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顺差”破局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赵晓玲 |2012-08-29 22:231642

  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实现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逆差。与今年第一季度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相

 

  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实现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逆差。与今年第一季度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相比,二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呈现明显的一增一减格局,即经常项目顺差增加,而资本项目逆差扩大。我国在过去10年维持的“双顺差”破局,国际收支逐步趋向平衡。

  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832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203亿美元(含净误差与遗漏),国际储备资产增加629亿美元。与今年第一季度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相比,二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呈现明显的一增一减格局,即经常项目顺差增加,而资本项目逆差扩大。我国在过去10年维持“双顺差”,国际收支失衡,目前,经常项目出现顺差、资本项目出现逆差,国际收支逐步趋向平衡。

  经常项目顺差进一步收窄

  上半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83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经常项目顺差收窄,经常项目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2.3%,较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国际上将经常项目差额控制在GDP4%以内视为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指标。2005年~2009年期间,我国贸易顺差不断上升。2005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一举跃过4%标准线,达5.9%,并在2007年一度升至10%以上。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之比逐年下降,2010年回落至4%,2011年进一步降至2.8%,今年上半年进一步回落,表明国际收支进一步平衡。

  分季度看,一季度经常项目顺差为235亿美元,二季度为597亿美元,较一季度增长1.54倍。具体来看,我国的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来自于货物贸易顺差,二季度贸易顺差高达913亿美元,是经常项目顺差扩大的主要原因。而贸易顺差大涨主要是源于国内经济持续放缓、终端需求疲软、二季度进口增速明显低于进口,因此贸易顺差大幅增加。我国资源相对比较短缺,因此主要进口资源、能源型原料,而在经济处于下行期时,国内企业对进口资源、能源型原料生产需求下降,从而导致进口的减少。二季度服务贸易持续逆差,逆差的规模与一季度基本持平,达187亿美元。不过与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额仅占货物贸易的1/10,而服务贸易差额占到货物贸易差额的1/4,表明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仍然较弱。

  跨境资本流动双向变化

  上半年,资本和金融项目(含净误差与遗漏,下同)逆差203亿美元。其中一季度,随着国际市场环境的转暖,国际资本回流中国,资本和金融项目由2011年四季度逆差480亿美元转为顺差511亿美元。二季度,在国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再现净流出714亿美元。

  部分资金出现外流。资金外流一方面是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国际资金避险情绪加大,纷纷流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转而流向安全系数较高的美元。二季度美元指数重返80,不断创出新高,在高位保持震荡。另外,人民币升值预期下降,贬值预期升温,而且伴随国内经济持续放缓,房地产调控措施不放松,对热钱的吸引力弱化,致使资金出现外流。

  外商直接投资同比下降。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591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这主要是受到欧债危机反复以及美国经济复苏放缓影响,促使外商投资趋于谨慎。同时,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土地供应趋紧等,也对外商投资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扩大。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16个国家和地区的2163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下同)354.2亿美元,同比增长48.2%。一方面是由于对外直接投资政策逐步放宽,政策不断加码支持企业“走出去”,资本流出渠道正在拓宽;另一方面,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格局转变,产业转移加快,我国正抓住机遇,加大对外投资力度,以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布局中抢占世界产业制高点。

  因此,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双向变化特征。除了跨境资本双向流动加快外,居民和企业结汇意愿下降也是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逆差的一个原因。从银行代客资本项目跨境收付数据看,上半年我国境内企业和个人仍保持资本净流入,达到776亿美元。但从银行经常和资本项目代客结售汇的数据看,上半年境内企业和个人结售汇顺差295亿美元,远小于跨境收付顺差791亿美元。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逆转,当前境内企业和个人由做空转向做多美元,开始“负债本币化、资产外币化”的财务运作。当前外汇形势变化表明外汇资产持有从央行转向境内机构和个人,居民和企业的美元资产池在慢慢形成,外资主动撤离的迹象尚不明显。

  上半年,资本项目逆差与经常项目顺差相抵,国际收支口径的储备资产(剔除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仅增加629亿美元,同比少增78%,其中外汇储备资产增加636亿美元,少增77%。二季度储备资产减少118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减少112亿美元。一般来说,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储备会随之增长;国际收支双逆差,外汇储备则负增长。目前在我国经常项目、资本项目一逆一顺的态势下,外汇储备变动是向更平衡的方向发展。

  总体来看,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减少、外汇储备增长放缓,源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从世界经济环境来看,主要新兴市场普遍出现资本外流、储备减少、本币贬值,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受到影响在所难免。

  从下半年来看,世界经济将持续低迷,预计我国出口将保持低位增长,而国内出台预调微调政策保持经济平稳增长,进口将有所回升,贸易顺差将进一步收窄;而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进一步贬值,国内市场对资金的吸引力进一步下降,预计下半年国际收支将进一步趋于平衡。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研究部)

0
标签:国际收支 顺差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