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伦敦到卢森堡 离岸人民币业务重中之重

嵇晨 | 2012-12-06 11:02 1090

  [ 人民币产品的确吸引了不少当地的欧洲私人客户,他们希望通过中国银行做投资理财业务,部分欧洲零售客户倾向于把一部分资金腾挪到中资银行

  [ 人民币产品的确吸引了不少当地的欧洲私人客户,他们希望通过中国银行做投资理财业务,部分欧洲零售客户倾向于把一部分资金腾挪到中资银行,分散资产的风险 ]

  人民币国际地位的上升、中欧经贸关系的活跃,使欧洲大陆的版图中出现越来越多的中资银行身影,在加速海外市场和业务的拓展中,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俨然成为其中不可忽略的助推力,而危机中的欧洲银行业又给中资银行的海外迈进提供了百年难遇的发展机会。

  近日,中国银行卢森堡分行副总经理张卫在当地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受益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2011年中国银行卢森堡分行的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量达到500亿元,预计2012年将完成1000亿元的总量。

  抓机遇发展人民币业务

  “离岸人民币业务是近两年中资银行在海外的重中之重,目前境外人民币要实现走向全球,基本上是通过香港等亚洲地区,但被视作欧洲金融中心的卢森堡有着灵活的融资平台优势,也是可以大力拓展欧洲地区离岸人民币业务的绝佳平台。”张卫对本报记者表示。

  对此,工银欧洲,即中国工商银行(欧洲)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明对本报记者表示赞同,“虽然伦敦成为香港之外的又一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但中欧之间的大量贸易和并购资金往来,很多都经转卢森堡,这使得当地的人民币市场能够辐射到整个欧洲,而且人民币跨境应用力度不断加大、业务发展潜力无穷,都为在欧洲的中资银行拓展海外市场和发展跨境业务创造了良好契机。”

  北京时间本周二凌晨,德意志银行发布2013年离岸人民币市场预测报告,2013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量将增至30%至4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在全球贸易额的15%左右。

  事实上,欧洲整体经济增速放缓和不少欧洲企业暴露经营危机,给渴望拓展欧洲市场的中国企业带来投资并购的机会,中国对欧洲的投资和收购额度在近两年中明显放大,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已经实现高速增长。

  鉴于其优惠的税收政策,卢森堡已经被视作最开放灵活的并购平台,据介绍,一般需要中国东部大省一个省行完成的百万亿元结算规模,在卢森堡只需几个业务员就可以轻松完成,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欧之间投资往来加大,未来欧洲地区的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高速增长非常令人期待。

  欧洲人民币市场升温

  今年以来,上述两家中资银行分别在卢森堡当地举办了数次针对欧洲当地银行或高净值投资人的人民币国际业务小型路演,广受欢迎。据了解,中行卢森堡分行多次邀请当地投资人了解人民币离岸业务,而工银欧洲也积极接洽数十家欧洲地区的银行机构,就如何帮助它们拓展离岸人民币业务、银行间清算和汇款等系列工作做了介绍。

  “只有一起把离岸人民币这块蛋糕做大做强,海外中资银行的市场份额才会提高,”高明表示,从目前看,欧洲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潜力非常大,现有的中资银行之间根本不会构成竞争。

  德意志银行报告同时显示,基于香港之外的离岸金融中心包括伦敦、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在内的人民币业务稳定增长潜力,预计每天合计人民币离岸交易量将上升到25亿至30亿美元,截至2013年底,离岸人民币存款总额将达到1.25万亿元。

  “现在来看,南欧为首的欧洲银行业面临困难和更严格监管,而中国银行业目前的体系仍然比较健康稳健,我一点也不奇怪欧洲市场对人民币债券产品产生投资兴趣。”普华永道中国银行业和资本市场部主管合伙人梁国威对本报记者表示,欧洲银行业出现的系列危机不仅给中国企业“出海”投资并购带来机遇,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同样是实现海外业务扩张的“百年一遇”好机会。

