关”改革,引入新的风险管理理念、电子报关程序和简化的检验流程,大大提高了通关速度。上海试点的成功经验迅速推广到全国,大幅度提高了通关效率。针对加工贸易出口占据半壁江山的特殊国情,中国政府不断探索提高加工贸易进出口管理效率与水平,形成了高效的加工贸易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