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中国经济四季度企稳 短期调控应更重投资

周锐 | 2012-09-11 20:03 1035

  中新社天津9月11日电 (记者 周锐)世界银行原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11日在天津预测说,中国经济增速将于今年四季度企稳回升。他表

  中新社天津9月11日电 (记者 周锐)世界银行原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11日在天津预测说,中国经济增速将于今年四季度企稳回升。他表示,中国短期应偏重于从投资着手来刺激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中性的货币政策。

  2012年来,中国经济延续逐季下行态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7.8%,近3年来首度回落到8%以下的区间。统计局日前公布的8月份宏观经济数据也显示中国“稳增长”仍需继续努力。

  林毅夫指出,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因素有两个。首先,伴随着欧洲等地需求的削减,中国出口呈现出较为疲软的态势;其次,当年“四万亿刺激计划”的大部分项目已到最后阶段,投资需求出现不足。

  林毅夫表示,本轮危机不是马上就能够结束,因此中国当前需要刺激内需来应对出口下降的压力。

  “刺激内需有两个方法,一个是投资,另一个是消费,我偏向于投资”,林毅夫表示,短期看,投资可以创造需求、增加就业,为未来的增长打下基础,而单纯的刺激消费并不具备可持续性。

  在本次论坛举行前夕,中国国家发改委密集批复了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总投资额近8000亿元人民币。官方用基础设施稳增长的举措也是本次论坛各方热议话题。

  对此,林毅夫表示,中国的基础设施在过去30年里有巨大改善,但很多城市在这方面还较为薄弱。此番批复的项目,能够在解决交通堵塞、改善城市环境等工作中发挥非常好的作用。而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这些项目大多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支出而非货币扩张,这将能够避免投机升温等负面效应的出现。

  林毅夫指出,针对基础设施投资不仅在中国能发挥作用,在全球范围也是一个新的范式。他表示,在高收入国家,投资基础设施的回报不会很高,与此同时,非洲、南亚、拉美等地的国家正面临基础设施方面的瓶颈。因此,引导高收入国家将资金投入低收入国家的基础设施领域,既能帮助低收入国家发展,亦能帮助发达国家增加就业机会,创造出口市场。

  林毅夫强调,这样一种全球范围内的“马歇尔计划”可以让世界从危机回归常态,对所有国家都是有利的,他希望此次夏季达沃斯论坛能成为推动这一新思想的一个重要平台。

0
标签: 林毅夫 天津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