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首批跨境资金归集客户增至7家
被认为是对资本项目开放有益探索的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正在成为银行沉淀客户资金的新方向。除中行、工行,外资银行中,渣打银行与汇丰银行也启动了跨境资金归集业务的试点工作。
李静瑕
被认为是对资本项目开放有益探索的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正在成为银行沉淀客户资金的新方向。
昨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中国银行获悉,去年12月1日,该行在上海率先启动跨境资金归集试点业务,目前该业务的客户增至7家,已经有6家企业在中行实现了跨境资金归集的业务。
在第一批13家试点企业中,以国有企业为主,也有部分外资企业。据了解,进入2013年,外管局除了进一步推进首批试点企业的全球范围业务开展以外,还会在北京、上海进行第二批试点企业的筛选,扩大试点范围。目前,第二批试点企业已经开始摸底。
跨境资金归集试水
跨境资金归集改革试点,简单来讲就是跨国公司在境内设置国际外汇资金主账户,境外账户和境内账户自由划转,不过资金的划转规模依然受到外管局对企业外债及境外放款额度的限制。据了解,目前外管局对公司相关额度并不太高,一般在几亿美元左右。
“跨国企业有两个现金池,一个是境外现金池,一个是境内现金池。在试点改革之前,这两个现金池是项目独立的。外管局认为两个池子需要互通,这样可以提高跨国企业的积极性。”对于外管局实施跨境资金归集试点改革,中行公司金融部产品总监林宏如此表示。
2012年12月,13家试点企业在银行陆续开启跨境资金归集业务,这一消息受到了市场极大关注。实际上,从去年3月开始,外管局已经开始对跨境资金归集业务试点进行了调研。到9月,外管局“167号文件”原则上同意北京、上海地区13家企业开展跨境资金归集试点业务,12月,这13家企业开始了该业务的试点工作,国内银行当中仅中行和工行被批准为试点银行。
据中行公司金融总部现金管理产品团队主管任琳娜的介绍,此次跨境资金归集改革试点的主体思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在岸归集,也就是中国的跨国企业可以在境内开立国际外汇资金管理主账户,用于管理、吸纳境外成员公司资金。其次是有限联通,设置外债及境外放款额度,用于进行资金跨境双向流动的总量控制。第三是主体监管,以境内主办企业为监管的主体。
对于该试点的政策突破,任琳娜表示,在资本项下,允许境外资金在境内归集、运营、管理,允许成员企业共享外债额度及境外放款额度。经常项下,实现经常项目的集中收付汇、货物贸易项下的净额结算。
从去年12月至今,中行6家国企客户已经完成了该项业务的交易。如中海集团,在12月3日外债拆入1500万美元,对外放款500万美元,完成了首笔业务交易。2013年1月5日,五矿集团获得外管局试点资格,放款额度5000万美元,1月11日,利用国际资金账户吸收境外存款500万美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或由于利率的关系,在境外资金归集的业务当中,这6家企业对外债拆入的业务需求更大。此外,中行的第七个客户阿尔卡特公司正在申请等待批复。
林宏分析称,跨国企业通过跨境资金归集业务,可以实现短期内资金的统筹,降低成本并防控风险,公司的总部也可以加强集团内部的现金管控。
银行的机会
在国内银行中,工行和中行是仅有的两家中资银行参与跨境资金归集业务试点。
“企业‘走出去’之后,从贸易向投资转化,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这种趋势会越来越猛。”林宏称,银行要迎战这种趋势的转变,银行要将境内外业务组织在一起,以新的组织方式来应对客户需求。而跨境资金归集业务有助于银行扩大客户继承,形成存款沉淀,增加银行中间业务收入。
林宏表示,企业可以在额度控制下自由转化境内外资金,会对银行贷款规模产生一定影响。但该业务可以给银行带来服务收费,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早期,还会给银行带来存款沉淀,会吸引更多客户。
中行的跨境资金归集业务系统从运行到投产,只用了3个月时间。目前该平台沉淀的存款资金日均达到1600亿元,以人民币为主,外币仅4亿~5亿元。
除中行、工行,外资银行中,渣打银行与汇丰银行也启动了跨境资金归集业务的试点工作。
“现在很多企业都来咨询我们这项业务,很多民营企业有很强烈的需求。”林宏对本报记者表示,尽管目前外管局第二批企试点中暂时未有民营企业,不过未来民营企业也有望被纳入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