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副总裁朱民:人民币国际化走的是创新模式

未知 | 2012-07-31 21:23 1074

 建言未来十年的中国  编者按  由复旦大学主办、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赞助的“上海论坛”第七届年会于2012年初夏举行。今年论坛的主题是

 建言未来十年的中国

  编者按

  由复旦大学主办、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赞助的“上海论坛”第七届年会于2012年初夏举行。今年论坛的主题是:“经济全球化与亚洲的选择:未来十年的战略”。

  《瞭望东方周刊》独家专访了与会的IMF副总裁朱民、美国前国务卿斯坦伯格、博鳌亚洲论坛前秘书长龙永图、联合国前副秘书长陈健等嘉宾,他们对未来关键10年中国政治、经济、外交、软实力、能源等热点问题的发展走向提出建言。

  朱民:人民币国际化走的是“创新模式”

  中国是否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既重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决定国家实力的不是总体GDP,而是人均GDP、科技、文化、人的素养、制度。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既不要低估GDP的作用,也不要高估GDP的作用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龚瀛琦 | 上海报道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将占全球GDP半壁江山

  《瞭望东方周刊》:现在欧债危机有深化趋势,此前关于希腊“脱欧”的传言很多,希腊大选后的结果似乎让大家松了一口气。你此前是怎么看的?

  朱民:第一因为政府选举,第二个因为希腊存款正在流失,所以大家比较担忧。我们认为,希腊还是应该留在欧元区,相信他们也会留在欧元区。目前来看,欧洲各个国家领导人,包括希腊民众也是这样希望的。不然对希腊本国、欧元区、全世界影响都很大。

  当然,我们尊重希腊政府和人民的决定,也会对各种情况做预测分析和准备。新政府上台,对于后续的政策,我们也会进一步讨论。我们的责任是稳定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稳定,并且对此很有信心。

  《瞭望东方周刊》:你如何看待欧元区的未来?

  朱民:欧元危机的根源在于,有一个货币联盟,却没有一个财政联盟,所以使得它的货币运行比较困难。但我们依然要看到,整个欧元区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它的财政水平也不是最糟糕的,甚至它的债务水平比美国和日本还要好,消费水平也很高。如果把它看成是一个“国家”的话,其实整体水平还可以。

  但问题是,欧盟不是国家,只是货币联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央行和财政,所以才会出现这些问题。欧元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储备货币,不会受短期汇率变化的影响。

  《瞭望东方周刊》:今年全球经济是否会因此放慢增长?

  朱民:全球经济今年应会整体放慢,我们估计增长率会在3.2%左右,比2011年的4%慢不少。

  第一季度开始,经济有所缓和,美国走势比较强,欧洲略有反弹,但是最近波动进一步加大,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看来也在放缓。下行风险从现在来看是增加的。

  另外,虽然整个世界经济增长在减速,但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差距却在扩大。比如说,今年预计全球增长率为3.2%,发达国家1.5%,而新兴市场国家则有5.5%,相差4个百分点。去年全球经济增长4%,发达国家2.2%,新兴市场国家有6.2%,也是4个百分点。差距一直存在,而新兴市场国家增长速度一般可以达到发达国家的两三倍。

  我们预测今年是很关键的一年。用可比较价格来衡量的话,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可以达到全球GDP总量的50%,这是非常可喜的一个变化。

  人民币走了一条很聪明的路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是不是应该加强对资本流入和流出的管理?

  朱民:怎么来管理资本流动对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未来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之一。前面提到新兴市场国家GDP占到全球50%,但是金融财产只占19%。资金流入当然是好事,帮助基础设施投资、产业发展、金融市场改革,但如果反复波动的话,冲击也会很大。

  我们发现能够抵御波动的,只有新兴市场国家自身的金融改革---加强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制度建设,只有一个好的金融市场才能吸收和消化更多的资金。

  另外,如果资本流动太大影响到了宏观经济,我们也鼓励一些国家采取新的措施,这得到了很多新兴经济体的赞赏。而这个前提不是对市场的干预,不能通过汇率的波动来判断,而要看是否影响到了宏观经济,再采取动作。汇率肯定还是第一位的,只有在汇率不能吸收(影响)的情况下,再采取其他的措施。

  《瞭望东方周刊》:再问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人民币什么时候可以成为储备货币?

