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撤离中国并不容易
香港《南华早报》12月12日文章,原题:中国增长的市场成为跨国公司新卖点 跨国公司正重新评估其在华业务。简言之,从繁荣中国到新兴亚洲国家的产业转移已开始,但并非所有企业都随波逐流。
香港《南华早报》12月12日文章,原题:中国增长的市场成为跨国公司新卖点 跨国公司正重新评估其在华业务。媒体称,中国与日俱增的劳动力成本和美国更为廉价的能源,正令一些公司返美。京沪等内地国际化都市的生活成本迅速上升,也促使跨国公司及其外国职员撤离……过去5年来,我多次参加辩论此类问题的会议。但迄今尚未出现大规模产业转移现象。从国际范围看,京沪的薪资水平仍仅为纽约的20%。时代或许在变,但变化方式迥异于外界的设想。制造业在全球流动并非新闻。所谓亚洲新兴国家正在或将很快取代中国成为新“世界工厂”的说法未免太过夸张。
首先,许多跨国公司确实在追逐低成本,但并非所有公司都如此,其实只是少数。更可能的情况是,跨国公司正加大对华投入。早在2009年上海美国商会的调研就发现,大多数公司开展在华业务的动机是中国的资源和销售,而非单纯注重资源。如今这已成为跨国公司的普遍共识。
其次,尽管中国大都市的经营成本持续上升,但许多跨国公司已将生产线迁往内地和西部,这些地区正为其提供当初只有在经济特区才能享受到的优惠待遇。
第三,尽管一些企业撤离,但其他新兴国家无论如何也成不了另一个中国。最重要的是,它们不能提供中国商业环境所具有的庞大规模、门类和相关基础设施。
简言之,从繁荣中国到新兴亚洲国家的产业转移已开始,但并非所有企业都随波逐流。最重要的是,跨国公司在华既产又销的新策略,将令任何搬迁决定都变得艰难。(作者丹·斯坦因博克,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