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海外并购“三字经”

2013-01-21 14:13 1430

  ●2005年,中国化工集团收购了全球第二大蛋氨酸生产企业——法国安迪苏集团。4年后,安迪苏不仅自身实现了扭亏为盈,而且将蛋氨酸生产

  ●2005年,中国化工集团收购了全球第二大蛋氨酸生产企业——法国安迪苏集团。4年后,安迪苏不仅自身实现了扭亏为盈,而且将蛋氨酸生产技术带到中国,成立了南京安迪苏公司。海外并购只是第一步,关键是企业怎样实现从生产到文化的全面融合

  这两天,南京安迪苏工厂的工作人员多了起来。这里的蛋氨酸生产设备就要投产了,中控室里,技术人员专注地讨论着设备参数,记者听到了中文、英语、法语还有西班牙语。公司常务总经理茹成军笑着告诉记者:“我们的工作人员最多时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

  南京安迪苏源自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的一次实现海内外业务有效协同的成功海外并购。正式投产后,南京安迪苏将结束我国饲料用蛋氨酸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买下安迪苏的时候,大家都恭喜我收购成功。但我心里清楚这只是第一步。”中国化工集团总经理任建新说,“中国化工集团信奉买得来、管得了、干得好的海外并购‘三字经’。”

  形成利益共同体,真诚融合换来先进技术

  其实,南京安迪苏的出现,恰恰是当初法国安迪苏员工担忧中国化工收购的原因之一。

  法国安迪苏的主要产品蛋氨酸是一种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只能通过食物摄取的氨基酸,国内市场需求巨大,但只有美、法、德、日四国能生产,我国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获得国外先进技术,是很多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动力,“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收购,填补这项国内空白。”任建新说。但技术怎么在国内落地,却有很大学问。如果思路不对头,收购就会失败,有钱也买不来技术。不少中国企业都曾遭遇这种尴尬:出价最高,但海外企业却不领情,有时还会遭到当地工会甚至政府的反对。中国化工当初的收购也遇到这样的问题,由于中国的生产成本比较低,欧洲员工总是担心中国化工买下企业后会把技术拿走,把工厂移到中国,海外公司会被关闭,自己就失业了。

  “回想起来,当初能成功收购安迪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反复真诚地跟员工讲,我们不会裁员,而且会尽可能支持安迪苏走出困境。”任建新说,要想成功引进先进技术,就不能只想自己要什么,而是要从实现共赢角度出发,真诚帮助海外企业取得良好发展。海外企业的技术和市场经验都比我们丰富,我们多支持、少干预,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他们往往自己就能发展的很好。

  并购之后的几年中,中国化工说到做到,通过稳定管理层,激励职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法国安迪苏实现了盈利能力增长10倍的好成绩。海外企业实现了良好发展,对集团的认同度就高,就更愿意支持集团发展。这个时候再将技术引入中国,海外企业会真心帮忙。

  南京安迪苏就是在这样双赢的背景下诞生的。安迪苏的老员工、南京安迪苏总经理葛瑞蒙告诉记者,安迪苏在并入中国化工集团前,就有过在亚洲建厂的计划,只不过当时选址在新加坡。后来企业遇到困难,计划就搁置了。当市场回暖时,中国化工集团提出成立南京安迪苏工厂,双方一拍即合,“现在我们的老板在中国,进军亚洲市场的第一站当然首选中国”。

  为了让海外员工更安心,中国化工集团还特意把南京安迪苏并入法国安迪苏,使之和西班牙安迪苏一样,成了法国安迪苏的一家海外工厂。这样,南京安迪苏和法国安迪苏就不是竞争对手,而成了利益共同体。法国安迪苏支持南京工厂建设的动力更足,安迪苏总部在全球招募员工到中国做技术支持,不少人主动报名。“所以你会在中控室听到好几个国家的语言。”茹成军说。

  向子公司派“实习生”,把海外企业当老师

  在中国化工集团看来,“走出去”的意义,不仅在于获得国外最先进的技术,更在于学习国外卓越的行业管理经验。任建新说:“海外企业的国际市场经验和现代企业管理经验都比我们丰富。我们是人家的老板,但人家是我们的老师。把好的经验吸收进来,整个集团才能更强大。”

  一般企业是向子公司派驻管理层,而中国化工集团则是派驻“实习生”,专门负责学习先进管理经验。被派到法国安迪苏公司的是彭海涛,如今他已是南京安迪苏生产准备部经理。海外“实习”的五年里,他“西化”了不少。彭海涛说:“法国人做计划,一定会尽可能考虑周全。比如接待中国员工赴法短期培训的计划书,要细致到谁来办护照、买机票,要不要买医疗保险,甚至包括迷路了该找谁。一开始我觉得有点儿影响工作效率,后来慢慢发现计划做细了,可执行性就强,有时候效率反而高。”

  这种细致作风被带到了南京安迪苏。虽然工厂还没正式投产,但记者进入工厂的第一件事仍是接受安全培训。专职安全员详细介绍了注意事项,展示了逃生地图,甚至演示了警报声。

  当然,国情不同、文化不同,中外员工之间也会有不同意见。“任总要求我们尽量尊重法国团队的意见,因为法方毕竟经验更丰富。”茹成军说。

  为此,南京安迪苏做了不少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比如,为了保证投料安全,南京安迪苏特地找了一辆空的液氨运输车进行演练,结果车刚进场,就被法国员工喊停了,理由是虽然车是空的,但里面可能有微量液氨残留,影响员工健康。“中国员工说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但我们仍然按法方的要求水洗了储运罐。”彭海涛说,“虽然这影响了项目进度,但我们希望给所有员工传达一个信息——对安全生产多重视都不为过。另外这对我们提高管理水平也是一种促进。”

  不仅是在南京项目,法国安迪苏核心高管层还积极参与中国化工集团全系统的生产运营管理提升。“我们收购了几家海外企业,目前看来消化吸收得都还不错。但中国企业毕竟刚开始尝试‘走出去’,在资源全球化配置方面还有欠缺,中国化工集团也不例外。我们还要向国外跨国企业多学习,在实践中多摸索。”任建新说。

0
标签: 蛋氨酸 中国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