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遭遇成本寒冬

苏强 | 2013-01-28 11:24 970

  当前,中小企业  生产经营成本呈现持续攀升势头,不断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导致部分地方和行业的中小企业亏损面扩大、亏损额上升,甚至出

  当前,中小企业

  生产经营成本呈现持续攀升势头,不断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导致部分地方和行业的中小企业亏损面扩大、亏损额上升,甚至出现了“四贵”(用工、原材料、利息率、汇率)、“四难”(融资、招工、用地、物流)和“四降”(销售、利润、出口、投资)接踵而至的严峻局面。

  近几年,随着原材料、劳动力、土地、物流、融资等成本持续上涨,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成本压力不断加剧,利润空间一再被压缩,严重影响到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并成为削弱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根据《2011年千户民营企业跟踪调查报告》,成本上升已成为当前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方面,在宏观经济下行和成本持续上升的双重压力下,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缩小,生产经营困难加剧。2012年9月底,渣打银行公布的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为46.71,连续第二个季度回落,持续徘徊在50临界值之下。其中,投资信心指数骤降22个百分点。在重庆、湖南、浙江、广东等多省市,都出现企业利润下滑、亏损增多、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加等现象。

  另一方面,成本持续上升减弱了我国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侵蚀我国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据商务部统计,2012年上半年与2011年底相比,我国出口占主要贸易伙伴欧盟、美国和日本的市场份额分别下降了1.7、0.62和1.04个百分点。其中,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下滑尤为严峻。

  中国经济的最大组成部分工业部门,从2001年到2010年间平均产权收益率为13.8%。其中,从2005年起国内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速度开始超过外资跨国企业,前者趋近于30%,后者徘徊于20%~25%的水平,而国有企业的平均产权收益率最低,仅为15%。但目前,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生力军的中小企业,遭遇的却是成本攀升带来的“寒冬”。

  2005年至今,国家陆续出台了“非公经济36条”、“国发36号文”、“民间投资36条”、“国发14号文”等一系列扶持政策。2012年上半年交通运输部、铁道部、银监会、能源局、卫生部、教育部等20多个部委分别或联合出台鼓励民资进入的实施细则。但至今政策“落地”不尽如人意,政策效应并未积极发挥。

  成本持续攀升不但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而且已经成为削弱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更是从根本上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必须引起相关部门高度关注,亟需系统分析、综合施策,重在落实,关键在见效。文/《瞭望》新闻周刊

0
标签: 中小企业 亏损面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