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中国经济中长期内仍有高速增长潜力
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日前发布报告称,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充沛,目前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仅仅处在东亚经济体黄金增长期的前半段,随着市场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转型的成功推进,中国经济中长期内仍有高速增长的潜力。
图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图片来自上交所报告截图。
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日前发布报告称,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充沛,目前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仅仅处在东亚经济体黄金增长期的前半段,随着市场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转型的成功推进,中国经济中长期内仍有高速增长的潜力。
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日前发布题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充沛》的报告。报告指出,根据宾西法尼亚大学编制的购买力平价数据,中国的人均 GDP 在 1995-2010 年期间由 3000 美元提高到 10000美元(2005 年不变价)。这相当于日本在 1951-1967 年,台湾省在1970-1987 年以及韩国在1970-1989 年的发展阶段。如果我们在更长的时间内观察这些成功转型的亚洲经济体的增长经验,可以发现两个特征:第一,它们都呈现了一种高速增长模式。这些经济体从初期低收入水平和低增长的状态出发,之后都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经济增长大幅加速的过程,然后随着它们的收入水平趋近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增长开始逐步减速。第二,这些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保持很好的持续性,在相对长的时期维持了较高的增速,历史经验表明当时的日本、新加坡、台湾和韩国的经济后来又高速增长了15-20年。
报告指出,中国过去30年的增长轨迹基本上重复了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经济追赶过程的前期阶段所走过的道路。不过,与他们相比,由于我们相对稳定的政治制度、较早较快实现的人口转型、在建国初期由医疗和教育改善而带来的人力资源的快速积累以及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生产力提高,我们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上就开始了经济起飞,并且在30年的时间内维持了一个更快的增长速度。
报告称:“目前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仅仅处在东亚经济体黄金增长期的前半段,随着市场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转型的成功推进,中国经济中长期内仍有高速增长的潜力。”(中新网财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