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涉“保理业务” 与银行“短兵相接”
第三方支付企业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纷纷涉足传统商业银行所开展的“保理业务”,跟银行短兵相接。第三方支付寻求业务转型,未来前景几何?
据经济之声报道,第三方支付企业“快钱”公司日前表示,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将把业务从传统支付领域扩展到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上来,重点开展资金归集和应收账款融资两项新业务,但商业银行早就有相对应的“保理业务”,第三方支付寻求业务转型,跟银行短兵相接,未来前景几何?
快钱公司高调宣布进入传统银行的“保理业务”,最近还把公司的标识改为了红色,据说这寓意着――为小微企业账款流通所提供的资金血液。除了快钱,支付宝也通过向电商“货到付款”业务提供融资,开始涉足企业用户。
在第三方支付平台钱袋宝公司的执行董事孙江涛看来,过于激烈的竞争已经让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利润非常稀薄,未来业务扩展将是必然趋势。
孙江涛:现在纵观这么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其实很多企业的业务模式都非常接近,如果没有一些特殊的业务创新,那在传统业态上的毛利是很低的。
快钱公司在差异化发展路径上,选择了更偏重“企业客户”的“保理业务”,其实这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而所谓“保理”,就是企业卖方把应收账款的债权转移给银行,从银行那里先拿到资金,这样卖方就不用等到货款到期,从而增加了资金的周转效率。
人们担心,“保理业务”银行已经做了几十年,第三方支付能够拼得过么?其实,在这场跟银行短兵相接的竞争中,第三方支付选择了银行往往无暇顾及的“小微企业”,重点帮助它们解决资金瓶颈。北京英方日用塑料制品公司总经理彭硕认为,这个切入点准确把握住了小微企业的需求。
彭硕:制造或者零售行业逐渐进入到微利时代,这种情况下资金周转率变成企业首要的环节。我们也是从小微企业做起来的,所以非常清楚,中间每一次运作,应收账款是否顺畅是小微企业生存的命脉。
快钱公司CEO关国光也表示,快钱其实做的是中间商角色,把众多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和信息,经过加工、处理、打包之后,变成商业银行所能够接受的标准化流程,然后再送到银行,开展合作。
易观国际第三方支付分析师张萌也认为,第三方支付公司和银行尽管存在竞争,但目前双方的合作关系还是主流。
张萌:这些第三方支付企业虽然也在做供应链融资、保理业务,但是有很多业务还是跟银行一起合作完成的。只不过是支付公司利用它们对于小微企业的客户资源,帮助银行拓展原来一些要用很高的成本才能够触及到的这些小微企业,现在相当于双方一起来拓展这部分市场,所以双方的关系还是合作大于竞争。
尽管存在机遇,但金电联行副总裁朱志伟却认为,第三方支付公司再跟银行合作“保理业务”时,也存在不确定性因素。
朱志伟:保理业务的核心是看买方的信用,因为最终卖方是要付款的。传统的保理业务都是基于大的买方,比如央企、外资企业,这些企业银行是认可的。但第三方支付的交易双方很多都是小企业,他们之间的买卖关系金融机构是不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