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剑平:中国未来增长须靠改革红利
【财新网】(记者 霍侃 于海荣)“过去是靠人口红利,未来中国可能要靠改革红利。大多数行政性垄断行业的改革,重要的不是区分国有、民营还是外资企业,而是要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放开让大家公平竞争。
【财新网】(记者 霍侃 于海荣)“过去是靠人口红利,未来中国可能要靠改革红利。”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兼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如是说。
范剑平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指出,发达国家制度比较健全,完善的空间相对不大,但中国有所不同,中国的市场化进程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未来这些方面还有改革空间,通过获得改革红利,中国经济还会维持较高增长。
近日,刚刚卸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的林毅夫在回国后指出,中国经济还有很大潜力,未来20年有望维持8%的增长。
范剑平认为,说未来20年能维持8%的增长可能有点乐观,但如果能获得改革红利,至少在“十二五”期间维持8%的增长应该没问题。
对于具体改革措施,范剑平认为,首先应该通过完善制度来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创新和科技研发。
目前的问题是,在收入分配上,是与政府关系近的先富起来,而不是搞技术创新的先富起来。有些企业投入大量精力、财力搞研发,但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好,一旦被“山寨”,前期的投入就收不回来了,导致企业不愿意搞创新,而是设法与政府拉关系。“未来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要完善,让搞技术创新的企业先富起来。”范剑平指出。
对于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范剑平一直不主张让政府来选择,而是应该交给市场,让企业自己做。政府给出大的指导方向即可,给市场留出足够的纠错空间。
“政府怎么能保证选择的产业方向就是对的呢?”范剑平指出,从美国和日本的经历看,政府未必能选择对。当年日本政府和大银行选择模拟信号产业作为发展方向,但后来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革命;美国产业政策选出的产业也没有发展得很好,反而是市场自发发展起来的3D动画等产业发展很好。对于中国而言,现在政府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不一定就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范剑平认为,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政府应该做的是把要素价格理顺,使价格能真实地反映市场需求,而不是直接去选择产业方向。
垄断行业是中国下一步改革的关隘。林毅夫认为,某些行业的垄断是改革初期中国实行“双轨制”的遗留问题之一,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在垄断行业改革中,林毅夫认为,对于少数天然垄断行业,国营和民营都面临同样的问题,重要的是加强监管。
范剑平认为,垄断分为自然垄断和行政性垄断,目前只存在极少数自然垄断领域,大部分是行政性垄断。在很多行政性垄断行业,不是国营、民营之分的问题,有些垄断的大型民营企业也是呼风唤雨,跟权贵资本搅在一起,与国企没什么区别。所以,大多数行政性垄断行业的改革,重要的不是区分国有、民营还是外资企业,而是要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放开让大家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