  朱民:人民币汇率关键点不在于水平,而在于机制,要更多地放到市场调节的机制上。以后会朝这个方向走。金融最终是为实体经济服务,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资源配置有效。这是进一步改革开放和世界接轨的过程,各个方面的过程都是沿着这个方向走。

  传统理论认为,应该先完成资本账户开放、货币可兑换,然后再国际化,但是现在看来也未必完全对。世界从来没有经历过中国这样巨大的经济规模、人均GDP很低、甚至金融体系不完整的一个经济体融入到全球化的过程,所以中国一定会创造出一个新的模式。人民币走了一条很聪明的路,贸易结算的人民币化程度,现在已经达到10%,走得非常快了。

  同时,大家也很关注人民币什么时候可以成为储备货币。其实这既重要也不重要,每个国家情况不一样。我们看德国,马克国际化走了50年,一直是管理和浮动渐进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一直把汇率波动和国际化开放程度、劳动力成本、企业改革连在一起,所以这50年来它汇率不断升级,竞争力也不断提高。

  日本的汇率改革在广场协议以后经历了较大波动,加上宽松的货币政策,最后形成了一个巨大泡沫。

  中国渐进地走人民币利率改革,同时推进国际化的过程,是我们的创新模式,一定会打破传统的理论框架。

  另外,关于人民币结算问题,重要的不是储备货币,而是储备产品。如何让人们持有人民币呢?必须投在以人民币计价的产品上。所以,在人民币贸易结算过程中,开放投资渠道,然后加强监管,扩大流动性,市场形成了,人民币自然就国际化了。

  《瞭望东方周刊》: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是否可能出现利率市场化?

  朱民:利率市场化不仅仅是放开的过程,还是一个市场竞争、透明度、监管、治理机制的问题。利率放开只有在金融机构本身已经独立自主以后,朝着市场化方向才可以完成。

  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加强资本机制、商业化运作、改变股权、国际资本介入等,都很重要。要逐渐使银行行为市场化、企业行为市场化,这样的环境下利率才能起作用。

  中国硬着陆风险不大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把稳定增长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有人担忧是否会加大硬着陆的风险?

  朱民:我们认为还是会软着陆,硬着陆风险不大。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并不一定是坏事。之前的刺激经济政策,反弹很强,但主要是靠投资拉动和贷款支持,这是再杠杆化的过程,10年的投资比重占到48.7%,肯定是不可持续的。

  同时,关键在于在降速的时候要调整结构,比如放开服务业、增加就业、缩小收入差距、拉动内需等,很多结构性的问题要解决。要从贸易拉动走向投资拉动,然后现在还要靠内需。

  更主要一点,想让老百姓消费,先要让老百姓有钱。先开放服务业,再加强创新。税收要走向一个更广的税基,这些都是改革的过程。

  总体来说,我对中国经济还是很有信心,我认为今年经济增长还是能够维持在8%左右。

  《瞭望东方周刊》:有研究认为2030年中国会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你如何看待中国未来10年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变化?

  朱民:中国是否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既重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决定国家实力的不是总体GDP,而是人均GDP、科技、文化、人的素养、制度。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既不要低估GDP的作用,也不要高估GDP的作用。'

  朱民

  现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IMF)副总裁,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1952年生于上海,1982年毕业于复旦(微博)大学经济系,后赴美留学,普林斯顿大学公共行政管理硕士,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博士。朱民还是世界经济论坛董事会董事、普林斯顿大学校董、复旦大学荣誉校董和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全球指导委员会委员。

0
标签: 朱民 复旦大学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