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信贷创新

桑晓霓 |2012-10-24 09:561412

【中国需要信贷创新】中国需要更多的信贷创新,推动其金融体系变得更加有利于市场发展,并更有效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在介于大型国有金融机构和半黑社会性质的非正规放贷机构之间的领域,中国进行了许多实验,唐宁的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需要信贷创新】中国需要更多的信贷创新,推动其金融体系变得更加有利于市场发展,并更有效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2012年10月19日 06:35 AM

  英国《金融时报》 桑晓霓报道

  国庆一周长假(十月的第一周)还未开始,北京已经出现了罕见的蓝天,空气也变得难得的清新,这表明许多中国工厂已经停产。

  中国经济增长正在放缓,银行业的麻烦才刚刚开始,因为造船业和钢铁业等许多行业贷款拖欠问题越来越严重——这是金融危机后资本配置不当导致的恶果。

  在2009年和2010年,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是信贷过度增长。如今的情况更为复杂。由于担心坏账增加,银行现在特别谨慎。中国大型国有银行发现,大型国有企业客户对资金没有多少需求。然而,大型国有银行又看不上那些确实需要资金的中小型企业。

  这些民营企业没有多少东西可以作为其贷款的担保。另外,银行家们怀疑这些企业的账目可能造假。而鉴于中国海外上市公司最近丑闻频发,他们的怀疑有充分的理由。

  今年9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该规划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减少中国借款者对银行的资金依赖。

  就企业家来说,他们对银行怀有戒心,认为银行放贷是有附加条件的。投资公司上海云月投资(Lunar Capital)创始人之一苏丹瑞(Derek Sulger)表示:“他们相信,要从银行拿到资金,就得同政府搞好关系。”

  这一切正导致中国经济体系的资金流动出现问题。例如,如今许多消费品企业收入增长的来源是越来越多的应收账款,因为体系内现金不足,这些消费品企业的经销商无法支付货款。与此同时,在位于北京核心地段的一个写字楼集中区,唐宁正响应央行指令、为降低企业对银行的资金依赖做出自己的贡献。

  唐宁办公室门口两侧挂满了他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和奖状:“北京市优秀青年党员”、“诚信纳税人”,等等。

  唐宁掌管着宜信(CreditEase)。宜信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那些有多余资金但不愿意存银行(因为希望获得更高收益)、也不愿意投资股市(因为担心风险太高——目前中国股市已跌回约10年前的水平)的人,可以将资金借给那些有资金需求的人。唐宁表示:“如果没有信贷,许多人将遭遇困难。”

  6年前,唐宁从Kleiner Perkins和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的风险投资家那里获得投资,创办了宜信。后来,宜信又获得了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旗下私募分支的投资。如今,宜信已发展出一个拥有逾5万名投资者和逾25万名借款者的网络。宜信的借款者来自各色人群,既有抱负远大的学生,也有梦想开面包店的家庭主妇。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借款人,许多人都与宜信有过多次合作。

  宜信发放的贷款总额在20亿至30亿美元之间。该公司在中国70个城市设有网点,在乡村地区也有20家网点,拥有1.5万名员工。公司员工对借款人做大量背景调查,处理贷款发放,并在个别借款人无法还款时帮助收款。

  唐宁在这一过程中建起了庞大的数据库和征信体系。这给了唐宁一个显著的优势,因为在中国,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信任,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没有一个中国人会相信近亲以外的任何人。中国没有一家上规模的信用评级机构,这意味着信用担保公司往往缺乏客户详细信息来弥补信任的缺失。这不仅阻碍着债券市场的发展,也阻碍着中小企业获得贷款。

  【中国需要信贷创新】中国需要更多的信贷创新,推动其金融体系变得更加有利于市场发展,并更有效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2012年10月19日 06:35 AM

  英国《金融时报》 桑晓霓报道

  字号

  最大较大默认较小最小

  背景

  评论打印电邮收藏

  宜信的复合年增长率一直超过50%。但一些投资者和支持者担心,中国政府可能会让宜信关门,因为宜信没有金融特许牌照——唐宁认为宜信不需要牌照,因为宜信本身并不直接放贷。

  在介于大型国有金融机构和半黑社会性质的非正规放贷机构之间的领域,中国进行了许多实验,唐宁的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需要这样的创新,来推动其金融体系变得更有利于市场发展,并更有效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创建一个更健全、更多样化的信贷基础结构,是中国实现发展的关键。

  中国本土私募集团对搭建这种融资交流平台情有独钟。中信资本(Citic Capital)和弘毅投资(Hony Capital)都支持一些更主流的租赁公司和其他非银行贷款机构开展类似的项目。(中信资本和弘毅投资或许算得上中国本土一流的基金公司。)中国未来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类实验的情况。

  本文作者是英国《金融时报》首席国际金融记者

  译者/邹策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包商银行接管组负责人就有关问题答《金融时报》记者问

2019-06-17 13:54
20828

工银租赁获评《金融时报》年度最佳金融租赁公司

2018-12-06 13:39
1597

央行金融时报:稳步推进互金和P2P整治工作

2018-07-31 17:36
12285

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负责人就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上行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

2018-03-23 09:27
6950

金融时报:中国放开金融管制进程受阻

2017-01-22 13:33
26052

【离岸资产规划】英国《金融时报》:中国养老市场未来商机无限

2015-04-16 15:59
1121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