  拿卢森堡来说,得益于金融保密法并在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方面经验丰富,卢森堡金融市场向来吸引着来自欧洲乃至全球不同地区的高净值私人客户,而人民币国际化“出海”浪潮和其本身长期的升值预期,给中资银行的人民币海外零售业务带来发展契机。

  张卫表示:“人民币产品的确吸引了不少当地的欧洲私人客户,他们希望通过中国银行做投资理财业务,而且由于债务危机导致很多欧洲的银行面临去杠杆化的紧迫任务,很多欧洲零售客户开始对自己国家的银行产生质疑,相反,中资银行借助中国强大的经济力量和自身稳健的运营开始受到欧洲客户的信任,部分欧洲零售客户倾向于把一部分资金腾挪到中资银行,分散资产的风险。”

  一位来自西班牙的家族信托管理者对本报记者表示:“我非常看好人民币的升值空间,而且相比遇到困难的一些欧洲银行,中国的银行系统非常稳定,国内经济增长健康,我很希望了解如何购买人民币‘点心债’,相信现在是持有部分人民币资产的好时机。”

  据德意志银行报告预计,2013年人民币对美元将继续升值2%~3%,离岸人民币债券及定期存单净发行量预计将达到人民币2100亿元,发行总量可能将达到人民币3400亿元。

  没有包袱的卢森堡

  事实上,中资银行落户欧洲早已有之,素来以英国伦敦和德国法兰克福为主,但近年来随着伦敦市场对中资银行海外业务开展诸多政策限制,连接法德的“欧洲金融中心”卢森堡日渐跃入人们视野。据本报记者了解,除了中国银行卢森堡有限公司、工银欧洲,中国建设银行也已确定在卢森堡开设分行,国家开发银行在当地也有业务开展。

  梁国威表示,卢森堡的好处在于政策友好,以及监管灵活,中资银行可以通过在卢森堡注册独资子行,持有卢森堡银行金融机构的全牌照,实现个人、对公和资金等系列业务全覆盖,并借“欧洲一体化”的便利,以驻卢森堡全资子银行的法人模式,在欧盟其他成员国辖区内开设分行,大量降低海外扩张的经营成本和牌照限制。

  目前,中国银行卢森堡有限公司和工银欧洲都已经通过这种“跨国开设分支机构”模式在荷兰鹿特丹、比利时布鲁塞尔、葡萄牙里斯本等多地区开设分行。

  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成立继香港之后的人民币离岸中心方面,梁国威认为,需要考虑的是这个市场对于人民币的需求和整体的贸易量,以及其中的一系列供需关系。

  “今年有银行在伦敦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也可以说是中国政府需要测试伦敦市场能不能成为一个新的人民币离岸中心。”梁国威对本报记者表示,历史上,英国在中国和欧洲大陆的经贸关系中都占有非常大的优势和重要性,因此过去大部分中资银行落户欧洲首选伦敦,然而,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西方监管机构对银行业监管的日益严格,英国金融监管机构大幅减少批准分行的设立数量,中资银行以伦敦为中心的海外业务开展受到限制,这似乎与伦敦力争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意图有些相悖。

  公开媒体报道,前阵子多家中资银行联名向英国财政部致信,称不公平的监管规则和严厉苛刻的流动性规则,使中资银行很难把英国作为中心扩张欧洲业务,并称打算集体退出。

  这给雄心勃勃的卢森堡带来很大机遇。“今年以来,卢森堡财政部、经贸部和大公王储等要员多次访华,积极探求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财政部会面洽谈。”梁国威认为,相比伦敦金融中心在监管方面的诸多牵制,没有包袱的卢森堡可以放开手脚,对中资机构表示出尽可能的政策友好。

  除了发展海外业务,不少中资银行在考虑自身海外扩张的时候,也在衡量对海外银行兼并收购的可能性,“但目前来说,银监会对此仍然持谨慎保守态度,毕竟收购后如果出现接管问题或经营风险,会对国内银行主体产生连带影响。”梁国威表示。

 

0
标签: 欧洲 卢森堡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