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棉花产业价格倒挂 凸显巨大亏损风险

2008-11-15 21:501000

  棉价不涨反跌 棉农入不敷出  10月中下旬,正值棉花采收高峰期,在全国著名的棉产区江汉平原采访发现,今年这里的棉花产量大幅下降,棉花

  棉价不涨反跌 棉农入不敷出

  10月中下旬,正值棉花采收高峰期,在全国著名的棉产区江汉平原采访发现,今年这里的棉花产量大幅下降,棉花收购价格却不涨反跌,棉农辛辛苦苦忙一年,大都入不敷出,不赚反赔。

  地处江汉平原的天门市、潜江市,是全国第一批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市,两市棉花年产量都曾突破100万担。天门市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农艺师杨启悦说,今年8月中下旬,在棉花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天门连续两次遭受低温连雨天气,棉花产量平均下降20%以上,多的达40%。而今年农资价格大涨,劳动力成本上升,棉农投入猛增。但棉花减产并没有带来相应的价格上涨,相反今年棉花收购价格大大低于去年,棉农两头遭受挤压,叫苦不迭。

  天门市岳口镇张越村村民余首臣是远近闻名的种棉能手,今年种了8亩棉花。他说,今年遭了天灾,村里籽棉亩产平均只有300多斤,多的只有400多斤,比去年的五六百斤少了一截。还有农资涨价厉害,有的价格翻了一番,他每亩投入成本超过800元,比去年平均多投入两三百元。

  余首臣算了一笔账,今年一斤棉花收购价格最高只有2.70元,不算投工投劳,每亩还有两三百元收入;算上每亩30多个投工的话,就赔了。村里一般棉农比他产量低,赔的更多。

  湖北省农业厅调查显示,今年全省棉花普遍减产,单产籽棉仅为320斤/亩,比去年同期减少90斤,减幅达21%。

  同时,全省棉花收购价格却一路走低,开秤价基本上就是最高价。10月下旬时,天门、潜江两地收购均价最高为每斤2.78元,低的只有2.40元左右,而去年均价达2.95元。

  进价高于销价 棉企亏损收购

  一方面,棉花种植成本大幅增加,而棉花收购价格持续下跌,棉农普遍观望、惜售;另一方面,受全球经济下滑等因素影响,国际国内市场棉花需求下降,销价低于进价,收购加工企业收得越多亏得越多,纷纷慎收或停收,陷入两难。

  位于天门市的昌丰棉麻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樊水平说,今年棉花市场行情不好,沿海一些棉纺企业纷纷倒闭,棉花需求不旺。天门市今年棉花收购直到9月28日才开秤,比往年推迟了近一个月。目前,公司仅收购皮棉10万担左右,不足去年收购量的一半。

  湖北银海棉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湖北省最大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总经理吕仁伦说,今年感觉棉花收购可能是建国以来最难的。去年棉花收购均价为每斤2.95元,今年因成本上升测算应为3.0元以上,但农发行给出的是2.60元的指导价,按这个价根本就收不了棉花。即使前段时间均价达2.78元,农民交售也不积极。目前公司只完成收购皮棉50万担,不到收购计划的1/3。

  同样,农发行也是陷入了“放贷不行,不放贷也不行”的窘境。农发行潜江市分行行长许良东说,为控制资金风险,今年农发行实行了贷款上线和收购价格警戒线“双线”政策,制定了每斤2.60元棉花收购指导价。然而,即使按这一价格收购,企业的收购成本也达1.15万元/吨(皮棉),再加上财务、加工、运输、保管成本,以及每吨200元的利润,售价需达1.29万元/吨。而目前市场价格为1.22万元/吨左右,刨去利润,每吨净亏500元。象银海公司,按2.75元的收购价计算,只有销价达到1.3347万元/吨才能保本,目前都是亏损收购。

  产业凸显亏损风险 棉花稳定面临挑战

  棉花产业涉及到种植、收储、纺织、印染及服装等多个环节,产业链长,产业规模庞大,且是我国外贸出口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点。专家表示,面对当前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和复杂的国内外棉花市场形势,棉花产业出现一系列价格倒挂,凸显了巨大亏损风险,将对棉花市场稳定和明年棉花生产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采访中,记者发现,尽管价格倒挂导致一部分收购企业慎收直至停收,但仍有一部分收购企业还在维持收购,“赌”的心态较浓,寄希望于棉花市场价格止跌回升。

  潜江市熊口农场所属的江汉棉纺厂全部使用自有资金收购棉花,由于没有贷款利息负担,前期收购均价每斤达2.95元。10月18日开始,工厂开始将收购价降为每斤2.8元。尽管如此,这一价格仍然普通高于周边地区,每天吸引农场和周边棉农在工厂收购现场排起了售棉长队。

  厂长曾祥华说,目前,国际棉花价格已跌至8400元/吨,进口中国到岸价也仅为9500元/吨左右,大大低于国内棉花收购成本。他们之所以继续收购,主要是想“赌”棉花市场价格止跌回升。

  农发行潜江市分行行长许良东提醒说,这种心态蕴藏了巨大亏损风险。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远没有结束,再加上国际棉花供求的影响,未来棉花市场的走势谁也说不清。

  另外,棉农入不敷出将对明年棉花种植产生不利影响,潜江、天门两地官员均表示明年棉花种植面积将面临大幅度萎缩,市场稳定面临挑战。

  避免产业大起大落 相关政策亟待完善

  专家称,我国棉纺产业比重大,棉花需求量也大,1/3左右要靠进口。棉价的暴涨暴跌不仅影响到棉花种植面积、产量的稳定,而且影响棉纺全行业的发展,举足轻重。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遏制当前棉花产业下滑势头,稳定棉花生产和市场供应,稳定价格,避免产业出现大起大落。

  首先,要完善棉花保险、补贴等相关政策。万扩军说,有关部门应对棉花保险进行试点,建立完善棉花保险制度,提高棉农抗自然灾害风险能力。

  其次,完善收购定价机制,实行最低保护价政策。记者调查了解,目前我国棉花的定价权并没有完全放开,发挥资金主渠道作用的农发行负责制定棉花收购的指导价。

  再次,加快培育市场主体,提高国际市场话语权。吕仁伦说,我国棉花市场放开后,企业一涌而上,门槛低,目前全国有小轧花厂18000家,小的厂一年只轧花四五百吨,规模小,市场棉花少了纷纷抢收,棉花多了反而不愿收,价格暴涨暴跌;再加上缺少规模企业,在国际市场没有发言权,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

  另外,加强棉产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田水利尤其是小水利“吃老本”问题;适度土地流转,组建棉花专业合作社,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种植水平和规模效益等,也是基层农业部门和有关专家呼吁引起重视的重要内容。

 

0
标签:棉花 江汉平原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